贵州省2021版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2021版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9高一下·长春期中)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句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期盼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 (2分) (2020高二下·都昌期中)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八个。
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郡守,独操一郡的军事与民政;郡守下的属官有尉和监,尉负责一个郡的军事和治安,监负责一个郡的吏治与监察。
此时的郡守()
A . 掌握地方政治军事实权
B . 拥有较大的独立性
C . 需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
D . 可以传位给其子孙
3. (2分) (2019高一下·大名月考)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
诗中叙述老翁“小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此处的“市”()
A . 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
B . 沿街开铺的街市
C . 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
D . 地方自治的市镇
4. (2分)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化有利于
A .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B . 淡化传统的剥削关系
C . 自耕农经济形式形成
D . 抑制土地兼并的发展
5. (2分)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②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出现③松江地区成为产棉的重要地区④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④
6. (2分) (2020高二下·绥德期末) 宋朝在立国之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进一步加速了土地转移的频率。
与上述变化相适应,宋代农村()
A . 草市迅速发展
B . 租佃关系兴盛
C . 小农经济瓦解
D . 自耕小农壮大
7. (2分) (2017高一下·娄底期中) “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
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A . 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B . 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 . 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D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景
8. (2分) (2018高一下·嘉兴期中) 近代殖民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怪胎”。
近代早期殖民主义的方式主要有()
①门户开放
②资本输出
③贩卖黑奴
④不平等贸易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9. (2分)(2020·福州模拟) 斯温·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
过去四千年的棉花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这样跨全球的体系。
过去也从来没有过,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做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应欧洲消费者
使用。
可见,作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贸易()
A . 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程
B .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 . 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
D . 促进了欧洲生产方式巨大变革
10. (2分)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A . 蒸汽机
B . 轮船
C . 汽车
D . 电视机
11. (2分)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实质是
A . 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B . 自由竞争逐渐让位于国家干预
C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 . 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
12. (2分) (2019高一下·开封期中) 有资料说:“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自唐代起,中国就有了邸报。
但邸报的作用仅限于传达朝政信息,所载内容无非是皇帝诏令,诸臣奏议与宫廷动态而已,且只供官吏士大夫阅览。
及至晚清,欧美传教士和商人来华办报,将西方报纸模式输入中土,开启中国近代报业之端绪。
从上述资料中可以获取有关中国报纸起源的信息是()
①唐代“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②晚清时中国有了近代报纸
③“邸报”是官吏士大夫创办的
④中国近代报业是欧美传教士和商人创办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3. (2分) (2019高一下·大连期中) 武昌起义胜利后,当时有一《越风》杂志载文说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
”1911年,上海军政府命令“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 这是源于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易服”政策
B . 剪发与否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C . 辛亥革命后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发生根本变化
D . 民族、民权革命的目标已实现
14. (2分) (2020高二上·定远开学考) 下图是洋务派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的照片,关于其中“内”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四种解释:①资金全靠湘军内部供应;②产品全部供给湘军内部使用;③技术力量完全来自中国国内;
④相对于外洋器物和洋人而存在。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企业由合肥人李鸿章首先创办
B . 它拒绝用来自外国的机器和技术
C . 它主要是为了对付侵略者而创办的
D . 它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15. (2分) (2019高一下·双鸭山月考) 1953年3月,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同票不同权”,即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以8:1的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中规定实行“同票同权”,即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以1:1的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
城乡选举比例的变化,反映出()
A . 城市居民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下降
B . 人民民主政治得到了完全实现
C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完善
D . 农民文化水平满足了选举需要
16. (2分) (2020高二上·河南月考)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①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②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与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用逐步过渡的形式改造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
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①④
17. (2分) (2018高一下·思南期中) 下图是361°的标志和广告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千年前的宋代,开始出现的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的原因有当时中国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政策对我们再度起飞具有重要作用
④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
