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第一一九中学物理高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学科:物理教师:刘正刚时间:2010.4
第一部分:教学达标情况分析
一、达标情况:
1班平均分:54.7
2班平均分:54.0
3班平均分:55.8
二、成绩和主要问题
本次考试试题主要是瞄准高考,按高考要求和难度命题,整体成绩结果跟预测
基本吻合,但仍有个别学生成绩较低,基础知识不扎实的问题体现的比较严重。
第二部分: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范围为选修3-2选修模块,包括电磁感应、交变电流和传感器。
试卷
100分。
二、学生答卷问题分析
(一)各小题得分率、失分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1班
单选题(54分) 填空题(18分) 计算题一(12分) 计算题二(8分) 计算题三(8分) 总分
24 2 1 4 8 39
30 10 4 3 8 55
36 18 5 8 2 69
42 14 6 8 2 72
36 18 8 8 8 78
24 8 8 8 2 50
30 8 5 2 8 53
27 12 3 2 8 52
27 14 9 8 8 66
27 14 7 8 2 58
30 4 5 6 8 53
24 10 8 4 8 54
21 14 6 6 8 55
18 4 3 3 0 28
27 10 4 4 0 45
30 10 5 6 8 59
18 12 5 6 8 49
30 6 5 3 0 44
21 10 5 2 8 46
39 10 6 2 8 65
21 14 6 6 8 55
18 8 6 3 8 43
27 16 8 8 8 67
27 10 8 5 8 58
27.25 10.6666667 5.666666667 5.125 6 54.70833 2班
单选题(54分) 填空题(18分) 计算题一(12分) 计算题二(8分) 计算题三(8分) 总分
39 12 3 6 8 68
21 14 0 2 0 37
18 0 0 0 0 18
36 12 4 3 8 63
18 12 5 4 2 41
33 12 4 4 4 57
39 12 6 7 6 70
30 14 4 8 8 64
27 8 5 8 8 56
24 8 4 4 8 48
21 14 5 8 8 56
33 8 3 8 8 60
15 0 4 0 0 19
39 6 2 3 8 58
36 18 10 8 8 80
39 14 5 6 8 72
45 10 6 8 2 71
30 6 2 2 0 40
33 16 6 6 8 69
24 0 5 6 8 43
39 8 0 1 0 48
36 2 3 4 8 53
30 12 5 8 8 63
33 8 1 3 8 53
42 16 9 8 8 83
27 4 2 8 8 49
15 0 2 2 0 19
30.4444444 9.11111111 3.888888889 5 5.55555556 54 3班
单选题(54分) 填空题(18分) 计算题一(12分) 计算题二(8分) 计算题三(8分) 总分
36 12 5 8 8 69
33 12 5 4 8 62
27 8 3 8 8 54
18 10 8 8 0 44
30 14 4 4 0 52
30 12 5 8 8 63
18 12 2 4 0 36
39 16 3 8 8 74
36 14 5 5 8 68
24 6 4 6 8 48 36 14 5 8 8 71 33 8 4 0 8 53 24 16 5 2 8 55 39 18 9 8 8 82 21 8 5 4 0 38 27 8 4 8 8 55 30 4 2 0 8 44 36 0 0 7 8 51 21 4 0 0 0 25 39 14 3 7 2 65 30 8 7 8 2 55
27 8 6 6 8 55 30 17 2 6 8 63 33 8 4 7 2 54 39 14 6 8 2 69 24 16 3 8 8 59 30 6 2 4 4 46 24 14 1 5 8 52 33 14 6 4 0 57
29.8965517 10.862069 4.068965517 5.62068966 5.37931034 55.82759
一、选择题:有18题来自于目标检测,其中有16题为都是重新编制题目,知识点覆盖面大,检查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情况。
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且灵活度不够的学生在难题上失分比较严重,如2、6、11、17题、得分率不够40%,尤其第2题得分率才7.6%,对于理科班,在后续的训练中要逐渐增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是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期末全区统考。
非选题分析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9.把边长为10cm 、总匝数为500匝的正方形线圈放在磁感应强度为0.1T 的匀强磁场中,在0.5s 时间内线圈平面从平行于磁场方向的位置转过90°,到达与磁场方向垂直的位置,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________。
分析:学生在该题目中失分主要集中在把平均值理解为最大值或是瞬时值,因此结果很多,审题不清楚,概念模糊;另外还有不占少数同学计算错误。
措施:课上集中讲解典型例题,配以相关练习题巩固,并作检测。
20.一台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2200匝,副线圈440匝,并接一个200Ω的负载电阻,如图所示,则:
(1)当原线圈接在88V 直流电源上时,电压表示数
_______V, 电流表示数_______A .
(2)当原线圈接在220V 交流电源上时,电压表示数_______V, 电流表示数_______A .此时输入功率为_______W ,变压器的效率为________.
分析:此题失分主要是集中在问题(1),审题不清的情况下,盲目计算。
措施:讲评时,一点就透,但在以后教学中还要不断加强训练。
21.从发电厂输出的电功率为440kW,输电线的总电阻为0.5Ω.若输送电压为2.2kV,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W;保持输送功率不变,要使要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不超过100W,输送电压至少为V。
分析:此题失分在第2空,主要原因是计算错误,分式的分母中有根号,导致分母有理化错误的同学很多。
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远距离输电的过程还是不清楚,对相关物理量模糊,还是死记、套用公式。
措施:课上示范计算过程,让学生自己找到错点和原因;捋顺远距离输电的程序,使学生分清各个物理量的实际含义,并配相应习题强化训练。
22.(12分)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感线的对称轴转动,形成如图所示的交变电动势图象,试根据图象求出:
(1)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2)电动势的有效值;
(3)t=1.0×10−2s时,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的夹角。
(4)1min内R上消耗的电能。
(5)当从该位置转过60°时,通过R上瞬时电功率是多少?
(6)线圈由如图位置转过30°的过程中,R的电量为多少?
分析:这题主要失分集中在(5)、(6)两问,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瞬时功率和电量计算用电流平均值搞不清楚。
措施:再次重申瞬时功率和平均电动势概念,并与平均功率的瞬时电动势等易混淆概念加以区分,配以系列的练习、课堂检测加以巩固,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5.(8分)有一台发电机通过升压和降压变压器给用户供电,已知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是20kW,端电压为400V,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1﹕5,两变压器之间输电导线的总电阻R=l.0Ω,降压变压器输出电压U4=220V,求:
(1)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
(2)输送电能的效率多大;
(3)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3﹕n4;
(4)如果不用变压器,输电导线的热损耗是用变压器时的几倍.
分析:部分学生对远距离输电的过程还是不清楚,对相关物理量模糊,还是死记、套用公式,导致失分。
另外对输送电能的效率概念不清,还有就是对输送
没分清楚。
电压U2和损失电压U
损
措施:课上捋顺远距离输电的程,示范解题过程,让学生自己找到错在哪里和分析失分原因,总结经验。
并且配以系列的练习、课堂检测加以巩固,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从总体上看,选修3-2模块学生掌握的还不错,模块的知识要求基本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模型的建立,注重分析物理过程和方法,注重物理概念教学,强化巩固易混淆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配以系列的练习、课堂检测加以巩固,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给学生梳理知识框架,让学生动笔画图、解题和计算,效果明显。
所以在后一阶段教学过程中,先梳理知识点,明确物理概念,进行学案教学,配以经典、针对性强的例题、习题和课堂检测进行跟踪检测并及时反馈,以此来调节教学的节奏、方向和教学策略,狠抓落实,以更大限度的提高课堂失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