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行榜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才流动 和争夺成为城市竞争的焦点,吸引和留住高素 质人才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
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意味着城市能够更好地适 应和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推动产业升级和创 新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已推出吸引人才排名报告
明源地产研究院已推出2022年中国城市 人才吸引力排行榜,通过对中国各大城 市的综合评估和分析,对城市的人才吸 引力进行了排名。
06
总结
排名情况
综合排名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 、苏州、南京、武汉、西安位居前十。
城市发展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发 展水平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人才政策
各地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如 提供住房补贴、创业扶持等,以吸引 和留住人才。
人才流动人才ຫໍສະໝຸດ 动趋势呈现从传统产业向新兴 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的特点。
上海作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也吸引了大量人才聚集。然而,近年来上海也面临人才外流的问题。
详细描述
与北京相似,上海的高房价和生活成本也是导致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同时,部分人才也因为上海的户口政策而 选择离开。流失的人才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业和金融业。
深圳人才外流情况
总结词
深圳作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一直以 来都是人才聚集地。然而,近年来也出现了 人才外流的情况。
该排名报告基于客观数据和科学模型,综合 考虑了人才规模、人才质量、人才结构和人 才环境等多个因素,为城市吸引和留住人才 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这份排名报告,可以了解中国 各城市在人才吸引方面的优势和不 足,为城市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人 才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02
人才流动趋势
高收入者更倾向于跨城求职
影响因素
01
经济实力
经济实力强的城市对人才具有更高 的吸引力。
教育资源
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吸引人才的重要 因素之一。
03
02
创新能力
具备创新能力的城市能够提供更多 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城市环境
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助于 提高城市的吸引力。
04
未来展望
政策支持
预计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人才的 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城市的人
VS
影响
三四线城市人才结构得到优化,创新能力 提升,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一线人才净流入占比下降,二线、三四线城市略有波动
原因分析
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相对减弱,而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在人才引进政策、生活环境等方面有所改善。
影响
一线城市需加强人才引进和留任机制,二线和三四线城市需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对人才的吸 引力。
三四线城市人才净流入情况
总结词
三四线城市在近年来也出现了人才净流入的 情况。
详细描述
随着国家对中小城市的扶持力度加大,三四 线城市的发展潜力逐渐显现。部分人才选择 离开大城市前往中小城市发展,寻求更好的 生活品质和工作环境。同时,部分三四线城 市也出台了吸引人才的政策,为人才的流入
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部城市
中部城市
西部城市
东北城市
中国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 、河北、辽宁、上海、江苏、 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 南等11个省(市)。这些城市 经济发展较快,对人才吸引力 较强。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 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 北和湖南等8个省份。这些城 市处于中国腹地,具有较好的 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2022年中国城市人 才吸引力排行榜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2022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行榜概述 • 人才流动趋势 • 中国城市分布情况 • 人才流动情况 • 人才流动具体分析 • 总结
01
2022年中国城市人才吸 引力排行榜概述
明源地产研究院介绍
明源地产研究院是国内知名的房地产研究机构,长期致力于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深 度研究和分析,为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决策支持。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分布
长三角城市群
以上海为核心,包括南京、杭州 、宁波等26个城市,是中国最大 的城市群之一,对人才吸引力较
强。
珠三角城市群
以广州和深圳为核心,包括珠海、 东莞等9个城市,是中国南部重要 的经济中心,对人才吸引力较强。
京津冀城市群
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包括石家庄 、唐山等13个城市,是中国北方地 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对人才吸引力 较强。
详细描述
深圳的高房价和生活成本同样对人才产生了 压力,部分人才选择离开深圳前往其他城市 发展。同时,由于深圳的户口政策较为宽松 ,部分人才选择前往其他城市落户。
二线城市人才净流入情况
总结词
相对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在房价和生活成本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吸引了部分人才的流 入。
详细描述
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武汉等地的经济发展迅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些城市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大。
05
人才流动具体分析
北京人才外流情况
总结词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一直以来都是人才聚集地。然而,近年来也出现了人才 外流的情况。
详细描述
北京由于高房价、严苛的户口政策以及生活成本上升等因素,部分人才选择离 开北京,前往其他城市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的人才流失较为明 显。
上海人才外流情况
总结词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 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 、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0个省 份(市)。这些城市受地理环 境和经济条件限制,人才吸引 力相对较弱。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 龙江等3个省份。这些城市受 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放缓 的影响,人才吸引力有所下降 。
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分布
一线城市
03
城市人才政策对高收入者流动的影响。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城市政府纷纷出 台人才引进政策,为高收入者提供更好的就业和生活环境,进一步促进了高收 入者的跨城流动。
IT互联网、房地产、制造业人才占比高
