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长歌行》教案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语⽂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门重点教学科⽬,其教学的内容是语⾔⽂化,其运⾏的形式也是语⾔⽂化。

语⽂能⼒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门重要的⼈⽂社会科学,是⼈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具。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长歌⾏》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长歌⾏》教案
教学⽬标:
1、认读8个⽣字词,会写7个字,学习⼀个多⾳字。

2、读古诗,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

3、通过理解诗意,观察图画,培养学⽣理解、想象的能⼒。

4、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认读⽣字词,学习⼀个多⾳字。

2、理解诗意,并从中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段:教学挂图、⽣字卡⽚、指导阅读
教学⽅法:讲读、⼩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认读⽣字
教学过程:
⼀、谜语导⼊,质疑揭题
1、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没脚,⼀去永远不回头,千⾦万今买不到。

2、学⽣猜出后,⽼师借机板书:时间。

3、质疑:你们知道时间是什么吗?你们听过有关时间的故事吗?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珍惜时间的诗,板书课题:长歌⾏。

5、认读⽣字“歌”,学习多⾳字“长”。

⼆、图⽂结合,⾃渎课⽂
1、选⾃⼰喜欢的内容⾃渎课⽂。

(根据⾃⼰选择看图和读课⽂的顺序)
2、提⽰:
(1)看图,要仔细观察图中画的是什么地⽅?他们在⼲什么?
(2)读⽂,可以借助汉语拼⾳,把字⾳读准。

(3)图⽂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选⾃⼰喜欢的⽅式⾃渎课⽂。

(1)谁来当⼩⽼师带领⼤家把这些字读⼀读。

(2)谁来当⼩⽼师带领⼤家把这些词读⼀读。

(3)谁愿意来把整⾸诗读⼀读。

4、放录⾳,让学⽣进⼀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5、你们也想读⼀读吗?(要求读出诗歌的节奏及韵律来。


三、再读诗歌,理解诗意。

1、训练按下⾯的节奏读。

长歌⾏
百川/到东海,
何诗/复西归?
少壮/不努⼒,
⽼⼤/徒伤悲。

2、⼩结激趣:诗歌读得太好了。

能说说它的意思吗?想说说吗?好!读P28页的⼩短⽂,再来说吧!
3、⾃渎⼩短⽂。

4、试着说诗意。

(要求不要过⾼)
(1)在⼩组⾥试着说⼀说。

(2)质疑问题:让学⽣提出不懂的问题。

(3)试着逐句说出诗的意思。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在书⾥画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长、川、何、复、归、努、徒、伤、悲。

2、抽读卡⽚。

3、指导写字。

(1)观察字型:“歌”左右结构,左宽右窄;“海”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川”独体字。

(2)观察如何写漂亮这些字。

(3)板演,评价。

五、布置作业:背诵诗歌。

第⼆课时
教学内容:写字,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1、认读⽣字卡⽚。

2、背会诗歌。

3、对字条。

(1)请把相对应的字条连⼀连。

百川到东海①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
时间也是这样⼀去不回啊!
何时复西归?②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海。

少壮不努⼒,③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

⽼⼤徒伤悲。

④到⽼年时,再伤⼼后悔也来不及了。

(2)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读,认真感悟。

(3)同桌互相说诗句,对诗意。

⼆、指导背诵,及时反馈
1、教师看图,抓住重点词语指导背诵。

2、学⽣⾃由背诵。

3、抽查学⽣背诗、指出优缺点。

三、说说学了《长歌⾏》,你明⽩了什么或者想说什么?(学⽣⾃由发⾔。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抽读字卡,然后⼩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的?分析字型、组词、偏旁或取偏旁记、看拼⾳记。

2、交流识字⽅法。

3、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悲”字的“⼼”字底。

五、课堂⼩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歌⾏》,⼤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去不复返,所以我们⼀定要珍惜时间,做⽣活的有⼼⼈。

