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初中生写好日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指导初中生写好日记
日记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以及所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先说后写,提高兴趣”、“降低要求,写清楚通顺”、“抓住时机,记录点滴”、“加强阅读,重视积累”、“适时鼓励,培养兴趣”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如何指导初中生写好日记
1.善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作文心理研究指出,兴趣是直接推动中学生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集中在学习对象上。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呢?
1.1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写作的好题材。

罗丹说过:"美是
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只要引导学生坚持观察,那么观察对象到处有。

在现实
生活中,不管是我们人的精神面貌,还是自然风光,随时随地都会有许多吸引人的东西。

可以说,到处都是学生学习观察的课堂。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同时,要强调"置身其中,
五官并用",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来体验生活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1.2 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放给学生充分的写作空间
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掌握格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写作兴趣,可让学生把一天当中看到、听到的事,用何时、何地、
何人、何事、何因的形式写下来,大家感觉很容易,这样就大大调动了他们观察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让写得好的日记在班级交流,推荐出最好的在校内广播室播出。

看到别人的成功,其他的学生也都会认真地去写。

这样学生就会用心发现生活中的事,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自然也就有了浓厚的兴趣。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写好观察日记
学生写观察日记,与学习和掌握其他技能一样,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说来,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好观察日记。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2.1 要从细微处着眼,善于抓特征
学生一提到"观察"可能就会只想到那些精彩的场面,感人的事例,并认为只有这些才是观察的内容。

其实不尽然,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大雪后的田野,细雨中的青山,鱼儿怎么游泳。

鸟儿怎么唱歌,由静态到动态,由个体到群体,部是观察的对象。

总之。

要从细微处做起,不要忽略小事小物,点点滴滴。

同时要观察细致,抓特征。

惟有如此。

才有可能将观察对象描绘得真实具体,生动形象。

抓特征,就是要善于比较,通过比较抓住观察对象不同于其他对象的特殊点。

2.2 要讲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指导,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体会和领悟作者是怎样精细地观察生活,捕捉有典型意义的情节和描写细节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

再次,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要善于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

"因此要重视联想和想像能力的培养,设法活跃学生的思路,启迪思维。

平时学生看到
的人、事、物、画面,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

想像越丰富,才思才会越敏捷。

学生作文时的思路就会越开阔。

只要学生想像的翅膀展开了,写作的源泉就找到了,勤于动笔的写作激情也就产生了。

2.3 持之以恒,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写观察日记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写写停停,停停写写。

伴随学生知识的丰富,视野的拓展。

要逐步引导学生把观察的重点由身边的生活引向整个社会,并且随时把观察得来的东西通过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在学生初步养成观察的习惯之后,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提出新的要求,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更复杂的观察技能训练。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观察热情,自觉地坚持观察活动,不断提高观察水平,才能够逐渐地掌握观察事物的本领。

写观察日记不管写什么,都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仔细观察,深入思考。

勤于练笔,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重视阅读,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一种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方法。

一个人作文水平的高低,与他的知识面、信息量、认识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驾驭能力、写作技巧的掌握等等有密切的关系。

而这些能力的获取和提高,大多来自于大量的阅读。

语文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名著,多读有较高品位的文学作品,以提高学生欣赏语文之美的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要多留一些时间指导学生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是如何构思的,作品是如何表情达意的,作家是如何锤炼语言的,
然后再把精彩的章句划下来熟读背诵,这样日积月累,提起笔来也就会顺手多了。

除了抓紧课堂阅读教学之外,语文老师还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视野,发展思维,增加知识,把已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4.适当组织课外活动
所谓作文,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认识的这个世界,所以,首先,学生必须对世界有感知,有感想,如果学生的接触面很狭窄,兼之思想认识也相当有限,那么,学生势必言之无物,内容贫乏,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领略自然界的美,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带领学生走近社会,参观工厂、农村、贸易市场,慰问军烈属,参加义务劳动,接触新事物、新气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鼓励学生课余养植植物,制作小手工,使学生零距离接触自然和社会,使学生有物可写,有感而发,激发创作兴趣,提高教育效果。

5.借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
教师要有开放性思维,不要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借用现代信息技术,有选择地让学生观看影视节目,如某个有意义的影片,某个有重大意义的新闻,然后在课内开展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拓宽学生信息储存量。

另外,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有选择地运用声像媒体,在良好的写作情境下,激发学生的愉快情绪,老师不设定框架,只是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即"由外到内"、"从远至近"、"从整体到部分"等观察的基本顺序,让学生自由想象,自由思考,自由发挥,自定命题,然后,分小组讨论,交大组评定,激发学生"想写"、"爱写"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写作的乐
趣。

生活是一支永远唱不完的歌,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生活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悲欢离合,百态尽有。

多姿多彩的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作文教学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学生把握生活脉搏,尽显写作风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