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探究题
1、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所示,其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用字母填写).
(2)图纸带中标出的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
(3)若认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则打计数点1、3时小车对应的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_m/s,v3=________m/s,(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4)(2分)据此可求出小车从1到3计数点内的加速度为a =____________m/s2。

(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重物的自由落体运动.在符合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段纸带.若他测得AB之间的距离为x1=6mm,BC之间的距离为x2=10mm,已知打点周期为T=0.02s.则利用上述条件得到重物下落的加速度为a=________m/s2;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v B=________m/s.打A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V A=________m/s.
3、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
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1)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 m / s 2。

(2)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 = m / s (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图甲所示为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是某同学
通过实验,得到的-m图象,横坐标m为小车上砝码的质量。

已知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小车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

二、计算题
5、如图所示,一物体由底端D点以4m/s的速度沿固定的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途径A、B两点.已知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是B点时的2倍;由B点再经过0.5s物体滑到斜面最高点C时恰好速度为零.设s AB=0.75m,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斜面的长度;
(3)物体由底端D点滑到B点时所需的时间。

6、一辆汽车以= 72km/h的速度在某限速道路上超速匀速行驶,当这辆违章超速行驶的汽车刚刚从一辆停止的警车旁边驶过时,警车立即从静止开始以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追去(两车行驶路线看作直线),求:(1)警车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超速车?
(2)在相遇前,两车的最远距离L为多少?
7、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它们的位移(单位:m)和时间(单位:s)的关系分别为:甲=2t+t2,乙=8t,问:
(1) 经过多长时间它们相遇?
(2) 经过多长时间它们的速度相等?
(3) 它们相遇前甲和乙最远距离多大?
8、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如右图所示,已知
X A=6.50cm,X B=8.50cm,g=10m/s2,经过AB的时间为 s,求:
(1)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的距离;
(2)小石子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

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5 kg的物块在水平拉力F=15 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

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少?
(2)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在前10 s内的位移?
10、如图甲,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受到在一个与水平地面成37°的斜向右下方F=50N的推力,由静止开始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 (g=10N/kg , sin370=0.6, cos370=0.8.)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1、质量为m=l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的作用下从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F,其向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
().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拉力F的大小;
(3)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参考答案
一、实验,探究题
1、 (1) D C B A (2)0.1
(3)v1=___0.36______m/s,v3=___0.43_____m/s,(4)a =____0.35____m/s2。

2、10、0.4、0.2
3、1.93(1.87 ~2.00之间都对);1.18
4、
[解析] 由题可知,设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0,线上的拉力为T,对小车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有:T=(M+m)a,对钩码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有:m0g-T=m0a,又知(M+m)≫m0,可得:=m+,结合-m图象可知:k=,b=,钩码重力近似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即F=m0g=,小车的质量为
M=。

二、计算题
5、(1)2 m/s2
(2)斜面的长度为4m;
(3)物体由底端D点滑到B点时所需的时间为1.5s.
6、解:(1)= 72km/h = 20 m/s ……1分
……2分
= 8 s ……1分
(2)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大
= ……1分
= 4s ……1分
L = ……2分
L= 80 — 40 = 40 m ……1分
7、(1)由得------------------------3分
(2)由甲=2t+t2得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加速度------------------------2分
速度相等:------------------------2分
------------------------1分
(3)由甲=2t+t2得相遇时:
------------------------2分
由乙=8t得相遇时:
------------------------2分
最远距离为:------------------------2分
8、 (1)小石子到达AB中点时的速度为-------------------------2分
小石子到达AB中点时下落的高度为-------------------------2分
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的距离为-------------------------2分
(2) 小石子到达B点时速度为-------------------------4分
9、解:(1)物体受到的拉力F=ma 【2分】
有 a= =3m/s2 【3分】
(2)物体在前10 s内的位移x=at2=150m 【3分】
10、 5m/s2 2/7
(1)由图象可知:a=5m/s2
(2)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滑动摩擦力公式:代入数据解得:
11、解:设施加外力F的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为a1,撤去力F的瞬间物体的速度为v,撤去力F后物体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sinθ-μmgcosθ=ma1
mgsinθ+μmgcosθ=ma2
由图象可知:
解得:μ=0.25
F=12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