2.⼩学⼆年级语⽂《长歌⾏》教学反思
⼀、让学⽣在品词诵读中体验诗⽂之美。

以往教古诗,总是侧重于每个字、每句诗的翻译,侧重于诗⼈思想情感的归纳,认为字词能译了、中⼼能背了、诗⽂能默了,教学⽬标也就达到了。

课堂上教师讲得多、灌得多,学⽣只是知识的容器,只会⾯⽆表情机械地读背。

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古诗的美学价值,排斥了学⽣的思考和个性,剥夺了学⽣的情感体验。

《长歌⾏》这⾸汉乐府民歌,⽂字清新优美,内容贴近学⽣,能给⼈以启迪,对于六年级学⽣来说,对照⽂后注释译⽂不成问题,因⽽我教学时⼤胆放⼿,让学⽣⾃读⾃悟,充分调动了学⽣主体的积极性。

本诗寓意明显,我并未以⼀问⼀答式简单下结论,⽽是先以“圈出诗中美好的事物,说说理由”带领学⽣以审美的眼光去读诗,去感受“朝露”“阳春万物”“百川”“少壮”的意象美。

接着抛出“诗⼈还想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学⽣再次诵读探究,从⽽领悟到美好的时光易逝,⽆奈叹息也是留不住它们的⾜迹,只有及早把握,发奋努⼒,才能让美永恒,⽽这正是这⾸诗所蕴含的哲理美。

⽣⽣、师⽣对话之后,学⽣的体会更加深刻,再次的诵读,使情感得以升华。

⼆、让学⽣在⾃由选择中体验创新之趣。

当今培养创新型的⼈才以达成了共识,但仍有⼈会问学古诗,不就是读读背背,哪来创新?其实改写诗是创新,重新组合是创新,⽤得恰到好处也是创新,⼉童的创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给他们⼀个舞台,便会给你许多的惊喜,本案例中多种学习⽅式的选择,尊重了学⽣个性的差异,激发了学⽣创新的主动性和激情,⽆论是独⾃完成还是与他⼈合作,每个学⽣都全⾝⼼投⼊,在这种的学习状态下,怎能不迸发出创新的⽕花?从散⽂诗、公益⼴告、诗配画、座右铭等设计中,看到的是学⽣智慧的光芒、个性的张扬,以及对诗歌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交流的过程是每个学⽣展⽰⾃⼰作品的过程,犹如捧出⼼爱的孩⼦,当听到掌声,获得⼤家的好评时,学⽣激动不已的⼼体验到的是创新的乐趣,成功的欢乐,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语⽂素养得到了提⾼,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看来,只要尊重学⽣的主体性,关⼼学⽣的需要,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去体验、去探究、去创造,古诗⼀样可以学得很精彩。

3.⼩学⼆年级语⽂《长歌⾏》教学反思
《长歌⾏》是⼀⾸汉乐府民歌,讲的是时间如流⽔,要珍惜时间,努⼒上进。

其中的“少壮不努⼒,⽼⼤徒伤悲。

”是家喻户晓的名句,是许多⼈少年⽴志的座右铭。

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制定了本课的学习⽬标。

1、初读感知韵律
这⾥⾸先安排学⽣将诗⽂读三遍,第⼀遍,读准字⾳,第⼆遍是在第⼀遍的基础上,读出节奏,感知古诗词的韵味。

第三遍要美美的读,读出诗⼈的情感。

2、品读体会情感
通过学⽣对⽂本的初步感知,再次有感情的读⽂。

同桌互相听读,互相检测,通过读揪出让你最有感触地句⼦,找到诗的中⼼句,提炼出诗的主题。

3、精读想象意境
通过学⽣的⾃读、⾃学、⾃悟、相互交流,感受诗的意境,⼒求学⽣与⽂本、诗⼈三者情感的统⼀,使学⽣对⽂本的内化得到升华。

4、⼩组交流话题:读了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组长负责⾃⼰组的组员的发⾔情况,并挑选⾦牌发⾔⼈。

5、全班交流以上话题:请各组⾦牌发⾔⼈发⾔。

6、提升学习拓展
给学⽣时间空间,让他们把课外搜集的其他有关珍惜时间的诗句谚语警句或故事展⽰出来,并在全体同学⾯前读⼀读,背⼀背。

这不仅能让学⽣从多⾓度感受时间的宝贵,更懂得了从⼩就要珍惜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