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语文版课件:单元知能整合4(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⑨比喻论证。以“山石”“卵石”喻读书人寄情山水和身在朝堂,虽 然“形式”不同,但“坚定”“执着”如一。言简意赅,深刻精辟。
【综评】 本文对材料的精神实质把握非常准确,文中所论两类读 书人,人生道路迥异,但人格精神完全一致,与材料中的山石与卵石 一一对应。文章说理透彻、深刻,有很强的说服力。本文蕴含着强 烈的情感色彩,或通过说理,或透过叙事,或直抒胸臆,令人在被说理 折服之余,还能感受作者的磅礴激情。作者的知识储备丰赡,且调 动自如,语言生动流畅,富有感染力。整篇文章颇有文化散文的韵 味,意蕴优美,堪称佳作。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3)情叙事例展文采。议论文的写作少不了运用事例作论据来证 明论点,摆事实就涉及事实论据的选择。我们在议论文的写作中, 与事实论据应是一种对话关系,要融入自己的爱憎之情、好恶之意、 喜怒之色。事实论据的生动性,一在于事实本身的感人动情,二在 于作者饱含深情的引述。在饱含深情的引述中,展尽写作的文学才 华,在别人接受你观点的同时,一股浓浓的情韵也扑面而来。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他们是读书人,至死拖着那一身疲惫,投身官场,只为实现报国、 为民的愿望。也许,正是那心忧苍生、匡扶社稷的读书人使命支撑 着他们忧劳不辍;正是那不记私利,不畏艰难的读书人品格让他们 永远也迈不开逃离的步子。⑦
是为了天下正道、天下幸福,他们奔波在朝堂间。⑧ 山石自得于一身硬骨,卵石欣然于平滑体肤,但它们都是石头,都 有最坚硬的本性、最坚强的本质。正像那些读书人,都有最坚定的 信念、最执着的追求。⑨ 也许山水与朝堂,本已交融共生。不论在哪儿,不论是谁,都是为 了天下。出世与入世,只关乎形式,无关目的。 再回首,豁然开朗,而那些先人,仿佛在天地之间,呼唤着我们,缓缓 向前。顽石或是卵石,无甚差别。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7时25分12秒上午7时25分07:25:1221.9.15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那么,断句的技巧有哪些呢? 1.明大意。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 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 先易后难的原则。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2.抓标志。①发语词和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 夫”“若夫”等以及表敬副词“窃”“请”“谨”“敢”这些词常用在一句话 的开头,有领起全句的作用,前面可断句。②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 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 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③常在句首的时间 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 助断句。④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 等后面可断句。⑤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 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1507:25:1207:25Sep-2115-Sep-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7:25:1207:25:1207:2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9.15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7:25:1207:25:1207:259/15/2021 7:25:12 AM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本单元所选都是古代优秀的议论说理类文言文,不仅说理透辟、 深刻,而且都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下面这篇文章也具备这一特点, 我们以此为例,分析写作这类文章要注意的问题。
附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 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 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砂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 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 的生活。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旁批】 ①第一段采用形象化的手法,描绘了古代读书人在“朝堂”和“山水” 之间的洒脱人生,引出论题。描绘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欣赏。 ②用“但”字过渡,引出论点。 ③以“竹林七贤”为例,展现“山水”中的“他们”的风采。是“情叙事 例”的写法。 ④揭示“他们”遨游“山水”表象后的内心世界。 ⑤总结分论点一。 ⑥以范仲淹和杜甫为例,展现“他们”身在“朝堂”孜孜不倦的形象。 叙述中充满浓烈的情感。 ⑦此段指出“他们”奔波在朝堂间是受“心忧苍生、匡扶社稷的读 书人使命”感驱使。 ⑧总结分论点二。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好的议论文,不仅要说理透辟、深刻,还要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写好这类作文,要求我们关注下面的问题:
1.说理透辟、深刻。 (1)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进行辩 证分析的前提。论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事物,必须明确 二者关系的指向。①依存关系。例如“学与问”,学而知,问而广,勤 学与好问总是连在一起。不能问者,学必不能进,不能学者,必不能 有疑。②主次关系。③取舍关系。④条件关系。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问题。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避免说 理的片面性、绝对化。从写作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对话题材料的 多角度认知和对论据的剖析两个方面。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是古代议论性说理文的经典之作。韩愈在 《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这里的“句读”就是断句。