IT互联网行业成为人才吸引力最强的领域之一。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 展,IT互联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持续旺盛,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流 入。
该机构拥有一支由业内专家和资深研究员组成的团队,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 数据,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客观的研究和评估。
明源地产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在行业内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为推动中国房地 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才是资源的重要性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对于城 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 作用。
房地产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依然较强。尽管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断加 强,但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人才的吸引力
仍然较强。
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增加。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对 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制造业领域的人才占比也有所提升。
03
中国城市分布情况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城市分布
04
人才流动情况
一线城市人才跨区流动性下降
原因分析
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竞争激烈,导 致部分人才选择离开,寻求更宜居或 更具发展潜力的城市。
影响
一线城市面临人才流失和人才老龄化 问题,可能影响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 发展。
三四线城市人才流动性增强
原因分析
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政策扶持力 度加大,为人才提供了更多就业和发展 机会。
三四线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4个一线 城市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拥 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对人才吸引力最强。
其他城市属于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 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对人才吸引力较 弱。
二线城市
南京、杭州、武汉、成都等15个二线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较好的 生活品质和发展潜力,对人才吸引力 较强。
才吸引力。
产业升级
随着产业升级和转型,新兴产 业将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领域 。
区域竞争
城市群的发展将加剧区域内的 竞争,促使各地加大人才引进 力度。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海外优秀 人才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
势。
THANKS
感谢观看
01
收入水平越高,跨城求职意愿越强烈。随着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 高收入者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发达、机会更多的城市就业,以实现个人职业发展 和提升生活品质的目标。
02
跨城求职成为高收入者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收入者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更 注重个人成长空间和职业发展机会,而城市间的发展差距为高收入者提供了更 多跨城求职的机会。
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意味着城市能够更好地适 应和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推动产业升级和创 新发展,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已推出吸引人才排名报告
明源地产研究院已推出2022年中国城市 人才吸引力排行榜,通过对中国各大城 市的综合评估和分析,对城市的人才吸 引力进行了排名。
06
总结
排名情况
综合排名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 、苏州、南京、武汉、西安位居前十。
城市发展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发 展水平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人才政策
各地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如 提供住房补贴、创业扶持等,以吸引 和留住人才。
人才流动人才ຫໍສະໝຸດ 动趋势呈现从传统产业向新兴 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的特点。
上海作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也吸引了大量人才聚集。然而,近年来上海也面临人才外流的问题。
详细描述
与北京相似,上海的高房价和生活成本也是导致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同时,部分人才也因为上海的户口政策而 选择离开。流失的人才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业和金融业。
深圳人才外流情况
总结词
深圳作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一直以 来都是人才聚集地。然而,近年来也出现了 人才外流的情况。
该排名报告基于客观数据和科学模型,综合 考虑了人才规模、人才质量、人才结构和人 才环境等多个因素,为城市吸引和留住人才 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这份排名报告,可以了解中国 各城市在人才吸引方面的优势和不 足,为城市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人 才政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02
人才流动趋势
高收入者更倾向于跨城求职
影响因素
01
经济实力
经济实力强的城市对人才具有更高 的吸引力。
教育资源
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吸引人才的重要 因素之一。
03
02
创新能力
具备创新能力的城市能够提供更多 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城市环境
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助于 提高城市的吸引力。
04
未来展望
政策支持
预计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人才的 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城市的人
VS
影响
三四线城市人才结构得到优化,创新能力 提升,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一线人才净流入占比下降,二线、三四线城市略有波动
原因分析
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相对减弱,而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在人才引进政策、生活环境等方面有所改善。
影响
一线城市需加强人才引进和留任机制,二线和三四线城市需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升对人才的吸 引力。
三四线城市人才净流入情况
总结词
三四线城市在近年来也出现了人才净流入的 情况。
详细描述
随着国家对中小城市的扶持力度加大,三四 线城市的发展潜力逐渐显现。部分人才选择 离开大城市前往中小城市发展,寻求更好的 生活品质和工作环境。同时,部分三四线城 市也出台了吸引人才的政策,为人才的流入
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部城市
中部城市
西部城市
东北城市
