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期中教学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期中教学总结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更好的进行下一步教学工作,现将本次考试试题特点与学生的答题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2、重视思维能力的考查。
3、贴近生活,科技发展。
4、突出实验技能的考查。
5、计算题考查面宽。
6、与高考的接轨性。
二、试题的难度
总体来说,本次试题难度适中,没有偏题和怪题,有利于学生的正常发挥。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不扎实。
有些学生甚至连基本的物理公式都不能正确的
书写。
如:重力加速度的符号,力的单位符号等不能正确书写;同一知识点正反比例关系颠倒等。
这些错误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2、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很多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死板,不能做到
举一反三,对题目的条件变化不能灵活处理。
如:一道是考查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另一道是考查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两道题仅一字之差,学生就无从下手。
这是平时学习时缺乏思考和分析的缘故。
还有的学生读题不认真,丢三落四,没有掌握好读题的技巧和方法。
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判断中,忽略不计次要因素,仅凭空中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是否是自由落体运动;还有对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判断也易出错等等。
这些都是因为平时练习时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的原因。
3、实验技能差。
本次考试实验题得分率很低,原因是平时上课时没
有认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不能很好的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结论,还有平时没有注意实验技能的培养。
如:在纸带匀速直线运动中求加速度的实验中,学生不能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不知道如何从纸带上求时间和位移,更不能从纸带上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和是否受
力平衡等。
4、计算能力差。
由于学生的运算能力差,对于一些简单的运算也经
常出错。
如:一道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题学生在求两力相等的条件时往往出错;还有在求加速度的过程中单位不统一等错误等等。
5、与高考要求有差距。
本次考试学生丢分最多的题目是23题(牛顿
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此题以飞船发射为背景,是近年高考的热点
题型。
由于高考题型相对固定,学生平时练习的题型较单一,所以学生在处理此类题型时很吃力。
6、答题不规范。
由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能用物理语言来
描述物理过程和规律,经常出现错别字和使用错误的物理符号等错误。
如:把平衡力写成相互作用力;把速度写成速率;把位移写成路程等等错误。
7、考试心态不好。
由于学生平时学习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到考试时就会犯“临时抱佛脚”的错误,由于没有正确把握好考试时间,导致考试时间紧张而出错。
四、教学建议和改进措施
1、针对高一学生基础较差的特点,在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紧扣课本,
打好基础,从第一堂复习课开始就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要求答题,按课本规范作答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强调落实课本上的各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定律、公式等,一定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定律、公式等。
只有这样才能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应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同时还要强调各知识点之间的和区别以及与其他知识的和区别等。
2、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
能力等。
在这次考试中这些能力都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选择题中读不懂题意或误解题目中的信息的扣分很多;在计算题中没有认真审题,没有挖掘出隐含条件而盲目解题的较多;还有在实验题中由于读不懂题目而导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等出现错误的较多等等。
所以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最基本的能力一定要落实好。
3、在解题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保证之一。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强调对试题进行分类处理,通过一个题目的解析过程来总结一类题的解题方法。
同时还要强调一题多思、一题多解等解题方法的训练和落实情况。
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些学生就是因为平时没有养成这种良好的解题习惯而在
考试时无从下手或解题思路混乱而丢分较多。
所以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落实情况检查力度。
高一物理期中测试题
期中考试是检验我们上半学期学习成果的重要时刻,而物理作为高中的重要科目,更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以下是一份高一物理期中测试题,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选项最能代表物理学中的"力"?
A.重量
B.速度
C.运动
D.摩擦力
2、在牛顿第二定律中,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什么关系?
A.正比
B.反比
C.无关
D.以上都不对
3、下列哪个公式表达了牛顿第二定律?
