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注入课后实践_Baidu_Shuan
SolidWorks课外学时作业
CAD/CAM技术及应用课外学时大作业
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2-2班
设计题目:杯子的模具设计
小组成员:方锐(2012210285)
李珂敬(2012214139)
一、任务
自学SolidWorks模具设计的功能及Mastercam软件,设计制作一个模具,并用Mastercam为一个零件生成一段加工代码。
本次作业是一个杯子的模具设计。
二、内容步骤
1、导入零件
2、定义缩放比例为1.05,选择“重心”方式
3、分割模型表面
4、创建分型线
5、关闭曲面
6、创建分型面
7、切削分割
(1)建立切削分割轮廓(2)切削分割
8、创建侧型芯
(1)绘制侧型芯草图
(2)创建侧型芯
9、创建模具零件
(1)将曲面实体隐藏
(2)开模,用“插入——特征——移动和复制”移动下模板同样方法移动上模板、移动型芯。
(2)保存模具为新零件
10、完成模具的设计。
带容量约束的弧路径问题的综述分析_物流管理论文
带容量约束的弧路径问题的综述分析_物流管理论文关于《带容量约束的弧路径问题的综述分析_物流管理论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弧路径问题(Arc Routing Problem)是指在一给定的连通图中,其中若干边需要某种服务,有一个车队以网络中的某个特殊点作为车场,车队中的所有车辆假定是同一车型的,由该车队中的每辆车提供相关服务。
每条边均必须由一辆车提供服务,且服务需要一次完成,所有边均允许被经过任意多次,每辆车从车场出发并且在服务完成后再回到车场[1]。
弧路径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1936年欧拉的七孔桥问题,而国内经典的弧路径问题是管梅谷教授(1962)提出的中国邮路问题,其要求邮递员至少对无向图的各边遍历一次,求其最小成本。
弧路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中国邮路问题,乡村邮路问题,带容量约束的弧路径问题。
中国邮路问题(Chinese Postman Problem)最早是由管梅谷教授提出,该问题可以表示如下:在一无向连通图中,车辆从某一点出发,至少遍历图中所有边一次,并且最后回到出发点。
乡村邮路问题(Rural Postman Problem)是在中国邮路问题的基础上衍化出来的,其不要求车辆对所有边进行遍历,只需车辆对路径中某些需要服务的边进行服务并求得最小成本。
带容量约束条件的弧路径问题(CARP)是指在一无向连通图中,给定一组有着固定容量限制的车辆,对图中非负需求边遍历,确定一条路径,在该路径上所有需求边的需求量不能超过装载车的容量,并且每辆车从车场出发再回到车场。
带容量约束条件的弧路径问题应用领域有城市垃圾回收、冬季道路除雪、道路洒水、街道清扫、输电线路检测等方面。
CARP是个NP-hard问题,它最早由Golden(1981)提出,并且目前大量文献是基于该问题的研究。
孙锡梅,林丹[2]研究的是同时配送和回收需求的带容量约束的弧路径问题,它不同于传统的只负责配送的CARP问题,每条需求边都有配送需求和回收需求,在配送过程中同时还要从顾客处回收需求,典型示例是快递员在派发邮件时也可以从客户那搜集邮件。
圆弧零件加工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圆弧零件加工实训,了解圆弧零件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加工方法、设备操作及安全注意事项,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实习环境及设备本次实习在机械加工实训室进行,主要设备包括:车床、铣床、磨床、数控机床等。
2. 实习过程(1)圆弧零件加工工艺分析首先,对圆弧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加工方法、加工顺序、刀具选择、切削参数等。
(2)圆弧零件加工工艺路线根据工艺分析,制定圆弧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1)车削:先加工外圆,再加工圆弧;2)铣削:加工圆弧侧面;3)磨削:对圆弧进行精加工。
(3)加工操作1)车削加工①装夹:将毛坯固定在车床主轴上,调整好夹紧力;②调整刀具: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调整刀具位置;③切削:启动车床,缓慢进给,进行车削加工;2)铣削加工①装夹:将毛坯固定在铣床工作台上,调整好夹紧力;②调整刀具: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调整刀具位置;③切削:启动铣床,缓慢进给,进行铣削加工;3)磨削加工①装夹:将毛坯固定在磨床上,调整好夹紧力;②调整刀具: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磨头,调整磨头位置;③切削:启动磨床,缓慢进给,进行磨削加工。
(4)加工质量检查加工完成后,对圆弧零件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等。
三、实习总结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圆弧零件加工实训,掌握了圆弧零件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加工方法、设备操作及安全注意事项,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实习体会(1)重视工艺分析:在进行圆弧零件加工前,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加工方法、加工顺序、刀具选择、切削参数等,确保加工质量。
(2)熟练掌握设备操作:熟练掌握车床、铣床、磨床等设备的操作,提高加工效率。
(3)注重安全操作:在加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4)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与同学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电弧焊实训总结报告范文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焊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我国焊接技术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焊接技术人才,我们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电弧焊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员掌握电弧焊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为今后从事焊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以下是本次电弧焊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意义1. 实训目的:- 理解电弧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 掌握电弧焊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 熟悉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和应用。
