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警犬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8期(总第277期) 文献综述
67
我国警犬病毒性传染病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
张林涛 赵 磊 王 洋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 028000)
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33(2020)08-0067-03
病毒性传染病是犬群发生较多、传播速度最快、危害最大的一类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会对犬群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保障我国警犬事业的顺利发展,做好犬群病毒性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是重点。

本文对近些年国内警犬主要和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狂犬病、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窝咳、犬冠状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就如何做到有效防控提出建议。

以为各级警犬繁育单位、训练使用单位及民间犬舍提供参考。

1 狂犬病
狂犬病是人犬共患传染病,致死率100%。

在警犬的训练使用工作中,带犬民警被犬咬伤是普遍现象。

因此,各级警犬繁育和使用单位,为确保警犬和带犬民警的人身安全,应高度关注狂犬病的发生现状和重视狂犬病的防控工作。

1.1 警犬群狂犬病发生现状 目前,国内还未有一例警犬感染狂犬病毒。

修福晓等对沈阳某警犬基地180头犬进行狂犬病毒检测。

结果表明,180头警犬检查结果均为狂犬病毒阴性。

秦海斌等对1980-2003年警犬及带犬民警狂犬病防治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警犬狂犬病的免疫率达100%,远高于民间犬的免疫率。

带犬民警具备良好的狂犬病预防知识,能够在犬被犬咬伤后,正确的处理伤口。

我国警犬狂犬病零发生现状,主要得益于对犬群系统科学的饲养管理、相对封闭的饲养环境、全覆盖的免疫接种。

1.2 狂犬病的防控对策 狂犬病的防控工作要放在所有警犬疾病防控的首位。

该病的防控应围绕两方面开展。

一方面,做好狂犬病的疫苗免疫工作。

目前,国内外对于该病的疫苗免疫方案,多是在3月龄左右注射1次狂犬疫苗,成年后每年注射1次狂犬疫苗[1-4]。

杜晓鹏[5]等对南方5省警犬基地幼犬的狂犬病毒抗体检测发现,仅注射1次狂犬疫苗,不能使犬产生有保护效力的抗体。

而注射2次狂犬疫苗方可产生有保护效力的抗体。

可见,仅注射1次疫苗的幼犬有被狂犬病毒感染的风险。

各级警犬单位应尽量给幼犬注射两次狂犬疫苗。

另一方面,应做好防止狂犬病病毒的输入工作。

蝙蝠、鼠、流浪犬狂犬病毒携带率较高,应防止这三类动物进入警犬基地。

其中,防止流浪犬的输入容易被忽视。

我国大多数警犬基地和使用单位位于郊区,周边流浪犬进入警犬基地较常见,由于工作人员主观认为流浪犬没有问题,加上对犬的同情。

放任流浪犬进入警犬基地。

这会增加警犬感染狂犬病的风险。

因此,应杜绝警犬和流浪犬的接触。

2 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
2.1 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流行现状 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具有传染性强、传染速度快、致死率高、主要感染幼犬、犬场一旦发生不易根除等特点。

1990-2010年两种疾病在警犬群呈现多发情况,在部分警犬群呈现暴发情况。

近些年,这两种疾病发生呈下降趋势,尤其是犬瘟热在绝大多数警犬群都未见有发生。

多数警犬群近几年未见细小病毒病发生,少部分警犬群近几年仍有细小病毒的零星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细小病毒毒株在不断进化中,由最初的1型毒株进化到2型毒株。

同时也在不断的突变中,2型毒株突变至2a 、2b 、2c 等亚型毒株[6]。

虽然有研究表明某公
质的影响[J]. 现代畜牧科技, 2018, 45(9): 26-27.
[9] 王聪, 黄应祥, 刘强. 酵母及其培养物在奶牛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5(1): 25-26. [10] 陈凤梅, 于枫, 马爱霞等. 微生态制剂对减轻荷斯坦奶牛热应激损伤反应试验[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 7:
112-115.
[11] 于枫, 徐海滨, 陈凤梅等. 酵母硒与酵母多糖联合应用对奶牛抗热应激的作用[J]. 动物医学进展, 2016, 37(1): 34-37.
(收稿日期:2020–05–28)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第41卷
68 司疫苗的2型毒株能够对目前存在的2a 、2b 、2c 各型毒株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但某警犬基地曾有3窝犬在常规免疫接种1~2次后,发生了细小病毒的感染,经病原检测确诊为2c 型。

这是否是病毒的漂移导致,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2.2 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防控对策 (1)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疫苗接种是预防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