断句考查的是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综合阅读能力。该考点因具 有考查知识的丰富性、考查能力的多样性、考查方式的灵活性和 训练的可操作性等特点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3.察对话。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 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4.懂常识。古代文化常识,诸如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 地名,官名、职位等。了解这些知识对断句也很有帮助。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5.知语法。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 宾语在后,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词前。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 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 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 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6.明修辞。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好用对偶、 排比、反复、对比、顶真等常用文言文辞格,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 提供了条件。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7.辨句式。①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的“句式”,如感叹句、骈偶句、 问答句、对应句等,利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断句,从而 理解句意。②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 我们断句。比如:“……者,……也”这种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 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 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 式,“何……之有”“唯……是……”等宾语前置句式。③文言固定句 式。“如……何”“况……乎”“何(以)……为”“无乃……乎”“得 无……乎”等。还有“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 于”“足以”“得无”“何以”“于是”“然则”这些复音虚词,记住这些习惯 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考点直击 跟进训练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 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
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 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 解析:句子的主语分别是“王慎中”“唐顺之”,找出谓语动词,再结合 标志词语“已而”“乃”来断句。 答案: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 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 参考译文:王慎中写文章,起初效法秦、汉,称东京以下没有可取之 处,不久领悟到欧阳修、曾巩的作文方法,于是全部焚烧旧作,一心 学习效仿,尤其受益于曾巩。唐顺之起初不服他的观点,时间久了, 也改变态度跟从他。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2)援文引诗华文气。传唱千年的诗词经典是古人情思的结晶,更 是经历了历史风花雪月的奇葩,引用之,咏诵之,则是穿越时空的接 触和对话,是今人与古人爱跟爱的交流、情和情的融汇、心与心的 碰撞。
另外,我们还可以仿写出含情带意的佳句来:“欲识庐山真面目,尚 须不在此山中。”(《漫谈感情与认知》)这句就是根据苏轼的《题 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仿写而成,读来 别有韵味。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他们是读书人,至死捍卫着那一身风骨,洁身远避荒唐的政治、惨 烈的混战。也许,正是那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读书人精神支撑着 他们傲然屹立,正是那关爱百姓、关爱生灵的读书人品质让他们永 远也不可能成为兵戈的指挥者。④
是为了天下正道、天下太平,他们遨游在山水间。⑤ 他们着高履、执笏板、论政事,鞠躬尽瘁,夙兴夜寐。细细的一支 毛笔,凝结了毕生的智慧、毕生的忧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当秋风吹落黄叶,范公还在低吟;当老病只有孤舟,杜甫 还在忧民;当雪岭阻隔壮志,韩愈又一次深情回望,回望遥远的京都, 那里是他心心挂念的朝廷,那里牵着芸芸百姓!巍峨朝堂,是他们人 生的坐标。⑥
范文赏评 技法指津 写作练习
(3)全面分析问题。一个问题总有两个方。说理议论时,如果只 说一面,而忘记了另一面,就会犯片面性的毛病,写议论文最忌讳的 就是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养成全面说理的能力。
2.增强议论文的情感感染力。 (1)欲就名篇美文名。常言说,文如其人,可以说先构拟一个别致 新颖富有个性的作文题目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如一些高考满分作 文,单从题目来看就独具匠心,并且能感受到考生内心深处荡漾的 情潮,令人难以忘却。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1521.9.1507:25:1207:25:12September 15,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5日星期三上午7时25分12秒07:25:1221.9.15
范文分析 【范文】
山水朝堂 回首千年,那么多读书人衣袂飘飞,缓步走来。他们或头戴纶巾, 谈笑于朝堂之上;或赤足草履,闲荡于山水之间。羽扇一指,即是半 个江山;妙笔一挥,成就洒脱人生。朝堂山水,山水朝堂。① 但掩不住他们共同的身份——读书人,掩不住他们共同的理想— —托起这个世界。② 他们乘牛车、饮杜康、笑人间,青眼只留给知己,白眼傲扫凡尘。 在竹林萧萧风声里,在湖水潋滟波光中,魏晋七贤把才华全倒进了 山水,似乎只有那渲染开去的水墨画才能成为他们人生的背景。③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上午7时25分21.9.1507:25September 15,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9月15日星期三7时25分12秒07:25:1215 September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