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024年四下数学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024年四下数学期末统考试题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每题2分,共22 分)
1.新学期开学,学校门口停有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2辆,共有28个轮子,自行车有(______)辆,三轮车有(______)辆.
2.按照“四舍五入”法,近似数为5.20的最小的三位小数是(________)。
3.0.8不改变大小,写成三位小数是________.
4.明明在班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8,5)表示,表示他在第(________)列第(_________)排,如果他正好坐在班级里最后一位,这个班有(____)名学生。
5.一个数由6个百和6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____),读作(_____),精确到十分位是(____).
6.一个长方形的宽是0.5m,如果它的长减少0.5m,那么它就变成一个正方形。
原来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m。
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9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一定大于_____厘米,同时小于_____厘米。
8.1个笔记本3.05元,3.05是由3个________和5个________组成的。
9.8吨40千克=(________)吨;3.09公顷=(________)平方千米。
10.早饭前,妈妈要做很多事:烧开水用15分;擦桌子用4分;准备暖水瓶用2分;灌开水用1分;煮鸡蛋用7分。
如果灶上只有一个火炉,妈妈做完全部事情最少要用(__________)分。
11.0.6的计数单位是(________),0.57的计数单位是(________)。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打“√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共 10 分)。
12.升国旗时,国旗由下到上是平移运动。
(______)
13.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______)
14.在一个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_________)
15.汉字“田”“日”“国”都是轴对称图形。
(______)
16.0.25和0.250的计数单位不同。
·(______)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共 10 分))
17.在“240÷40+20×2=8”算式中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正确的是()。
A.240÷40+(20×2)=8 B.240÷(40+20×2)=8
C.240÷(40+20)×2=8 D.(240÷40+20)×2=8
18.从上面看这组物体,看到的形状是()
A.
B .
C .
19.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是15cm ,它的周长是( )。
A .30cm
B .35cm
C .45cm
D .60cm
20.和3.10大小相等的数是( )
A .30.10
B .3.100
C .3.0100
D .3.01
21.小英画了一个多边形,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不可能是( )。
A .600︒
B .720︒
C .900︒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每题6分,共18分)。
22.直接写得数。
60×40= 8×900= 270+230×0= 16×5= 660÷3=
280÷7= 110-29= 25×4÷25×4= 3+58= 130×4=
23.聪明的会计师(能简算的要简算).
317×49+49×683 300-273÷91-70
56.27-8.34-1.66 25×64×125
1.72+0.03+0.97+7.28 106×15-1089÷99
54.3+19.8-51.3+80.2 1800÷25÷4
24.计算下面各题。
①12572⨯ ②3200258÷÷ ③52.618.04 2.96++
④29.46 3.27 6.73-- ⑤28(1449624⨯-÷) ⑥73693173⨯+⨯
五、操作题(每题 5 分, 共 10 分)
25.他们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请你连一连.
26.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从前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
六、解决问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27.四(1)班有40名学生,喜欢诵读古诗词的有28名,喜欢读数学故事的有25名,且每人至少喜欢其中的一种。
既喜欢诵读古诗词又喜欢读数学故事的有多少人?
28.新华中学有一个长方形草地,宽60米。
扩建草地时,宽增加了20米,这样草地的面积就增加了1600平方米。
原来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画图整理,再解答)
29.司机王叔叔从济南出发到徐州送货,前3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2小时每小时行驶55千米,从济南到徐州一共有多少千米?
30.用100kg大豆可以榨出15千克豆油。
1t大豆可以榨出多少吨豆油?
31.王老师买了28本字帖,李老师买了38本字帖,字帖的单价是15元/本,王老师比李老师应少付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每题2分,共22 分)
1、8 4
【解析】略
2、5.195
【分析】近似数是5.20,也就是小数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字。
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千分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百分位进1;若千分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千分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
【详解】“四舍”得到的5.20最大是5.204,“五入”得到的5.20最小是5.195。
则近似数为5.20的最小的三位小数是5.195。
故答案为:5.195。
【点睛】
灵活应用四舍五入原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小数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下一位上的数字。
3、0.800
【解析】略
4、8 5 40
【解析】5×8=40(名)
5、600.06六百点零六600.1
【解析】略
6、3
【解析】略
7、3 15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9﹣6<第三边<9+6,
即3<第三边<15.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8、1 0.01
【分析】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据此解答。
【详解】1个笔记本3.05元,3.05是由3个1和5个0.01组成的。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注意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的位置。
9、8.04 0.0309
【分析】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8吨40千克=8.04吨;3.09公顷=0.0309平方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质量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
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
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0、23
【解析】略
11、0.1 0.01
【分析】要判断小数的计数单位,需要搞清楚小数的位数,一位小数,计数单位就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0.01,……,以此类推。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0.6的计数单位是0.1;0.57的计数单位是0.01。
故答案为:0.1;0.0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的意义。
解题的关键是分清楚小数的数位。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打“√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共 10 分)。
12、√
【详解】略
13、√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点分析即可
【详解】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要记住这个性质。
14、×
【分析】根据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是同一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详解】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就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故答案为×.