A. F = ma
B. F = mv
C. F = p/v
D. F = mv^2/r
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平衡力
C.力的合成与分解
D.以上都不对
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
A.惯性定律
B.动量定理
C.机械能守恒定律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6、在物理学中,我们用________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7、下列哪个物理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________。
A.加速度
B.动量
C.角速度
D.功
8、下列哪个公式表达了动量守恒定律?________。
A. ΔP = m1v1 - m2v2
B. ΔP = Ft
C. ΔP = mv - mv0
D. ΔP = ma*Δt
9、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功的计算公式?________。
A. W = Fs cosθ
B. W = mv^2/2a
C. W = qU
D. W = ΔEk - ΔEp
10、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________。
A.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而总的能量保持不变。
B.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C.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只适用于封闭系统而不适用的开放系统。
D.以上都不对。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一辆质量为500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
驶,当汽车行驶到100m处时遇到红灯停车等待。
设汽车所受阻力恒为5000N,求:(1)汽车从开始停车到完全停下来所通过的路程;(2)汽车从开始停车到完全停下来所需的时间;(3)在上述过程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12.一个质量为50g的鸡蛋,在水中匀速下落,已知鸡蛋在水中受到的阻力为0.5N,求:(1)鸡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鸡蛋在水中受到的重力;(3)鸡蛋在水中受到的合力。
答案:一、选择题:1-5:D A A B D二、填空题:6-10:速度;D;A;B;C三、计算题:11:(1)汽车从开始停车到完全停下来所通过的路程为s=100m+60m=160m;(2)汽车从开始停车到完全停下来所需的时间为t=6s;(3)在上述过程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W=Fs=500N ×100m=5×104J。
12:(1)鸡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排=m排g=0.05kg×9.8N/kg=0.49N;(2)鸡蛋在水中受到的重力为
G=mg=0.05kg×9.8N/kg=0.49N;(3)鸡蛋在水中受到的合力为F合=F-G=0N-0N=0N。
数学物理方程总结
数学物理方程是指在物理学中描述物理现象的数学模型。
这些方程通常涉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数学条件。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一些常见的数学物理方程进行总结。
1、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是指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数学方程表示:
F = ma
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2、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数学方程表示:
p1 + p2 = p1 + p2
其中,p1和p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动量。
3、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无能量损耗的情况下,物体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数学方程表示:
E1 + E2 = E1 + E2
其中,E1和E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能量。
4、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指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数学方程表示:
V = IR
其中,V表示电阻两端的电压,I表示通过电阻的电流,R表示电阻的阻值。
5、波动方程
波动方程是指描述波在空间中传播的数学模型。
这个方程可以用以下数学形式表示:
(∂²/∂t²)y(x,t) = c²(∂²/∂x²)y(x,t)
其中,y(x,t)表示波在空间中某一点的位置,t表示时间,x表示空间坐标,c表示波的速度。
这个方程描述了波在空间中的传播行为,可以用来解决许多物理问题。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共产品的特征?
A.非排他性
B.非竞争性
C.公益性
D.私人产品
2、下列哪一项是市场经济的核心?
A.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
D.自由竞争
3、在商品交换中,如果一件商品的价格为10元,那么这件商品的价值是:
A. 10元
B.不确定
C.无法判断
D.不是10元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特征?
A.公有制为主体
B.按劳分配为主体
C.计划经济体制
D.市场起决定作用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货币的职能?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储藏手段
D.世界货币
二、简答题
6、请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61、请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11、请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
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以下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质量
B.时间
C.路程
D.加速度
2、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在t = 0时经过P点,此后它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则质点再运动()
A. 2秒后重新经过P点
B. 4秒后重新经过P点
C. 3秒后重新经过P点
D. 6秒后重新经过P点
3、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且和速度的方向垂直
C.动能不变,但动能的改变量时刻改变
D.角动量不变,但角动量的改变量时刻改变
4、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质点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动量不发生变化
B.质点的线速度一定时刻与动量变化的方向垂直
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所以一定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D.质点的动能不变,但动能的改变量可以改变
5、质点沿圆周运动,其加速度恒定,若圆周运动的半径是此加速度的
25倍,则此圆的周长是()
A.
90
∘
B.
180
∘
C.
270
∘
D.
360
∘
6、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
2倍而转速仍不变时,它的向心力大小是原来的4倍。
这句话对吗?()
A.对
B.错
7、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外界提供的向心力突然消失时,物体将做()。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减速直线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
D.曲线运动
8、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C.做逐渐靠近圆心的运动
D.做沿切线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9、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一切力都突然消失时,它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C.做逐渐靠近圆心的运动
D.做沿切线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10、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外界提供的向心力突然消失时,物体将做()。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减速直线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
D.曲线运动
高一下期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路程
B.时间
C.质量
D.加速度
2、下列物理规律中,通过直接推理而得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C.机械能守恒定律
D.动量守恒定律
3、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
A.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B.物体所受的阻力为零
C.物体所受的重力大于阻力
D.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
4、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
B.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
C.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D.在相等的时间内通通过的路程相等的直线运动
5、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
A.同种性质的力
B.大小不相等,但同种性质的力
C.方向相反
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6、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初速度为______,加速度为______。
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为______,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的。
6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定变化,由此可以判断:曲线运动是______运动。
611、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4秒内的位移为20米,在第二个4秒内的位移为28米,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______;在第三个4秒内的位移是______。
6111、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启动,匀加速时间为10秒,启动后最大速度为15米/秒。
则汽车在启动后的5秒内行驶的距离为______米。
、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物体从10米的高度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为9.8米/秒²,则该物体的机械能为______焦耳。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求在前3秒内的位移和在第3秒内的位移。
、一个物体做平抛运动,求在第一个10秒内的位移和在第二个10秒内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