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zero-p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ꎮ
者仰卧位ꎬ并行气管插管全麻ꎬ对病变节段进行定
向纹理切开后轻游离皮下间隙ꎬ并对颈阔肌纵行切
开ꎬ将经内脏鞘间和血管鞘间腱膜剪开ꎬ分离至椎间
周建鸿等 研究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 Zero ̄p 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第 10 期
2105
隙ꎬ显露病变节段ꎮ 病变椎间盘 / 前后缘骨赘与后韧
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3ꎬ4〕 ꎮ 本文分析 Zero ̄P 零切迹
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系统与前路 Cage 椎间植骨融合
钛板内固定术与分析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6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
照组ꎬ每组各 35 例ꎻ其中观察组男 16 例、女 19 例ꎬ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上肢放射性疼痛ꎬ且中老年
经根型的患者 70 例ꎬ根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ꎮ 颈椎间盘病变的主要
年龄 35 ~ 63 岁ꎬ平均年龄(49 51 ±7 24) 岁ꎬ病变节
属于高发人群ꎬ常伴有颈肩痛等并发症ꎬ且随着患者
病情加重颈肩痛更加明显
〔1〕
原因与韧带增厚、骨质增生及颈椎长期受累及椎间压
成像( MRI) 或 X 线检测确诊为单节段神经根型颈
椎病ꎻ身体对麻醉耐受性较好ꎻ保守治疗 6 w 后未见
明显好转ꎻ排除标准:已做过相关治疗手术或存在严
重的骨质疏松、软骨病等ꎻ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
者ꎻ存在骨折或颈椎拉伤病史ꎻ糖尿病患者且控制不
住血糖者ꎻ随访资料不全者ꎮ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ꎮ
( 编辑 杜娟)
19 曾德亮ꎬ章放香ꎬ余相地ꎬ等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
因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
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 Zero ̄p 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周建鸿 周睿哲 (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二科ꎬ贵州 贵阳 550005)
〔 摘 要〕 目的 分析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颈前路减压零切迹( Zero ̄P) 椎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后疗效ꎮ 方法 选
段:C3 12 例、C4 10 例、C6 5 例 C7T 8 例ꎻ对照组男
21 例、女 14 例ꎬ年龄 36 ~ 64 岁ꎬ平均年龄(50 16 ±
5 57) ꎬ病变节段:C3 11 例、C4 9 例、C6 10 例、C7T 5
例ꎮ 纳入标准:颈肩部伴有不同程度疼痛或存在神
经损伤ꎬ且上肢麻木和下肢乏力较为明显ꎻ经磁共振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 年 5 月第 40 卷
2104
17 储浩ꎬ张野ꎬ王胜斌ꎬ等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髂
比较〔 J〕 . 中华麻醉学杂志ꎬ2017ꎻ37(1) :84 ̄7
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J〕 . 实用医学杂志ꎬ
20 Costa MLꎬAchten JꎬFoguet Pꎬet al. Comparison of hip function and
1 2 方法 采用的两种手术方法均由同一医师完
月经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单节段神
成ꎻ术前 30 min 给予患者抗生素ꎬ入手术室后取患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黔科合 LH 字〔2015〕7289 号)
位ꎬ应用 Smith ̄Robinson 入路手术ꎬ根据人体皮肤横
第一作者:周建鸿(1966 ̄) ꎬ男ꎬ硕士ꎬ主任医师ꎬ主要从事骨伤科脊柱
迫后刺激神经等功能障碍有关ꎬ从而造成患者上肢麻
木等症状ꎬ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
〔2〕
ꎮ 目前临床中
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多使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
固定术与 Cage 椎间植骨钛板融合内固定ꎬ此方法因
植入钛板易与椎间前软组织造成摩擦ꎬ从而导致术后
患者发生吞咽困难ꎬ而 Zero ̄P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植骨
融合系统可避免与椎间前软组织摩擦ꎬ降低了术后患
取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70 例ꎬ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 35 例采用 Zero ̄P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系统ꎻ对照