目前,各级警犬繁育和使用单位,已广泛将疫苗接种工作纳入警犬疾病防控的常规工作中。

据调查,我国警犬所选用的疫苗主要以进口疫苗为主。

(2)做好发病犬的严格隔离和环境消毒工作。

由于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传染性强,这两种病多呈现窝发特点。

当两种疾病发生后,往往采取集中隔离治疗方式。

这一方式会使病毒在病犬间反复感染,同时也使病毒的毒力得到增强。

因此,建议将病犬分开隔离和治疗。

传染病发生后,选择对病毒杀灭力强的消毒药2~3种对犬区进行定期交替使用。

3 犬窝咳
犬窝咳具有传播速度快、成年犬多发、致死率低特点。

该病给警犬训练使用带来严重影响。

引起犬窝咳发生的病原可以是细菌单独感染(如波氏杆菌),也可以是病毒单独感染(如犬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或是支原体的感染。

上述病原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感染,也可以引发该病,混合感染在临床上更为常见。

3.1 犬窝咳发病现状 我国警犬群窝咳病发生呈上升趋势。

近几年,约80%警犬群发生过窝咳病。

部分警犬群一年可有2次及以上窝咳的发生。

警犬的临时集结、特殊工作环境更容易导致该病的发生。

星云等曾报道工作犬在高原环境下工作,经常爆发犬窝咳病。

刘明秀等曾报道奥运、国庆60周年警犬安保工作中,集结警犬发生窝咳。

笔者在近几年参加的警犬集结健康保障工作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犬窝咳发生。

3.2 犬窝咳的防控 (1)疫苗的使用存在争议。

目前,某公司有一种滴鼻使用的冻干二联活疫苗“犬窝咳疫苗”,该疫苗主要针对博代氏杆菌和副流感病毒进行免疫预防。

由于引起窝咳发生的病原种类较多,所以使用窝咳疫苗并不一定有效。

曾有两次大型安保警犬集结中,使用窝咳疫苗滴鼻免疫后,仍有部分犬发生了窝咳。

此外,关于窝咳疫苗的使用效果,还存在受免疫时机的把握、机体免疫状态调节、流行病原种类等影响。

所以,对于是否该使用窝咳疫苗、该在什么时间使用仍存在争议。

(2)定期消毒、早发现、早隔离。

①定期做好环境消毒,至少使用两种以上的消毒药对犬舍及周边环境进行3次以上消毒。

应避免在消毒后立刻做冲洗处理。

②做好犬群巡查工作,做到早发现犬窝咳病例。

良好的犬群巡查工作是控制该病发生的基础,通过专业兽医师在第一时间发现窝咳或有呼吸道症状犬只,是保证切断传染源的前提和基础工作。

③做好快速、有效的隔离工作。

在发现疑似窝咳病例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隔离,稍有犹豫和耽搁,都会增加其它犬只被传染的风险。

4 犬冠状病毒
犬冠状病毒感染,临床上以引起犬的腹泻为主要特点,有一定致死率。

该病在部分警犬单位呈一定流行,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细小病毒发生可继发冠状病毒感染。

4.1 发病现状 近些年,各警犬繁育和使用单位陆续有犬冠状病毒病发生报道。

张汇东等对昆明、南京、南昌和沈阳四个警犬基地的犬传染病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310例犬冠状病毒感染。

占全部总病例3
5.443%。

叶俊华等对华东两警犬场暴发冠状病毒感染调查,结果表明,发病率为27%,幼龄犬发病率高达8.5%。

4.2 防控对策 (1)疫苗免疫接种。

目前可用于预防冠状病毒的疫苗并不多,仅有一种进口多联疫苗包含犬冠状病毒。

对于该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目前还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2)综合防控。

冠状病毒的综合防控,应重点围绕环境消毒、提高犬免疫力两个方面开展。

选择对冠状病毒杀灭力强的消毒药定期对犬舍及周围环境消毒。

对于曾发生过该病或感染风险较大的犬场,应适当给犬服用肠道益生菌、复合维生素B 等药物来提高犬体免疫力。

(3)犬副流感、犬腺病毒也是犬的病毒性传染病,但是这两种疾病近几年很少发生,发病后能完全康复。

此处不再做阐述。

5 讨论
(1)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不仅要防控于当前,而且要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出预判和做好防控准备。

