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水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以重庆挂榜山城市园林公园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山水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以重庆挂榜山城市园林公园为例
发布时间:2022-07-12T08:02:30.17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4期作者:余焱[导读] 中国山水文化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山水自然,作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山水精神已是东方人千年来追求人与自然合一的至高境界,重庆即是山城,也是江城,长江、嘉陵江穿城而过,整个城市依山而建,造就独特的两江四岸的城市格局,重庆挂榜山城市园林公园景观设计正是以此为设计灵感,把“山水”概念
很好的融入到现代城市环境中进行设计。

余焱
重庆渝富产城运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 400000
摘要:中国山水文化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山水自然,作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山水精神已是东方人千年来追求人与自然合一的至高境界,重庆即是山城,也是江城,长江、嘉陵江穿城而过,整个城市依山而建,造就独特的两江四岸的城市格局,重庆挂榜山城市园林公园景观设计正是以此为设计灵感,把“山水”概念很好的融入到现代城市环境中进行设计。

1、项目概况 1.1重庆城市休闲游现状分析
本地居民-居在重庆,“吃饭没有”,是重庆人最常用的问候,火锅棋牌钓鱼是重庆最巴适的生活,现代重庆人反映出来了质朴、热情、豪爽、讲义气的个性特征。

城市呈现热烈奔放、雅俗共存、烟火人间的形象特征。

重庆作为一个现代旅游城市的代表,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对其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和诉求,当地原滋原味的街道公园等具有文化记忆和风土人情的空间的消失,这也成为了重庆山水景观的一个缺失需求。

1.2项目认知 1.
2.1区位分析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主城沙坪坝区,处于嘉陵江边的半岛区域,拥有重庆“山城”和“江城”的自然地貌和城市风貌。

属于重庆两江四岸的城市发展带,嘉陵江智能创新湾区,滨江城市公园休闲带和城市重要节点。

项目西侧山脉耸立,东侧渝水环抱,文化资源丰富,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场地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

1.2.2服务人群分析
场地的主要人群分为四类:山下办公人士,两岸城市居民,江对岸东侧高档居住区居民和旅游人群。

1.2.3文化分析
爱国文化:沙坪坝作为红岩精神的发源地,挂榜山公园是三代重庆人的记忆。

红色巨石,防空洞和嘉陵厂的渊源,都彰显着挂榜山的红色基因。

挂榜文化:挂榜山是得益于古代书生金榜题名的传说,反映的是重庆人民对教育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对勇于挑战和知难奋进的优良品德的赞颂。

2、设计理念
打造以雅致为核心的城市新休闲目的地,形成对重庆主城休闲旅游的差异化优势,雅是园林品质极致的体现,中国园林是文人士大夫归隐后,追求自然山水,诗意生活的载体。

是中国雅生活的极致体现。

栖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重庆的山水之城的特点,造就了重庆人有着与生俱来的自然亲和力,居住与山林之间,游玩在滨江之畔,这些都源自于得天独厚的的自然环境,这也养成了重庆真山真水人质朴的生活观与造园观,动静怡然,如居住在天然山水画中。

寄情山水的造园理念,中国人文园林有着高超的模山范水的造园艺术与不朽的成就,这得益于来自文人追求与向往。

中国园林的营造借用山水画的意境与手法,本质都是对自然山水环境的模仿,从而实现情景交融,风景如画的意境,居于园中山林自得。

3、方案设计 3.1功能分区
场地分区依托于现状场地功能分布与交通体系,经设计划分为山林雅居体验区,园林雅境观赏区,挂榜文化展示区,山林文化游览区。

3.2规划结构
打造一环、三境、十八景的规划结构,一环:山林文化游览之环——文山径,环线包裹山体外侧,集游赏、文化、运动、休闲、远眺、医疗、零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活力休闲段。

三境:雅致园林游赏之境——畅怡园画意山水,融合重庆山城特征与江南园林气质的山林景观,——曲水入方池,踏石观落瀑,,水引發人造山水的回响,与深林人不知,鸟鸣山更幽的自然山林之声互相共鸣;挂榜文化展示之境——挂榜苑,挂榜求学,复兴崇文尚学的传统文脉,——山体西侧制高点与山腰的平缓地带。