组 35 例采用前路 Cage 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ꎮ 比较两组日本骨科学会( JOA) 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视觉模
拟( VAS) 评分、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椎间高度、Cobb 角等情况ꎮ 结果 两组均获得有效随访ꎬ随访时间为 14 4 个月ꎻ观察组
术后 12 个月时异位骨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 ꎮ 对照组术后吞咽困难、手术时间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 P<0 05) ꎻ观察组术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NDI) 、VAS 评分、JOA 评分、Cobb 角及椎间高度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0 05) ꎻ术后 3、6 个月对照组 Cobb 角度明显低于观察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 05) ꎻ12 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
0????0010????0100????1170????2110????4380????0630????0543讨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单侧或双侧脊髓神经压迫导致?引发原因有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等造成神经压迫?导致患者运动功能受到障碍有关5?6?临床常见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多为椎间盘病变引起的?因椎间盘退变易造成邻近椎体外侧形成骨赘?导致关节出现增生肥大及韧带增厚等?从而对神经根造成压迫并发神经根型颈椎病7?8?部分神经根型患者可使用保守治疗进行治愈?但有患者因病程等原因需接受手术才可治愈9?10?目前临床多采用人工椎间盘置管颈椎后路椎板形成术颈椎关节成形术及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12?临床早期治疗神经型颈椎病多应用颈椎后路椎板形成术?此方法减压后易导致神经根卡在关节突部位造成脊髓栓系?且术后脊髓易发生移动?传统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钛板固定术可直接观察到受累颈椎病变部位?并直接行减压去除神经根造成的压迫?实现颈椎高度和生理曲度的恢复?有效降低神经损伤?但此方法在置入钛板时需占用颈部部分空间?造成钛板与食道组织发生摩擦?从而增加了吞咽困难的发生率13?zerop零切迹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系统在颈椎椎间融合器peek前加入带螺钉孔小钛板?此手术方法整体包括了钛板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的优点?可直接置入椎间隙并通过螺钉孔固定在退变椎间节段上?zerop系统可有效避免融合器出现下沉和移位?并减少了前路放置钛板的复杂操作?且此方法只需在术中将退变椎体间隙显露?直接置入减压时可完全与椎间隙融合?且无需剥离椎体上缘部分软组织?降低了对软组织的损伤?从而降低了吞咽困难的发生率?研究14显示?zerop零切迹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系统吞咽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cage椎间植骨钛板融合固定术?此研究结果与本文相同?病变椎体只需显露一半就可置入zerop系统?且与邻近椎体距离相隔较大?从而降低了邻近椎体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本研究表明?传统cage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与zerop零切迹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系统的手术疗效相同?有研究15表明?因行椎间植入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时将椎间间隙撑开后导致椎间高度明显升高?从而增加了颈椎前凸?但术后随访12个月发现两组间的cobb角显示?差异统计学意义pgt
床ꎬ2017ꎻ14(19) :2830 ̄2ꎬ2835
quality of life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nd resurfacingarthroplasty in
years〔 J〕 . BMJ Openꎬ2018ꎻ8(3) :e018849
〔2019 ̄05 ̄17 修回〕
18 吴震ꎬ温来友ꎬ陈建庆ꎬΒιβλιοθήκη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
the treatment of young patients with arthritis of the hip joint at 5
2017ꎻ33(10) :1673 ̄7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J〕 . 检验医学与临
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ꎮ 结论 Zero ̄P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系统可有效减轻吞咽困难ꎬ且手术操作方法简单安全ꎬ缓
解了邻近节段椎体异位骨化的发生ꎬ此手术方法安全性较高ꎮ
〔 关键词〕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ꎻ神经根型颈椎病ꎻ异位骨化
