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田模式意义
盐田在城市社区管理创新中,创新产生盐田模式,既是解决转型期我国社区管理诸多问题的必要手段,又是提升我国城市管理水平与效能的重要途径。
深圳市盐田区以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突破口,运用“议行分设”的理念积极探索社区组织体系的完善,不断健全社区的功能。
盐田区的这些创新活动在城市社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具体而言,这一创新过程涵盖以下五个方面:
一、优化政府管理行为,实现社区管理的理念创新
“强政府管理、弱社区自治”的不平衡发展格局是制约政府与社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
而深圳市盐田区的社区建设来看,决策者转变了传统对社区居高临下的衙门式管理,牢固树立了服务对象至上意识,在制度设计上也充分尊重了社会自主权,体现了政府以公众利益为本的工作作风。
盐田区的管理实践是“以官为本”向“以民为本”理念转变的集中体现。
同时,在具体的政府管理方式上,盐田区的社会管理变“议行合一”的管理理念为“议行分设”理念,在认识层面确立了有效防止政府垄断权力的民主观念,并积极建设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相制约的工作模式。
这些政府管理理念的创新直接促进了管理实践的优化与发展。
二、推进社区组织体系的建设,深化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
盐田区按照“议行分设”理念,创新社区组织结构,形成了“一会两站”的社区治理模式,即由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区居委会,作为一个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议事、决策、监督机构,不从事具体的社区工作,以使其居民代表性更强、更广、更集中、更合理合法;在社区居委会下面设立社区工作站和社区服务站两个专门的工作机构,共同执行社区居委会的决策:社区工作站主要承担政府交办的大量行政性工作,包括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计生等工作;社区服务站主要完成群众需办的社会公共服务,包括社会福利和便民利民服务工作。
随后,盐田区又将社区工作站剥离出社区居委会,积极推动政府管理重心下移,通过建立区社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街道社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社区工作站的垂直管理体制,使政府的职责、任务、资金、人员等统一整合至社区工作站。
这一制度设计的意义在于还职能于社区,有效地协调了市、区二级政府与社区的纵向关系,初步建立了合理分权的政府与社区间管理体制,使各个主体各司其职,各有其权,各负其责。
同时,促使地方政府在社会事务的管理模式上,本着“简政放权、重心下移、费随事转”的原则,把能够下放的与社区建设相关的职能和权利,逐步下放到街道和社区,使社区组织对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的工作负起全面责任,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区基层管理模式。
三、夯实社区管理的物质基础,实现社区长效管理机制的创新
社区建设与发展要努力提高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水平,全方位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根据这一理念,盐田区依据本地社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立了一系列社区的长效管理机制。
在社区资金筹集方面,建立了资金保障机制,即政府向社区拨款由零散型向预算制转变。
在城市社区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上,建立政府部门、居民和驻社区单位共建机制,逐步实现由单位所有为主转变为社区资源共享为主,打破过去那种资源为单位独有的格局,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以及其他自然的和社会的资源;在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手段上,由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社区居民依法自治、民主管理为主。
社区居委会组织没有行政色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并通过直选产生真正的居委会自治组织,强化了其自治功能。
当选的居委会成员不再领取工资,不再直接做政府工作,而是把主
要精力放在做居民权益的维护者和政府与居民沟通的桥梁的角色上。
这对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城市基层民主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这些长效管理机制的确立,强化了社区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了政府与社区从内容到形式上的良性循环,并使得地方政府从民主授权机制中获得公众的认可,有利于实现高效、开放的、负责的公共管理。
四、开发社区建设的人力资源,实现社区从业者队伍的创新
社区治理是多元行为主体进行和谐互动的网络。
在这一网络中,社区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在我国传统的管理体制下,社区管理人事采取直接任命,且综合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这必然产生很多不和谐现象。
在盐田区政府的实践中,改造后的社区居委会作为全体社区居民的代表,行使议事决策、管理教育、监督服务等功能。
在制度上确保优秀社区从业者的遴选,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此外,盐田区积极开展对社区从业者的素质培训。
通过培训,使社区内外的工作人员按自己的意愿和特长,经过定向培训拿到《岗位培训证书》,从事某一社区建设工作;同时对社区居委会缺额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主要聘用热心社会事务、懂经营、会管理、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这些做法保证了社区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有效地开发了社区内外的人资源,在知识素养和能力技能方面提高了社区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初步实现了“人与制度”的综合运作,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管理创新的效果。
五、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推进社区管理操作层面的创新
深圳市盐田区在社区管理创新的实践中,充分运用了信息化的电子化手段,通过网站颁布相关的政策文本,并以公众服务信息平台为依托,汇集居民的服务需求,整合政府职能部门的资源,反馈公共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初步建立了面向公众、结构完整、便民高效、安全可信的电子政务系统,发展了网上办公、网上咨询、网上信息披露和监管等现代化办公手段,同时推动了政府信息资源向公众开放,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深圳市盐田区社区管理创新的立足点在于:以社区自治为平台,建立社区自治管理系统与政府行政管理系统的共生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社区自治管理组织的独立性。
同时,根据性质划分具体的公共事务,既保证政府依法行政,又保证社区的自主管理和决策,双方各负其责、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这些创新推动着地方政府治理的变迁,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压力型体制下社区自治薄弱的弊端,符合现代政府整体改革的发展方向,其创新绩效已逐步显现。
盐田区社区管理创新的实践表明,现代政府要从管理走向治理进而实现善治,必须建构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并保证其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
接下来让我们看下深圳市盐田区的一些图片,来更好地了解盐田模式。
最后,如果大家对盐田模式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这本书——《透析盐田模式》该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观察和分析深圳市盐田区建区以来、尤其是2005年间进行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
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过程描述篇,叙述了深圳市盐田区社区体制改革的动态过程和初步效果。
二是理论探索篇,主要内容是对包括“盐田模式”在内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学术分析和探讨。
三是反响评述篇,内容包括深圳市盐田区有关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决议和社会反响。
最后,谢谢大家的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