挂榜文化作为场地的标志性文化特征,设计通过建筑、景观的风格与节点命名,以及拾级而上的登山体验带给人直白与含蓄的场地文脉表达;山居清雅体验之境——清平居,回归自然,营造旷奥宜人的自然山居,——山体东侧面江的入口区域,本次设计希望通营造过山林旷奥静谧的氛围感,将自然环境引入生活空间,使人进入通达豁然的境界。

十八景,通过十八个节点的打造,创造出不同的景观体验和感受。

3.2配套设施
交通配套提升:山下部设置普通停车位约7个,增设山上部高端接待停车场位约11个,共约18个停车位。

生活配套提升:除设置公共卫生间外,增加了应急医疗室,自动零售,休闲茶室的综合服务公共配套空间。

消防配套提升:新增一条消防车道,在山上山下设置两处消防回车场,辐射整个场地;
3.3建筑设计
建筑结合挂榜山文化,打造一大园林体系;三大特色风貌创新园林建筑风貌:雅致园林建筑风貌,精致园林建筑风貌大美园林建筑风貌;三大功能片区:高端文化休闲区,高端文化论坛区,高端文化展示区。

打造以“雅”为核心的四大建筑特色,以重庆传统建筑的空间营造手法为根本,融合中国园林建筑的雅致韵味,做到因地制宜,相辅相成;提炼中国人文园林建筑雅致韵味,在重庆形成差异化、稀缺性优势;独居韵味的园林建筑是中国园林中,与园林气场最契合,最雅致的建筑表现形式;在保证园林建筑韵味的前提下,应符合时代气息,符合片区规划要求,做到适度创新。

3.4景观设计
宜散不宜聚的总体布局
在自然山林中,建筑主要起到点景的作用,和景观不同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保留山林之美,自然之美最为为珍贵。

轻干预——景观与自然结合
项目利用地形高差和现状的丰富绿植,搭建层次丰富的休闲平台
解决了高差问题,同时丰富了景观的层次。

保留现状的树木,并以此为特色,最大程度保留珍贵的山林自然资源
精致化的景观细节处理
利用精致化的人工造景,与粗犷的自然风貌相互映衬,人造景观更显精巧细致,自然风光也越发让人向往珍惜。

畅怡园设计:打造院园合一的设计理念,园:人生八雅,打造绝美精雅境域;院:读书治事,打造浓厚儒学氛围。

建筑:是园景构图的重点,园林的“面目”,具有使用混合赏景的双重功能,园林建筑讲究有法而无定式,大致包含以下种类:厅堂、楼阁、轩、馆、亭、廊、榭。

理水:园林布局多以水池为中心,有聚有分,动静结合,与各要素组景,水光倒影,生动美丽。

理水创造园林生境,具有调节气温、湿度、降尘、灌溉、防火等综合功能。

花木:是园林生态环境和造景不可缺少的要素,与山水、建筑相衬,皆成美景。

园林运用传统的乡土树种,以自然式栽植为主,形成丰富多彩的山林、水乡和四季植物。

叠山:假山石是园林的“骨架”,是构成“城市山林的主景,有土石、石土相间和石山三种构成。

叠山技法追求“有真为假,做假成真。

”堆叠假山就要像真山一样,这才符合自然之理,方得自然之趣。

可谓“片山多致,寸石生请”。

入口庭园:围合,入口小而素雅的内庭院,保留乔木作为景观主体,形成内敛的氛围。

核心内庭园:半围合,精巧雅致的核心内庭院,与建筑内部功能互动。

公共外庭园:开放,完全开放式的庭园,传统园林结合山地园林,使人尽享游园雅趣。

4、结论
近年来,学术界掀起一股以“回归自然、文化寻根”为旨的文化研究热潮。

关于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理想重新引起关注。

独特的中国传统山水文化顺应了当代生态文明的需求,启迪人们借鉴传统,探究未来。

山水精神是一种充满人性化的社会田园诗篇,山水传作的可游可居之求、社会关系的和谐相处之道,作为一个文化理想贯穿在大山大水、文人水墨、园林景观设计及社会大生活中,异形同质,绵延未绝。

以“山水精神”为文化资源,可以为景观设计开启充满想象的未来之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