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小学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学校的稳定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的良好形象,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校及所属各班级在网络上发生的对学校形象、声誉产生负面影响的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置。
3、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可能引发舆情事件的隐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快速反应。
一旦发生网络舆情事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掌握舆论主动权。
(3)实事求是。
在处置网络舆情事件时,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发布信息,避免误导公众。
(4)协同处置。
学校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置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
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
(1)制定和完善学校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2)组织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和评估。
(3)统筹协调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指挥调度相关资源。
(4)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置情况。
2、网络舆情监测小组
由学校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人员组成网络舆情监测小组。
主要职责:
(1)负责对涉及学校的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及时发现舆情信息。
(2)对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评估舆情的影响力和
发展趋势。
(3)及时向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重要舆情信息。
3、网络舆情处置小组
由学校宣传部门牵头,组织相关人员组成网络舆情处置小组。
主要职责:
(1)根据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指示,制定舆情处置方案。
(2)组织撰写和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走向。
(3)跟踪舆情处置效果,及时调整处置策略。
三、监测与预警
1、监测机制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机制,通过人工监测和技术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大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实时监测,重点关注
涉及学校的负面舆情信息。
2、预警级别
根据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传播速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舆情
预警分为一般(蓝色)、较大(黄色)、重大(橙色)和特别重大
(红色)四个级别。
3、预警发布
当监测到可能引发舆情事件的信息时,网络舆情监测小组要及时进
行分析评估,确定预警级别,并向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预警级别,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
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四、应急处置
1、一般网络舆情事件(蓝色预警)
(1)网络舆情处置小组及时关注舆情发展动态,收集相关信息。
(2)组织相关部门对舆情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及时掌握事实真相。
(3)在学校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事实真相。
(4)持续跟踪舆情发展,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2、较大网络舆情事件(黄色预警)
(1)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处置方案。
(2)网络舆情处置小组迅速组织撰写回应稿件,经领导小组审核后,在学校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
(3)积极与相关媒体沟通,争取媒体的支持和配合,引导舆论走向。
(4)及时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报告舆情处置情况。
3、重大网络舆情事件(橙色预警)
(1)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专门的舆情处置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处置方案。
(2)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众通报事件的真相和处置进
展情况。
(3)加强与网络媒体的合作,通过发表评论、跟帖等方式,引导
舆论理性表达。
(4)对恶意传播谣言、煽动公众情绪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4、特别重大网络舆情事件(红色预警)
(1)立即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机制,全校各部门全力配合做好
舆情处置工作。
(2)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舆情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请求支援和指导。
(3)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消除不良影响,维护学校的稳定和正常
秩序。
五、后期处置
1、评估总结
网络舆情事件处置结束后,学校要及时对事件的起因、经过、处置
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总结,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2、责任追究
对在网络舆情事件处置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违规操作等行为
的部门和个人,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3、恢复重建
针对网络舆情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学校要及时进行整改,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恢复学校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六、保障措施
1、技术保障
加强网络技术设备的投入和维护,确保学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网络舆情监测和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2、人员保障
明确各部门在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舆情应对能力和水平。
3、经费保障
设立网络舆情应急处置专项经费,保障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处置等工作的正常开展。
七、附则
1、本预案由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