A . ②③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18. (2分)(2019·石家庄模拟) 据史料记载“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
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抵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
”这种状况表明()
A .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 .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19. (2分) (2018高一下·武邑开学考) 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斗争中,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A . 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 .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途径
C . 夺取中心城市是取得政权的正确道路
D . 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取代
20. (2分) (2018高三上·龙泉驿月考) 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于2010年4月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
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日,美国的表决权变成了15.85%。
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说明了()
①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进一步削弱②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充满活力
③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④美国现在仍然是世界的经济霸主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21. (2分) (2020高一下·苏州月考)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
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经济模式的僵化
B . 军备竞赛的拖累
C . 东欧剧变的影响
D . 西方的经济封锁
22. (2分)西欧国家在1967年成立的经济组织是()
A . 欧洲联盟
B . 欧洲共同体
C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 石油输出国组织
23. (2分) (2018高一下·昌吉期末)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其主要增长模式是()
A . 自由放任
B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 . 混合经济
D . 新经济
24. (2分) (2020高二上·四川开学考) 1914年上海发布了《公路安全须知》,规定了行人、乘客、驾驶员、修理员等须注意的事项。
其中有“协助救济翻车,扶弱伤者……行车遇险应协助救伤并据实报告,大车让小车先行”、“过牲畜时勿使快车或急鸣喇叭”、“不要一面走路一面看报”等等。
这印证了()
A . 近代交通文明在上海逐步确立
B . 中国的交通领域开始近代化
C . 城市民众的生活习俗发生变化
D . 临时政府通过立法规范交通
25. (2分)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年均增产率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 . 世界经济朝制度化和体系化发展
B . 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贸易壁垒
C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
D .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50分)
26. (15分) (2020高一下·厦门月考)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意思是说原来作为宗庙祭祀品用的牛,如今变成田亩耕作的畜力。
……春秋时期后期,人们取名命字,往往将“牛”与“耕”相连,如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犁,字子牛。
﹣﹣引自林炳文著《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1979年,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变革。
……到1983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的生产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的两幅图,指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先后发生了哪两次重大的变革或调整?(要求写出时间和概念名称)
(3)材料三中“生产责任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的实施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7. (20分) (2018高三上·黄冈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进行了政制改革,实行了责任内阁制,限制国民政府主席的个人权力,加强党权。
很快,因孙科政局危机,蒋介石重新上台,与汪精卫达成了权力分配,实行军政分立。
1935年底汪精卫遇刺后,蒋兼任行政院长,蒋介石的个人权威确立,标志着集权政治正式形成。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议改组国防最高会议为国防最高委员会,国防最高委员会设置的宗旨与目的,在于“集中力量,增进效率”,希望“组成中央党政军统一指挥之机构,使全国党政工作,得与军事相切合,……以统一党政军之指挥。
”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拥有紧急处分权,“对于党政军一切事务,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
——摘编自刘大禹《论蒋介石个人权威形成的制度因素(1931-1935)-从责任内阁制到集权政治》等
材料二:从罗斯福“新政”起,国会重要议事日程基本上由总统决定,总统向国会提出“国会咨文”、“预算咨文”、“经济报告”等方式成为国会立法活动的指南。
战后美国的历届政府,继承了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措施,并使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由战前的针对严重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这种特殊条件下采取的非常手段.转变为经常性的制度。
现在美国政府一共有13个内阁级的部和数百个署和局,其中国防部、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等都是二战后新建设的。
1939年联邦政府行政部门文职雇员93.6万人,二战后一直保持在200万以上。
大权在握的总统在处理国内外危机时可采取果断的措施,以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舆论惊呼总统权力已发展到“帝王般”程度时,在最高法院支持下,国会便行动起来限制其权力了。
——摘编自李存训《战后美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美国家政治制度演变的共同趋势及各自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相关背景,评析中、美国家政治制度演变趋势。
28. (15分) (2019高一下·宁德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市场的发展和形成与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统一的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大约经历了400年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市场迅猛发展的时期,这时期整个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
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世界市场总体的形成时期,这时期的世界市场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增加了4倍多。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
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松太布市,削减大半”。
……外国人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
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2)材料一中的“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材料二中的现象有什么关系?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
25-1、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50分)
26-1、
26-2、
26-3、
27-1、27-2、28-1、28-2、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