- 培养焊接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实训意义:- 提高焊接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
- 推动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
- 为我国制造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三、实训内容本次电弧焊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焊接原理:讲解电弧焊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弧的产生、维持和熄灭过程,以及焊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2. 焊接设备:介绍常用焊接设备,如电弧焊机、气体保护焊机、激光焊机等,讲解其结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焊接工艺:讲解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和应用,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保护气体流量等。
4. 焊接操作:进行实际焊接操作训练,包括平焊、立焊、横焊、仰焊等焊接位置的操作。
5. 焊接缺陷分析:分析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纹等,并讲解防止措施。
6. 焊接安全:讲解焊接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训前,我们认真学习了电弧焊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2. 设备操作: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我们熟悉了焊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3. 焊接实践: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按照焊接工艺要求,进行了实际焊接操作训练。
4. 总结交流:在实训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总结交流,分享实训心得和经验。
五、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电弧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操作技能: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我们的焊接操作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OPEN3000实训心得(800字)-实习总结-书业网
OPEN3000实训心得 (800字) - 实习总结 - 书业网转眼间,为期5天的南瑞OPEN3000实训生活很快划上了句号。
李老师以新建厂站接入作业为实例,用OPEN3000系统给我们做了一次深入浅出的培训。
李老师和杨老师、斯老师过硬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对调度自动化工作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基于标准化平台的电网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OPEN3000作为浙江省地县调度的主要平台已经在省内广泛应用。
此次实训对我们新入职的员工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让我们回到单位后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上手,并且从知识层面上来说远比自学深刻,牢固。
此次的实训主要内容新建厂站接入中,我们主要用到了OPEN3000系统中的SCADA和FES这两个系统,其中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DCS与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FES作为OPEN3000系统中实时数据输入、输出的中心,为四摇(遥控,遥信,遥测,遥调)提供通信通道。
进入OPEN3000系统后,首先在SCADA系统中系统类的厂站信息表中新建一个厂站信息,并在相应的域中填写必要信息,如厂站名称,厂站编号,区域ID,是否推送画面,电压等级等;其次,用GDesigner绘制厂站接线图。
在绘图过程中,需要各设备、节点定义入库,需要各自保存,添加完动态数据后,网络保存;再次,数据库定义,在数据库中新建所需的动态参数,如保护节点中的动作保护,测点遥测中的功率因素,测点遥信中的主变档位等;然后,公式定义,期间需要注意公式名的唯一性,公式中的变量需要通过检索器找到相应的值拖入其中;最后,在FES中定义通信厂站表,通道表和规约,在前置遥信、遥测定义表中根据需要计算出所需设备的点号,并设置规约。
以上都做完后,设置网络描述,即可打开仿真器,测试所做厂站各设备是否能被正常四摇。
通过了这5天的实训,培养了心细、谨慎的工作作风。
通过这次实训,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对实际操作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电弧焊实训成果总结报告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焊接技术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加工工艺,在制造业、建筑行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自身焊接技能,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电弧焊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电弧焊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安全规范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以下是我对电弧焊实训成果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内容本次电弧焊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电弧焊基本原理:学习了电弧焊的原理、特点、分类以及焊接过程中的热力学、电学等基础知识。