〔 中图分类号〕 R681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5 ̄9202(2020)10 ̄2104 ̄04ꎻdoi:10 3969 / j issn 1005 ̄9202 2020 10 028
者仰卧位ꎬ并行气管插管全麻ꎬ对病变节段进行定
向纹理切开后轻游离皮下间隙ꎬ并对颈阔肌纵行切
开ꎬ将经内脏鞘间和血管鞘间腱膜剪开ꎬ分离至椎间
周建鸿等 研究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 Zero ̄p 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第 10 期
2105
隙ꎬ显露病变节段ꎮ 病变椎间盘 / 前后缘骨赘与后韧
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3ꎬ4〕 ꎮ 本文分析 Zero ̄P 零切迹
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系统与前路 Cage 椎间植骨融合
钛板内固定术与分析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6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
照组ꎬ每组各 35 例ꎻ其中观察组男 16 例、女 19 例ꎬ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上肢放射性疼痛ꎬ且中老年
经根型的患者 70 例ꎬ根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ꎮ 颈椎间盘病变的主要
年龄 35 ~ 63 岁ꎬ平均年龄(49 51 ±7 24) 岁ꎬ病变节
属于高发人群ꎬ常伴有颈肩痛等并发症ꎬ且随着患者
病情加重颈肩痛更加明显
〔1〕
原因与韧带增厚、骨质增生及颈椎长期受累及椎间压
成像( MRI) 或 X 线检测确诊为单节段神经根型颈
椎病ꎻ身体对麻醉耐受性较好ꎻ保守治疗 6 w 后未见
明显好转ꎻ排除标准:已做过相关治疗手术或存在严
重的骨质疏松、软骨病等ꎻ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
者ꎻ存在骨折或颈椎拉伤病史ꎻ糖尿病患者且控制不
住血糖者ꎻ随访资料不全者ꎮ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ꎮ
( 编辑 杜娟)
19 曾德亮ꎬ章放香ꎬ余相地ꎬ等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
因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
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 Zero ̄p 固定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周建鸿 周睿哲 (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二科ꎬ贵州 贵阳 550005)
〔 摘 要〕 目的 分析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颈前路减压零切迹( Zero ̄P) 椎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后疗效ꎮ 方法 选
段:C3 12 例、C4 10 例、C6 5 例 C7T 8 例ꎻ对照组男
21 例、女 14 例ꎬ年龄 36 ~ 64 岁ꎬ平均年龄(50 16 ±
5 57) ꎬ病变节段:C3 11 例、C4 9 例、C6 10 例、C7T 5
例ꎮ 纳入标准:颈肩部伴有不同程度疼痛或存在神
经损伤ꎬ且上肢麻木和下肢乏力较为明显ꎻ经磁共振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 年 5 月第 40 卷
2104
17 储浩ꎬ张野ꎬ王胜斌ꎬ等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髂
比较〔 J〕 . 中华麻醉学杂志ꎬ2017ꎻ37(1) :84 ̄7
筋膜间隙阻滞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J〕 . 实用医学杂志ꎬ
20 Costa MLꎬAchten JꎬFoguet Pꎬet al. Comparison of hip function and
1 2 方法 采用的两种手术方法均由同一医师完
月经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单节段神
成ꎻ术前 30 min 给予患者抗生素ꎬ入手术室后取患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黔科合 LH 字〔2015〕7289 号)
位ꎬ应用 Smith ̄Robinson 入路手术ꎬ根据人体皮肤横
第一作者:周建鸿(1966 ̄) ꎬ男ꎬ硕士ꎬ主任医师ꎬ主要从事骨伤科脊柱
迫后刺激神经等功能障碍有关ꎬ从而造成患者上肢麻
木等症状ꎬ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
〔2〕
ꎮ 目前临床中
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多使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
固定术与 Cage 椎间植骨钛板融合内固定ꎬ此方法因
植入钛板易与椎间前软组织造成摩擦ꎬ从而导致术后
患者发生吞咽困难ꎬ而 Zero ̄P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植骨
融合系统可避免与椎间前软组织摩擦ꎬ降低了术后患
取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70 例ꎬ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 35 例采用 Zero ̄P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系统ꎻ对照
