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三大可悲之处-家庭教育演讲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三大可悲之处-家庭教育演讲课件
01老师不敢管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要是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第一个不答应。
所以今天99%的老师是不敢打学生的。
老师打了学生,哪怕很轻微,家长就会找到学校、教育局,要求老师赔礼、赔偿,老师轻则颜面无存,身败名裂,重则开除教职,丢掉饭碗。
更有甚者,连说也不能说。
身边还有个这样的例子:
有个学生在课堂调皮,老师说了他几句。
结果孩子回家之后给家长告状,说老师打了他。
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跑到学校来找老师麻烦,更是告到了教育局。
虽然最后真相大白,老师没有受到惩罚,但是这个年轻老师学乖了,以后再也不用心管学生了,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并不是赞同暴力喂养的棍棒教育,更反对变态凶残的体罚教育,但我们应该支持有理有度的惩戒教育。
中国人过去常讲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敬畏的是先生,更是敬畏先生所承载的知识和让孩子成人的道理。
过去私塾里,先生是有戒尺的。
学生不听话,是可以打手心、打屁股的。
打完之后,还是要请家长的,而那时候的家长无一不是心悦诚服地感谢老师,按着孩子的脑袋给老师赔不是,临走特意嘱咐老师,“以后他不听话,您就管教、您就打!”。
当然,回家后多数孩子,还得再挨一顿巴掌。
古人说得好,严师出高徒,严格管教你的才是好老师。
一个老师,如果看见学生错了而不管,那就是失职,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只要批评得对,家长就应该支持老师。
很多人长大后对老师充满感激,就是因为老师及时给出批评,“悬崖勒马”,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老师感慨,毕业后真正感恩老师者,往往是那些受批评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