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
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S+O2点燃
SO2的理解正确的是()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分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2:1【答案】A
【解析】
【详解】
A、S+O2点燃
SO2,可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32:32=1:1,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前后硫原子的个数不变,但氧分子参加了反应,个数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S+O2点燃
SO2,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说
法错误。

故选A。

2.“神舟号”系列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化学学科在其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肼,其化学式为C2H8N2,
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C2H8N2+2X 点燃
2CO2+4H2O+3N2,则X的化学式是()
A.NO B.NO2C.N2O D.N2O4【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X 点燃
2CO2+4H2O+3N2,生成的2个CO2分子、4个H2O分
子和3个N2分子中共含有C、O、H、N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2、8、8、6,而反应前1个C2H8N2分子中所含有C、O、H、N四种原子的个数依次为2、0、8、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的原则,可判断2个X分子中共含有4个N原子和8个O原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O4;故选D.
3.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不同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由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反应物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故B错误;
C.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即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C 正确;
D.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有2种不同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4.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
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从0到t1时间内丙物质逐渐减少,甲乙两物质逐渐增加。

所以,丙为反应物,甲、乙为生成物,该反应分解反应,描述错误;
B、甲的生成量比乙多,但分子个数不知,相对分子质量甲不一定比乙大,描述错误;
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描述正确;
D、t1时,参加反应的丙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描述错误。

故选C。

5.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质+氧气 = 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根据元素守恒,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选A。

6.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SO2
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Na原子个数前后相等,由S、O 原子个数守恒,则X的化学式为SO2,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连二亚硫酸钠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Na2SO3中Na元素为+1价,O元素为-2价,则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可知,该物质应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已知:Ca(HCO3)2Δ
CaCO3+CO2↑+H2O.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 Ca(HCO3)2受热
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的 CaCO3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A.B.
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A、C、D选项根据碳酸氢该受热分解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固体质量减少分析;B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详解】
A、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固体质量减少,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故A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
C、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增大,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质量分数不在变化,故C错误;
D、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不再生成,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掌握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是正确解决本题的关键。

8.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
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 的关系正确的是()
A.x:y=1:1 B.x:y=1:2 C.x:y=1:4 D.x:y=2: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晶体中的氮元素和氨气中的氮元素的质量相等,而晶体中的铁元素的质量和生成的氧化铁中的铁元素的质量相等,即: 56x :(14×2)y=(2.0g××100%):(0.85g×
×100%)
解得:x :y=1:1,故选A .
9.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 .图示中x 的数值为4
D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
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
,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
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 正确;
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 不正确;
C 、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 的数值为4,故C 正确;
D 、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 正确。

故选B 。

10.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 .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B .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 .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 .氢氧化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答案】B 【解析】
A 、Fe+ H 2SO 4 == FeSO 4 + H 2↑,溶液增加的质量
56 2 56-2 ,不符合题意;
B、Fe+ CuSO4 == Cu + FeSO4 溶液减小的质量
160 152 160-152 ,符合题意;
C、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反应后无固体、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增多,不符合题意;
D、NaOH + HCl == NaCl + H2O,反应后无固体、气体生成,溶液质量增多,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3 B.46 C.92 D.96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D的质量为:2.3g+4.8g-4.4g=2.7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3B=2C+3D
x318
2.3g 2.7g

则2.3g
2.7g
=
x
318

,解得x=46,故选B。

12.CH4和某种氮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口催化剂N2+CO2+2H2O,则框内物质的化学式是
A.NO B.NO2C.N2O D.N2O5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各种原子的个数不变,反应后有2N、C、4H、4O,而反应前有4H 、一个C原子,反应前后差2N、4O,所以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NO2,故选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3.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详解】
A、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反应开始时不可能为0,也不可能随反应时间而增加,选项A不正确;
B、因为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开始前、反应过程中、反应结束后,只要处在同一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是不变的,选项B不正确;
C、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个数不变,原子个数不可能随反应的进行而减少,选项C不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因此元素的种类也不变,选项D正确。

故选D。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211616
(g)
反应后质量(g)17m611
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
D.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2+1+16+16=35g=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17+m+6+11,故m=1g。

Y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改变,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正确。

反应前后,X物质质量增多,Y质量不变,Z质量减少,W质量减少,两种反应物参加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则该反应为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反应后Z质量为6g,Y质量为1g,故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选项正确。

反应后剩余6gZ,则消耗的质量为16-6=10g。

反应后剩余的W为11g,消耗的W为16-
11=5g,故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对于反应前后质量未发生改变的物质,可能作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完全与反应无关,所以首先需要通过密闭容积内质量守恒计算未知量的值。

15.浓硝酸易挥发,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如下反应:4HNO34X↑+O2↑+2H2O,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NO2B.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硝酸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3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氢原子:4,氮原子:4,氧原子:12;反应后除X外,氢原子:4,氮原子:0,氧原子:4,4X中应含有氮原子的个数为:4-0=4,应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12-4=8,应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4-4=0, X的化学式为NO2,选项A正确;
B、在HN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选项B正确;
C、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选项C正确;
D、硝酸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16×3)=1:48,选项D错误。

故选D。

16.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发生改变,选项A错误;
B、图中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选项B错误;
C、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C正确;
D、图中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选项D错误。

故选C。

17.下列关于C+O2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示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6g的碳在20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6g
【答案】D
【解析】
【详解】
A、C+O2CO2可表示: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B、微观上,C+O2CO2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则反应前后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可读作: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则6g的碳能与16g氧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反应后氧气有剩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睛】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不是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因为反应物不一定全部参加反应。

18.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

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
B.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无机物不能转化为有机物
【答案】B
【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过量,参加反应的氢气分子为6个,二氧化碳分子为2个,生成1个乙烯分子和4个水分子;故A选项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是错误的叙述;B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生成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是错误的叙述;D选项根据题中叙述知道,无机物能转化为有机物,故是错误的叙述;答案选择B
19.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自来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

已知制取高铁酸钠的反应为Fe2O3 +3Na2O2 = nNa2FeO4 + Na2O,n的数值以及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3,+6价B.2,+6价C.2,+3价D.3,+2价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反应前有6个钠原子,故n=2;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

故选:B。

20.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 C2H2O 表示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正确;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错误;
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H2O2表示,故错误;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4:2=22:1,故错误。

本题选A。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无
2.无
3.无
4.无
5.无
6.无
7.无
8.无
9.无
10.无
11.无
12.无
13.无
14.无
15.无
16.无17.无18.无19.无20.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