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11例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发病相关因素、处理方法、预防措施。
方法对我院近6年住院分娩4548例产妇中发生前置胎盘或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548例产妇中前置胎盘发生率1.11%,胎盘植入发生率0.24%。
保守治疗4例,子宫切除7例,均预后良好,痊愈出院。
结论对高龄的、有剖宫产史或多次流产史的前置胎盘患者应警惕并发胎盘植入;经腹彩超检查评估有无胎盘植入,应视为重要的常规检查;治疗上对对植入面积大,短时间内大量出血的患者,应当机立断行子宫切除;对植入面积小、出血量不多的患者尽量采取保守治疗,保留子宫。
标签: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发病相关因素;处理方法;预防措施
前置胎盘是引起妊娠晚期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当前置胎盘合并有胎盘植入时常产生更为严重的产时或产后出血,多威胁产妇生命。
本文报告11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发病相关因素、处理方法、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2006年1月~2012年8月住院分娩孕产妇4548例,發生前置胎盘共51例,其中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1例。
胎盘植入患者:年龄23~41岁,平均(30.1±4.7)岁,年龄≥35 岁6例,孕周28~39w,初产妇3例,经产妇8例,产次0~3 次。
9例有人工流产手术史,孕次1~5次,5例有剖宫产手术史。
5例无产前检查,6孕期正常产前检查,其中5例孕期出现反复无痛性阴道少量流血。
1.2入选标准按照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前置胎盘的诊断标准[1]:分为边缘型组(11例)、部分型组(35例)和中央型组(6例)。
其中胎盘植入11例。
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诊断以产前B超及术中所见、术后病理证实为依据。
2 结果
2.1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发生率4548例产妇中前置胎盘发生率 1.11%(51/4548),胎盘植入发生率0.24%(11/4548)。
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发生率21.57%(11/51)。
2.2临床诊断、处理11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均在孕期产检或急诊术前B 超提示前置胎盘,均在适当时机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保守治疗4例,子宫切除7例。
3 讨论
3.1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发生率据国内统计[2],前置胎盘发生率0.83~1.8%,本研究前置胎盘发生率1.11%,在临床报道范围之内。
本研究胎盘植入发生率2.42‰,低于杨章莉等2012年的临床报道9. 54‰[3]。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发生率为21.74%,高于其他报道[4]。
3.2发病机制与发病相关因素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发病机制大致相同:①原发性蜕膜发育不全或者创伤性内膜缺陷,使底蜕膜部分性或完全性缺乏,再次受孕时子宫蜕膜血管形成不良,胎盘血供不足,刺激胎盘面积增大延伸至子宫下段甚至宫颈内口,形成前置胎盘;②前置胎盘时因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周围,此处内膜较薄弱,绒毛增加侵入深度,使绒毛易侵入肌层形成胎盘植入[5]。
胎盘植入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前置胎盘、流产刮宫史≥2次、多产史、剖宫产史和年龄≥35岁等使胎盘植入发病率升高[3,6]。
前置胎盘的胎盘置入发生率与剖宫产次数密切相关,随着剖宫产次数的增加,子宫切口瘢痕形成和内膜损伤加重,前置胎盘和胎盘置人的发生率相应增加。
本资料,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11例,其中9例人工流产手术史,孕次1~5次,5例剖宫产手术史。
因此,孕妇为前置胎盘,或既往有多次流产刮宫史、剖宫产史、高龄等易发生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时,产科医师应高度警惕,应该特别关注患者的宫腔手术操作病史,及早判断有无胎盘植入,于分娩前做好预防措施,制定完善的应急抢救方案。
3.3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处理对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孕妇应适时终止妊娠,术前常规备血,建立畅通的静脉通道,做好输血准备;手术中要胆大心细,选择切口要尽量避开胎盘,术中需仔细检查胎盘附着部位,切忌盲目徒手剥离胎盘,一旦发现为完全植入性前置胎盘时,应考虑及时切除子宫,快速有效地止血,挽救产妇的生命[7]。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切除是治疗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大出血的重要手[1]。
剖宫产可在短时间内娩出胎儿,迅速结束分娩,对母儿相对安全。
本研究中,11例并发胎盘植入者中有7例行子宫切除术,由于术前良好的医患沟通、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妇科和产科医生共同参与手术、两条以上畅通静脉通路的建立、充足的血源、良好的麻醉及相关科室的积极配合等,使子宫切除患者均预后良好。
子宫切除虽然是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患者会失去生育能力,无月经,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因此对于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出血不多,希望保留生育能力者,可向其交代相关病情及风险后行保守手术。
本研究中51例患者先行保守治疗,4例成功,子宫得以保留。
总之,剖宫产术史、人工终止妊娠术史及刮宫史是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对B超检查提示前置胎盘的孕妇,要告知其中利害,早住院待产,胎盘植入直径≥8cm,子宫壁薄、子宫收缩差、短时间内大量出血的患者,应当机立断行子宫切除。
但子宫切除使患者永久丧失了生育能力,对年轻育龄妇女切除子宫应慎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掌握好指征和时机,并得到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对植入面积小、出血量不多的患者可行局部切除、缝扎、压迫止血而保留子宫。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6-119.
[2]徐增祥,杨辛,盛韵姑主编.妇产科急诊学[M].第2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93.
[3]杨章莉,孟荣琼,黄林.胎盘植入117 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690-4692.
[4]张力,李萍,何国琳. 经腹彩色多普勒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12):799.
[5]王明,张力,卫蔷.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59例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20(4):249-251.
[6]俞梅,刘欣燕,戴晴. 中孕期胎盘植入的诊断和治疗[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32 (5):501.
[7]王宇. 1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7):751-752.
[8]陶春梅,李映桃,程澄,等.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行子宫切除27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4,10(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