组 35 例采用前路 Cage 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ꎮ 比较两组日本骨科学会( JOA) 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视觉模
拟( VAS) 评分、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椎间高度、Cobb 角等情况ꎮ 结果 两组均获得有效随访ꎬ随访时间为 14 4 个月ꎻ观察组
术后 12 个月时异位骨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5) ꎮ 对照组术后吞咽困难、手术时间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 P<0 05) ꎻ观察组术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NDI) 、VAS 评分、JOA 评分、Cobb 角及椎间高度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0 05) ꎻ术后 3、6 个月对照组 Cobb 角度明显低于观察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 05) ꎻ12 个月时两组比较差异
0????0010????0100????1170????2110????4380????0630????0543讨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单侧或双侧脊髓神经压迫导致?引发原因有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等造成神经压迫?导致患者运动功能受到障碍有关5?6?临床常见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多为椎间盘病变引起的?因椎间盘退变易造成邻近椎体外侧形成骨赘?导致关节出现增生肥大及韧带增厚等?从而对神经根造成压迫并发神经根型颈椎病7?8?部分神经根型患者可使用保守治疗进行治愈?但有患者因病程等原因需接受手术才可治愈9?10?目前临床多采用人工椎间盘置管颈椎后路椎板形成术颈椎关节成形术及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12?临床早期治疗神经型颈椎病多应用颈椎后路椎板形成术?此方法减压后易导致神经根卡在关节突部位造成脊髓栓系?且术后脊髓易发生移动?传统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钛板固定术可直接观察到受累颈椎病变部位?并直接行减压去除神经根造成的压迫?实现颈椎高度和生理曲度的恢复?有效降低神经损伤?但此方法在置入钛板时需占用颈部部分空间?造成钛板与食道组织发生摩擦?从而增加了吞咽困难的发生率13?zerop零切迹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系统在颈椎椎间融合器peek前加入带螺钉孔小钛板?此手术方法整体包括了钛板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的优点?可直接置入椎间隙并通过螺钉孔固定在退变椎间节段上?zerop系统可有效避免融合器出现下沉和移位?并减少了前路放置钛板的复杂操作?且此方法只需在术中将退变椎体间隙显露?直接置入减压时可完全与椎间隙融合?且无需剥离椎体上缘部分软组织?降低了对软组织的损伤?从而降低了吞咽困难的发生率?研究14显示?zerop零切迹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系统吞咽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cage椎间植骨钛板融合固定术?此研究结果与本文相同?病变椎体只需显露一半就可置入zerop系统?且与邻近椎体距离相隔较大?从而降低了邻近椎体异位骨化的发生率?本研究表明?传统cage椎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与zerop零切迹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系统的手术疗效相同?有研究15表明?因行椎间植入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时将椎间间隙撑开后导致椎间高度明显升高?从而增加了颈椎前凸?但术后随访12个月发现两组间的cobb角显示?差异统计学意义pgt
床ꎬ2017ꎻ14(19) :2830 ̄2ꎬ2835
quality of life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nd resurfacingarthroplasty in
years〔 J〕 . BMJ Openꎬ2018ꎻ8(3) :e018849
〔2019 ̄05 ̄17 修回〕
18 吴震ꎬ温来友ꎬ陈建庆ꎬΒιβλιοθήκη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
the treatment of young patients with arthritis of the hip joint at 5
2017ꎻ33(10) :1673 ̄7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J〕 . 检验医学与临
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ꎮ 结论 Zero ̄P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系统可有效减轻吞咽困难ꎬ且手术操作方法简单安全ꎬ缓
解了邻近节段椎体异位骨化的发生ꎬ此手术方法安全性较高ꎮ
〔 关键词〕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ꎻ神经根型颈椎病ꎻ异位骨化
〔 中图分类号〕 R681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5 ̄9202(2020)10 ̄2104 ̄04ꎻdoi:10 3969 / j issn 1005 ̄9202 2020 10 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