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内科学冲刺要点:糖尿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内科学冲刺要点:糖尿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种类、典型症状、诊断标准、主要治疗药物的应用
糖尿病:一般血糖{3.9-6.1};糖尿病血糖:超过7.0 ;胰岛素依赖型(起病急)非依赖型(起病缓)
【临床表现】三大代谢(糖、脂肪、蛋白)紊乱及水盐代谢紊乱。

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


糖升高。

2、反应性低血糖:餐后3-5小时,胰岛素分泌明显升高,引起。

【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1.酮症酸中毒、2.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3.乳酸性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
1、糖尿病肾病: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主要的糖尿病微血
管病变之一也是I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

3、糖尿病性心脏病变:1合并冠心病、2糖尿病性心肌病、3糖
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4、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多见脑梗死。

5、糖尿病性神经病变:1周围神经病变、2自主神经病变。

6、其它眼病:白内障是糖尿病患者双目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7、糖尿病足:糖尿病足为糖尿病较为特征性的病变。

实验室检查:
1、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非诊断依据。

血糖虽升高,而尿糖可呈假阴性,反之血糖正常,尿糖可呈阳性。

2、血葡萄糖(血糖)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空腹血糖正常为5.6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末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者,须做OGTT。

【糖尿病(D M)的诊断标准】
1、空腹FPG≥7.0(≥126),或者OGTT 2hPG或随机血糖≥11.1(≥200);
2、空腹血糖减损:FPG≥6.1(≥110)且lt;7.0(lt;126), 2hPGlt;7.8(lt;140);
3、糖耐量减低:FPGlt;7.0(lt;126),OGTT≥7.8(≥140)且lt;11.1(lt;200)。

对无症状的患者而言,必须有两次血糖异常才能做出诊断。

治疗:
1、糖尿病的教育。

2、饮食治疗:是各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

标准体重(kg)= 身高(cm)- 105 切不可按实际体重计算。

3、运动治疗。

基本治疗措施。

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并有降糖、降压、减肥作用。

4、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目前我国口服降糖药物有五类:磺脲类、双胍类、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

一、胰岛素促分泌剂:
【1、磺脲类】:甲苯磺丁脲棵、格列吡嗪、达美康等。

作用机制:主要是刺激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有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作用,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适应证:
1经饮食与运动治疗未能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者;
2胰岛素治疗每天用量在20U以下者。

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糖反应为主。

剂量:一般从小剂量开始,以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直至疗效满意
为止,本类中格列美脲降糖作用最强,易发生低血糖。

应餐前半小时服用。

【2、非磺脲类】:降糖作用快而短,控制餐后血糖。

餐前15钟内服用。

二、双胍类: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作用机制:抑制肝糖异生及肝糖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抑制糖或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不良反应主为胃肠道反应。

三、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 GDI):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四、噻唑烷二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胰岛素增敏剂)
五、胰岛素:
胰岛素适应症: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末获得良好控制;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
4、合并重症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

5、肝肾功能不全
6、需外科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
7、妊娠和分娩的糖尿病患者;
8、胰腺切除等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酮症早期仅有多饮、多尿、疲倦等症状的加重。

酸中毒时则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极度口渴、尿量增多、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

后期尿少、失水、血压下降,常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糖尿病症状加重,有恶心厌食昏迷、脱水休克者均考虑本症的可能。

如血糖升高、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阳性即可确诊糖尿病酮症。

糖尿病酮症的治疗:1、补液:恢复血容量为首要措施,必须立即进行。

2、胰岛素治疗3、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4、补钾:见尿补钾。

5、去除诱因和处理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