2. 焊接设备与工具:熟悉了各种焊接设备(如焊机、焊炬、焊条等)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
3. 焊接材料:了解了焊接材料的种类、性能、选用原则及保管方法。
4. 焊接工艺:掌握了各种焊接工艺(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的操作方法、工艺参数及质量控制要点。
5. 焊接缺陷及防治:学习了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缺陷(如气孔、裂纹、夹渣等)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6. 焊接安全与环保:了解了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劳动保护及环保措施。
三、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电弧焊的基本原理、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了电弧焊的原理、特点、分类及焊接过程中的热力学、电学等基础知识。
(2)掌握了各种焊接工艺的操作方法、工艺参数及质量控制要点。
(3)熟悉了焊接材料的种类、性能、选用原则及保管方法。
2. 实践操作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我掌握了以下实践操作技能:(1)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焊接设备,如焊机、焊炬、焊条等。
(2)能够根据工件材质、厚度、形状等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3)能够进行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操作,并保证焊接质量。
(4)能够识别焊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缺陷,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安全意识方面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焊接安全的重要性,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及他人的人身安全。
手弧焊立对接焊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为了提高焊接技术,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我参加了手弧焊立对接焊的实训。
通过本次实训,我学习了手弧焊立对接焊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以及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焊接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二、实训目的1. 掌握手弧焊立对接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悉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3. 培养焊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焊接原理手弧焊立对接焊是利用电弧的热量将焊条和焊件熔化,使两者形成牢固的连接。
焊接过程中,焊条与焊件之间产生电弧,热量使焊条和焊件熔化,熔池中的金属逐渐冷却凝固,形成焊缝。
2. 焊接设备本次实训所使用的焊接设备包括手弧焊机、焊条、焊件、焊接防护用品等。
3. 焊接材料本次实训所使用的焊条为E4303,焊件为低碳钢。
4. 焊接工艺(1)坡口加工:根据焊件厚度和焊接要求,加工出相应的坡口形式。
(2)定位焊:在焊接前,先进行定位焊,确保焊件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
(3)焊接操作:焊接过程中,采用合适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焊条角度,确保焊接质量。
(4)焊接顺序: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进行焊接,先焊根部,再焊填充层和盖面层。
(5)焊接缺陷检查: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检查,发现缺陷及时进行处理。
四、实训过程1. 准备工作:熟悉焊接设备、焊条和焊件,了解焊接工艺。
2. 坡口加工:根据焊件厚度和焊接要求,加工出相应的坡口形式。
3. 定位焊:在焊接前,先进行定位焊,确保焊件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
4. 焊接操作:按照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焊接操作。
5. 焊接缺陷检查: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检查,发现缺陷及时进行处理。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手弧焊立对接焊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实训过程中,我注意观察焊接现象,及时调整焊接参数,确保焊接质量。
以下是我焊接过程中的心得体会:1. 焊接电流的选择: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焊接质量,应根据焊件厚度和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
幼儿园郑人买履 课件
他在家里找了把尺子,用尺子仔细量了一下自己 的脚,做了一个尺码。然后就放心到集市上去了。
集市上人山人海热闹极了。他随着人流 挤来挤去。
啊,有了,他眼睛一亮
终于找到了卖鞋的摊子
到了鞋摊,他挑了又挑,好不容易选中了 一个试样。
刚要买,一摸兜,哎呦,刚才出门太匆 忙了,把量好的尺码忘在家里了
说完,便要回家拿尺码去,卖鞋的人叫住他
你给谁买鞋啊?
给我自己买啊
卖鞋者说,那要什么尺码,穿上试试不就行了吗?
那郑国人说,不,我量的尺码很仔细,可准了。 照着它买准错不了,我还是回去把尺码拿来吧,
免得买的不合适。
说完,转身跑
郑国人瞪圆了眼睛,一本正经的说,这尺码 是我反复量出来的,最准确,我当然相信它,
我的脚,不一定可靠啊!