中国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 、河北、辽宁、上海、江苏、 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 南等11个省(市)。这些城市 经济发展较快,对人才吸引力 较强。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 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 北和湖南等8个省份。这些城 市处于中国腹地,具有较好的 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2022年中国城市人 才吸引力排行榜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2022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行榜概述 • 人才流动趋势 • 中国城市分布情况 • 人才流动情况 • 人才流动具体分析 • 总结
01
2022年中国城市人才吸 引力排行榜概述
明源地产研究院介绍
明源地产研究院是国内知名的房地产研究机构,长期致力于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深 度研究和分析,为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决策支持。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分布
长三角城市群
以上海为核心,包括南京、杭州 、宁波等26个城市,是中国最大 的城市群之一,对人才吸引力较
强。
珠三角城市群
以广州和深圳为核心,包括珠海、 东莞等9个城市,是中国南部重要 的经济中心,对人才吸引力较强。
京津冀城市群
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包括石家庄 、唐山等13个城市,是中国北方地 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对人才吸引力 较强。
详细描述
深圳的高房价和生活成本同样对人才产生了 压力,部分人才选择离开深圳前往其他城市 发展。同时,由于深圳的户口政策较为宽松 ,部分人才选择前往其他城市落户。
二线城市人才净流入情况
总结词
相对于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在房价和生活成本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吸引了部分人才的流 入。
详细描述
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武汉等地的经济发展迅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些城市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大。
05
人才流动具体分析
北京人才外流情况
总结词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一直以来都是人才聚集地。然而,近年来也出现了人才 外流的情况。
详细描述
北京由于高房价、严苛的户口政策以及生活成本上升等因素,部分人才选择离 开北京,前往其他城市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的人才流失较为明 显。
上海人才外流情况
总结词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 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 、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0个省 份(市)。这些城市受地理环 境和经济条件限制,人才吸引 力相对较弱。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 龙江等3个省份。这些城市受 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放缓 的影响,人才吸引力有所下降 。
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分布
一线城市
03
城市人才政策对高收入者流动的影响。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城市政府纷纷出 台人才引进政策,为高收入者提供更好的就业和生活环境,进一步促进了高收 入者的跨城流动。
IT互联网、房地产、制造业人才占比高
IT互联网行业成为人才吸引力最强的领域之一。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 展,IT互联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持续旺盛,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流 入。
该机构拥有一支由业内专家和资深研究员组成的团队,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 数据,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客观的研究和评估。
明源地产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在行业内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为推动中国房地 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才是资源的重要性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对于城 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 作用。
房地产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依然较强。尽管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断加 强,但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人才的吸引力
仍然较强。
制造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增加。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对 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制造业领域的人才占比也有所提升。
03
中国城市分布情况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城市分布
04
人才流动情况
一线城市人才跨区流动性下降
原因分析
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竞争激烈,导 致部分人才选择离开,寻求更宜居或 更具发展潜力的城市。
影响
一线城市面临人才流失和人才老龄化 问题,可能影响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 发展。
三四线城市人才流动性增强
原因分析
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政策扶持力 度加大,为人才提供了更多就业和发展 机会。
三四线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4个一线 城市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拥 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对人才吸引力最强。
其他城市属于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 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对人才吸引力较 弱。
二线城市
南京、杭州、武汉、成都等15个二线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较好的 生活品质和发展潜力,对人才吸引力 较强。
才吸引力。
产业升级
随着产业升级和转型,新兴产 业将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领域 。
区域竞争
城市群的发展将加剧区域内的 竞争,促使各地加大人才引进 力度。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吸引海外优秀 人才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
势。
THANKS
感谢观看
01
收入水平越高,跨城求职意愿越强烈。随着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 高收入者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发达、机会更多的城市就业,以实现个人职业发展 和提升生活品质的目标。
02
跨城求职成为高收入者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收入者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更 注重个人成长空间和职业发展机会,而城市间的发展差距为高收入者提供了更 多跨城求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