15、×
【分析】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详解】汉字“田”“日”是轴对称图形,但是“国”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错误。
16、√
【解析】略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共 10 分))
17、C
【分析】分别计算出每个选项中的结果,再与8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A. 240÷40+(20×2)
=6+40
=46≠8 ;
B. 240÷(40+20×2)
=240÷80
=3≠8;
C.240÷(40+20)×2
=240÷60×2
=8;
D. (240÷40+20)×2
=26×2
=52≠8;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认真计算即可,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
18、B
【解析】【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解: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别画出从不同侧面看到的图形,即可得出,从上面看有两排,里排有三个正方形,外排有两个正方形.
19、C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条边相等,因此用边长×3就等边三角形的周长,由此解答。
【详解】15×3=45(cm)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周长求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0、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解:3.10=3.100≠30.10≠3.0100≠3.01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性质的应用,应注意对一些概念、性质的理解.
21、A
【分析】多边形都可以分成若干个三角形,所以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80°的倍数,所以逐项判断哪一个角度不是180°的倍数就是答案。
【详解】A、600°÷180°≈3.3
B、720°÷180°=4
C、900°÷180°=5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主要判断多边形内角和是不是180°的倍数即可。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每题6分,共18分)。
22、2400;7200;270;80;220;
40;81;16;61;520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详解】60×40=2400 8×900=7200 270+230×0=270+0=270
16×5=80 660÷3=220 280÷7=40
110-29=81 25×4÷25×4=100÷25×4=4×4=16
3+58=61 130×4=520
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23、49000;227;
46.27;200000;
10;1579;
103;18
【详解】317×49+49×683
=(317+683)×49
=1000×49
=49000
300-273÷91-70
=300-3-70
=297-70
=227
56.27-8.34-1.66
=56.27-(8.34+1.66)
=56.27-10
=46.27
25×64×125
=(25×8)×(8×125)
=200×1000
=200000
1.72+0.03+0.97+7.28
=(1.72+7.28)+(0.03+0.97)
=9+1
=10
106×15-1089÷99
=1590-11
=1579
54.3+19.8-51.3+80.2
=(54.3-51.3)+(19.8+80.2)
=103
1800÷25÷4
=1800÷(25×4)
=1800÷100
=18
24、9000;16;73.6;
19.46;3920;7300
【分析】(1)将72分解成8×7再进行计算;
(2)利用除法的性质先计算(25×8);
(3)利用加法结合律,先计算(18.04+2.96);
(4)利用减法的性质先计算(3.27+6.73);
(5)先计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最后计算括号外面的乘法;(6)利用乘法分配律,将73提取出来乘(69+31);
⨯
【详解】①12572
=125×8×9
=1000×9
=9000
÷÷
②3200258
=3200÷(25×8)
=3200÷200
=16
++
③52.618.04 2.96
=52.6+(18.04+2.96)
=52.6+21
=73.6
--
④29.46 3.27 6.73
=29.46-(3.27+6.73)
=29.46-10
=19.46
⨯-÷)
⑤28(1449624
=28×(144-4)
=28×140
=3920
⨯+⨯
⑥73693173
=73×(69+31)
=73×100
=7300
故答案为:9000;16;73.6;19.46;3920;7300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整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首先判断能否利用简便运算律进行简算,不能再利用运算顺序一步步计算。
五、操作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25、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观察到的平面图,进行判断是分别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解:
【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6、
【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27、13人
【分析】喜欢诵读古诗词的和喜欢读数学故事的共有28+25=53名,比总的学生多了28+25-40名,多出来的学生人数就是既喜欢诵读古诗词又喜欢读数学故事的学生人数。
【详解】28+25-40
=53-40
=13(人)
答:既喜欢诵读古诗词又喜欢读数学故事的有13人。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时明确多出来的学生人数就是既喜欢诵读古诗词又喜欢读数学故事的学生人数。
28、4800平方米
【解析】(图略)
1600÷20=80(米)
80×60=4800(平方米)
答:原来草地的面积是4800平方米。
29、290千米
【分析】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分别求出前3小时和后2小时行驶的路程,然后相加求解。
【详解】60×3+2×55
=180+110
=290(千米)
答:从济南到徐州一共有290千米。
【点睛】
考查了路程=速度×时间公式的实际应用。
注意总路程被分成了两段。
30、0.15吨
【分析】先把1吨换算成1000千克,求出1000千克里面有多少个100千克,就可以榨出多少个15千克的油,再根据乘法的意义求解即可。
【详解】1吨=1000千克
1000÷100×15
=10×15
=150(千克)
150千克=0.15吨
答:1t大豆可以榨出0.15吨豆油。
【点睛】
解决本题也可以先用15千克除以100千克,求出每千克的大豆可以榨出多少千克的油,再乘上1000千克,然后换算单位。
31、150元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38-28计算出王老师比李老师少买多少本,再根据总价=数量×单价,用少买的本数乘以15元/本,计算出少付的钱数。
【详解】15×(38-28)
=15×10
=150(元)
答:王老师比李老师应少付150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先计算出少买的本数,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三者的关系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