人们听了,经不住哄堂大笑
数阅
学读
使使
人人
精充
细实
;;
博会
You made my day!
伦 理 使 人 庄 重 ; 逻 辑 与 修 辞 使 人 善 辩 。
写 作 与 笔 记 使 人 精 确 ; 史 鉴 使 人 明 智 ; 诗
歌
使
人
巧
慧
;
我们,还在路上……
郑国人跑回家,东翻翻西看看,那个尺码竟找不到 了,最后,他终于在床下找到了那个尺码。
他又急急忙忙的赶往集市,可鞋破了不跟脚啊
等他气喘吁吁在走在集市时,已经晚了, 集市散了,鞋摊也早收了。
郑国人穿着开着口的破鞋,手里拿着尺 码,懊悔的在街上走来走去
人们听说这件事以后都很奇怪?你为什么不用 自己的脚试鞋?却偏偏要回家去取那个尺码
参透测试实训总结报告范文
一、前言随着网络安全威胁的日益严重,渗透测试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评估手段,越来越受到企业和个人的重视。
为了提高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具备实战能力的渗透测试人员,我校开展了渗透测试实训课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现将实训过程及成果总结如下。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渗透测试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
2. 掌握常用的渗透测试工具和技巧。
3. 提高实战能力,解决实际网络安全问题。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沟通协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渗透测试基础理论(1)网络安全概述(2)渗透测试基本概念(3)渗透测试流程2. 渗透测试工具与技巧(1)信息收集工具:Nmap、WHOIS、DNSWalk等(2)漏洞扫描工具:Nessus、OpenVAS等(3)漏洞利用工具:Metasploit、MSFConsole等(4)渗透测试技巧:社会工程学、密码破解、会话劫持等3. 实战项目(1)Web应用渗透测试(2)无线网络安全测试(3)移动应用安全测试(4)内部网络渗透测试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1)通过课堂讲解、自主学习等方式,掌握渗透测试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
(2)了解常用的渗透测试工具和技巧,为实战项目打下基础。
2. 实战项目(1)分组进行实战项目,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包括信息收集、漏洞扫描、漏洞利用、报告撰写等环节。
(2)在实战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与教师和同学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每个小组完成实战项目后,进行项目展示和评审,总结经验教训。
3. 课后拓展(1)关注网络安全动态,了解最新的渗透测试技术和工具。
(2)参加网络安全竞赛,提升实战能力。
(3)撰写渗透测试报告,提高写作能力。
五、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掌握通过实训,学员对渗透测试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有了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常用的渗透测试工具和技巧。
2. 实战能力提升学员在实战项目中,通过团队合作,成功完成了多个渗透测试项目,提高了实战能力。
引弧操作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引弧操作实训,使学生掌握电弧焊的基本原理、设备操作方法和焊接技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同时,使学生了解焊接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环境实训场地:学校焊接实训室实训设备:电弧焊机、焊条、焊件、防护用品等三、实训原理电弧焊是利用电弧产生的热量将金属熔化,从而实现金属的连接。
电弧的产生是利用焊条与焊件之间的短路电流,使两极间产生高温电弧。
焊接过程中,焊条不断熔化,填充到焊缝中,与焊件形成牢固的焊接接头。
四、实训过程1. 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焊机输出电压、电流是否正常。
(2)检查焊件表面是否清洁,有无油污、锈蚀等。
(3)准备合适的焊条,根据焊件材质和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条。
2. 焊接操作(1)启动焊机,调整电流和电压,使电弧稳定。
(2)握持焊条,使焊条与焊件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控制在10-15mm。
(3)以适当的速度沿焊缝移动焊条,使焊条与焊件接触,产生电弧。
(4)控制焊接速度和电流,使焊缝成型均匀、饱满。
(5)焊接过程中,注意观察焊缝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3. 焊接后的处理(1)关闭焊机,拔掉焊条。
(2)检查焊缝质量,如有缺陷,进行返修。
(3)清理焊件表面,去除焊渣、飞溅物。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以下技能:1. 焊接基本原理和设备操作方法。
2. 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和应用。
3. 焊缝成型和焊接质量控制。
4. 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六、实训总结1. 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了电弧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2. 实训过程中,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了实训安全。
3. 通过实训,学生认识到焊接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在实训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电流、电压调整不当,焊接速度不均匀等。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进行了现场指导,帮助学生改正。