各级警犬单位兽医工作者要对病毒毒株的突变和毒力的漂移有所了解。

例如,有些病毒会通过细微的变化伪装自己,从而
2020年第8期(总第277期) 经验交流
69
鸭慢性呼吸道病的原因及防治
尚 俊
(河南省汝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471200)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20)08-0069-02 鸭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鸭霉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患病鸭以眶下窦炎为特征,所以又称鸭窦炎。

该病原体为鸭霉形体,发病特征和鸡败血支原体相近。

发病率可达80%,多发生于2~3周龄的雏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传染源主要是患病鸭和带菌鸭,此病可经呼吸道传播,或经污染的种蛋传播。

带菌雏鸭孵出后,育舍温度低,空气质量差,饲养密度大,及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

1 临床症状
(1)患病鸭,初期采食量减少,精神沉郁,黏液性鼻液增多,呼吸有啰音。

鼻液和饲料粘附在一起造成鼻塞,造成呼吸困难。

体征表现有摇头、咳嗽、打喷嚏,张口呼吸,一侧或两侧眶下窦肿胀,严重的会形成鼓包,触摸有波动感。

随着病情加重,肿胀部位逐渐变硬,有的病鸭可导致鼻腔发炎,鼻孔内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导致出现摇头、打喷嚏等症状。

病情严重时造成眼内蓄积大量的浆液或黏液性分泌物,甚至双眼失明。

(2)病鸭常能自愈,呼吸道病致死率虽然比较低,但发病后常会导致雏鸭后期生长缓慢、肉鸭品质下降、蛋鸭产蛋率下降等现象,会对养殖场造成很大的损失。

2 剖检症状
(1)死亡鸭剖检,可见鼻两侧睑面肿胀,鼻腔和眶下窦蓄积黏液性鼻液,有的鼻道气管有轻微出血现象。

(2)窦腔黏膜可见充血增厚,有的存在多量坏死性干酪样物质。

(3)气囊壁肿胀、增厚,囊内有黄色液体。

(4)结膜囊与鼻腔内有黏液性分泌物。

3 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在严寒冬季,饲养管理不当、气温低、密闭环境下的鸭群中常有发生,也可能造成继发性混合感染。

病鸭与带菌鸭是主要传染源。

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也
达到躲避犬机体免疫系统识别的目的。

这就需要兽医工作者能够根据疾病发生特点做出前期判断,并能够及时将病料送到相关部门开展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各级警犬繁育单位兽医工作者或相关负责人,应时刻关注外界及周围环境中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加强与社会中宠物医生、兽医部门的合作和交流。

确保在第一时间对病毒的突变、新的流行情况有所了解和掌握。

需要从国外引进种犬时,需要对拟引入种犬所在国家的犬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情况进行多方面咨询和掌握。

(2)当犬场发生病毒性传染病后,对于发病犬应做到科学的隔离和治疗。

一方面,发病犬应与健康犬之间做到有效隔离。

隔离犬区要距离健康犬区至少30m 以上,且最好在后者的下风口。

对于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如犬瘟热、窝咳等传染性强的呼吸道疾病。

应增加隔离距离至50m 以上。

在对患病犬的管理和治疗上,应做到专人负责。

对病犬实施管理和治疗的人员不可到健康犬区活动,更不可与健康犬接触。

(3)病毒性传
染病的防控,不能仅依赖某一方面的措施,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应将疫苗接种、环境消毒、提高犬体免疫力、杜绝与患病动物或隐性感染者接触、杜绝其它传播媒介进入犬场等结合到一起。

参考文献
[1] 吴绮琪, 陈慧聪, 黄俊. 浅析狂犬病预防及控制方法[J]. 畜禽业, 2019(3): 68-69.
[2] Sun Y , Ma S C, Wang X Y , et al. Research advances of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nosis technology of rabies virus[J].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2015, 7(4): 241-245.
[3] 周宏鹏, 刘拥军, 张秀娟等. 全球狂犬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J]. 中国动物检疫, 2015, 32(1): 50-52.
[4] 凤忠, 陈海荣, 王丽荣等. 贺兰县狂犬病风险评估及防控对策探讨[J]. 医学动物防制, 2016, 32(3): 352-353. [5] 杜晓鹏, 毛爱国, 徐陶等. 南方五省部分地区警犬狂犬病血清中和抗体调查[C]. 第19次全国犬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9: 92-99.
[6] 施鹏飞, 程悦宁, 冯二凯等. CPV-2c 型犬细小病毒分离及其VP2序列分析[J]. 特产研究, 2020(2): 11-14.
(收稿日期:2020–05–25)
经验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