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学校国学经典诵读计划样本(二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小学学校国学经典诵读计划样本
一、指导思想:
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兴趣小组成员:二年级学生
三、活动时间安排:每个周三第三节
四、活动地点:六(2)教室
五、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三字经》节选、古诗
六、教学原则和方法
1、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

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小朋友,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真言。

引读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读;分组读、个别读、接龙读……,想方法多听多读。

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

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年级课外古诗文诵读
三字经(部分)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2、古诗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____月____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024年小学学校国学经典诵读计划样本(二)
一、背景介绍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为了加强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和传承,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本学校决定在2024年推行国学经典诵读计划。

通过让学生背诵、朗诵经典作品,培养其美感和审美能力,使他们从小学会欣赏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目标设定
1.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与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素养。

3. 通过背诵和朗诵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文成绩。

4. 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

三、计划内容
1. 选取经典作品
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经典作品,如《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涵盖历史、道德、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使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分级推进
根据学生年龄和能力差异,将经典作品进行分级处理,在学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推进。

例如,一、二年级选择《百家姓》、《弟子规》等简单易懂的作品,三、四年级选择《三字经》、《论语》等稍加难度的作品,五、六年级选择《史记》、《诗经》等较为深入的作品。

3. 组织诵读活动
每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轮流选择一篇经典作品进行诵读。

可以设立一个学期、学年诵读活动积分榜,对诵读成绩优秀的班级和个人进行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4. 指导朗诵技巧
组织专门的朗诵指导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指导,教授学生朗诵的基本技巧和表达方法。

例如,要求学生注重语调、停顿、语速等方面的把握,使诵读更加传神生动。

5. 丰富辅助活动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辅助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国画欣赏等,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艺术,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6. 评价方式
通过班级活动展示、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在诵读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四、实施措施
1. 确立学校的领导核心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国学经典诵读计划,确立指导小组和领导核心,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2. 培训诵读指导教师
邀请国学专家和朗诵专家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诵读指导能力,确保诵读活动的质量。

3. 加强家校合作
将诵读活动纳入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中,鼓励家长一同参与,增强学生对诵读活动的重视和学习动力。

4. 提供资源支持
学校要向学生提供相应的经典文本和朗诵教材,确保他们能够充分了解和学习国学经典。

五、预期效果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计划的实施,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 学生对国学经典产生浓厚兴趣,自觉参与到诵读活动中,并主动学习国学知识。

2.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3.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诗词、文章等的书写水平也有所提高。

4. 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学习成绩和学习方法得到提升。

总结:
通过2024年小学学校国学经典诵读计划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热爱和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经由国学经典的陶冶,学生可以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