电弧增材实训总结报告范文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电弧增材制造作为一种常见的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快、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
本学期,我参加了电弧增材实训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电弧增材制造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将实训总结如下。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电弧增材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电弧增材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
3. 学会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的参数调整和优化。
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三、实训内容1. 电弧增材制造基本原理(1)电弧增材制造原理:通过电弧加热金属粉末,使粉末熔化,然后利用喷嘴将熔化的金属液喷射到基板上,形成所需的形状。
(2)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主要包括粉末输送、电弧加热、熔池控制、凝固成型等环节。
2. 电弧增材设备操作(1)设备认识:了解电弧增材设备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功能。
(2)设备操作:掌握设备的启动、运行、停止等操作步骤。
(3)设备维护:了解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方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电弧增材制造参数调整与优化(1)粉末输送参数:根据材料特性和加工要求,调整粉末输送速度、流量等参数。
(2)电弧加热参数:根据材料特性和加工要求,调整电弧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3)熔池控制参数:根据材料特性和加工要求,调整熔池温度、熔池深度等参数。
(4)凝固成型参数:根据材料特性和加工要求,调整冷却速度、凝固速率等参数。
4. 电弧增材制造实践(1)样品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利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制作样品。
(2)样品检验:对制作的样品进行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检验。
(3)问题分析与解决:针对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四、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实训,我对电弧增材制造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设备操作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实践能力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电弧增材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引弧焊实训报告总结
一、引言引弧焊实训是我校焊接技术专业的一项重要实训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引弧焊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项。
本学期,我参与了引弧焊实训,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引弧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内容1. 焊接基础知识实训课程首先讲解了焊接基础知识,包括焊接的定义、分类、焊接工艺、焊接设备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系统学习,我了解了焊接的基本概念和焊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 焊接材料实训课程还介绍了焊接材料,如焊条、焊丝、焊剂等。
通过了解这些材料的特性和用途,我能够根据不同的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
3. 焊接设备实训课程讲解了焊接设备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我学习了焊接电源、焊机、焊枪等设备的使用,掌握了焊接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
4. 焊接工艺实训课程重点讲解了焊接工艺,包括焊接方法、焊接参数、焊接顺序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学会了各种焊接方法,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
5. 焊接安全与防护实训课程强调了焊接安全与防护的重要性,讲解了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我了解了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并学会了如何预防和应对。
三、实训过程1. 准备工作在实训开始前,我认真阅读了实训指导书,了解了实训内容和要求。
同时,我还对实训所需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了检查,确保实训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2. 实训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按照指导书的要求,逐步掌握了引弧焊的操作技能。
首先,我学习了焊接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焊接电源、焊机、焊枪等。
然后,我进行了焊接材料的选择和焊接参数的设定。
在操作过程中,我注意观察焊接过程中的现象,并及时调整焊接参数。
3. 问题与解决在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焊接电流不稳定、焊缝成型不良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了讨论。
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我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四、实训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电装实习焊接练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对焊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我参加了本次电装实习,重点进行了焊接练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焊接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目的1. 熟悉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焊接的基本操作技能。
2. 了解焊接材料的特点及选用原则。
3. 学会焊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4. 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焊接工具及材料本次实习所使用的焊接工具包括:电烙铁、焊锡丝、镊子、钳子、细铜丝等。
焊接材料主要采用37%的铅和63%的锡组成的合金焊锡丝,熔点低,焊接强度合适,电阻率低,适用于电子设备的焊接。
2. 焊接操作步骤(1)焊接前的准备工作1) 清洁焊接区域,确保电路板无灰尘、油污等杂质。
2) 检查焊接工具是否完好,如电烙铁是否加热正常、焊锡丝是否完好等。
3) 了解待焊接元件的规格和焊接要求。
(2)焊接过程1) 将待焊接元件的引脚插入电路板上的焊孔,确保元件放置正确。
2) 使用电烙铁加热焊孔,待焊孔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将焊锡丝靠近焊孔,焊锡丝会迅速熔化并流淌到焊孔中。
3) 在焊锡未完全凝固前,用镊子夹住元件引脚,轻轻将焊锡推向焊孔,使焊锡与元件引脚、焊孔充分接触,形成良好的焊点。
4) 焊点形成后,用细铜丝将焊点周围的焊锡多余部分清理干净。
(3)焊接后的检查1) 检查焊点是否成型牢固、圆滑光亮,成半球形。
2) 检查元件排列是否整齐,无遗漏或重叠现象。
3) 检查焊点是否存在虚焊、冷焊、桥接等问题。
四、实习心得体会1. 焊接过程中,掌握合适的焊接温度和时间至关重要。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焊点的质量。
2. 焊接时,操作要轻柔,避免过度施压导致元件损坏或焊点变形。
3. 焊接过程中,要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防止灰尘、油污等杂质影响焊接质量。
4. 焊接完成后,要仔细检查焊点质量,确保电路板功能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安全课程课后实验弧注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缓冲区溢出的基本原理
(2)利用缓冲区溢出实现弧注入,对已经存在于程序内存空间中
的代码进行调用
二、实验环境:
(3)VMware11下搭建Ubuntu 10.04实验平台(用户名ShuanHolmes)(4)gcc 4.13构成编译环境
(5)gdb 7.1构成测试工具
三、实验步骤:
(6)构造可以实现弧注入的程序:
由于需要输入特殊字符,我们考虑从文件中输入:
希望对此程序赋予root权限,最终通过弧注入的方式实现
"\\bin\\sh "的指令的执行。
(7)画出想要实现的程序流程图:
(8)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先禁用内存地址随机化。
Ubuntu和其他一些Linux系统中,使用地址空间随机化来随
机堆(heap)和栈(stack)的初始地址,这使得猜测准确的
内存地址变得十分困难,而猜测内存地址是缓冲区溢出攻击
的关键。
因此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以下命令关闭这一功能:
(9)关闭gcc编译过程中堆栈的保护和优化机制,允许桟上执行,防止linux的系统保护机制影响实验的进行:
(10)同时为retlib程序赋予root权限,以方便之后注入/bin/sh 命令的执行:
通过查看权限,我们发现retlib已经具有读写的root权限(11)为了注入/bin/sh我们需要先将其把system的放置在环境变量BIN_SH中,然后获取BIN的地址
(12)我们构造inputfile的生成代码,按照system() + “/bin/sh”
+ exit()顺序构造文件内容,buff自身内容任意:
根据被注入函数结构:
我们应该在file_input()的返回地址(即&buffer[16])处放
置system的入口地址,system的参数的地址放在与入口地址
相隔四个字节的位置(即&buffer[24]),中间的这四个字节
应该放置exit函数的入口地址,这样这在system函数执行
完毕之后,就会调用exit函数。
(13)通过gdb来调试exploit程序,获取system()以及exit()函数的地址:
(14)设置断点,执行到指定位置:
查看p system()地址为0x00167100
查看p exit()地址为0x0015d200
将地址信息写入fileinput文件中
(15)我们来验证实验效果:
确实获得了root权限,说明弧注入成功!
四、实验心得
缓冲区溢出的常用攻击方法是用shellcode的地址来覆盖漏洞程序的返回地址,使得漏洞程序去执行存放在栈中shellcode。
于是
为了阻止这种类型的攻击,一些操作系统(比如Fedora)使得系统
管理员具有使栈不可执行的能力。
这样的话,一旦程序执行存放在
栈中的shellcode就会崩溃,从而阻止了攻击。
但是上面的保护方式并不是完全有效的,现在存在一种缓冲区溢出的变体攻击,叫做弧注入攻击。
这种攻击不需要一个栈可以执
行,甚至不需要一个shellcode。
取而代之的是我们让漏洞程序调转
到现存的代码(比如已经载入内存的libc库中的system()函数
等)来实现我们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