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双重介质油藏现代试井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基岩向裂缝的流动为拟稳定流动的模型
由压力拟合得:
Kf h pD 1842 . 10 qB( )拟合 p
3
1842 . 103 q B pD Kf ( )拟合 h p
由时间拟合得:
1 C 7.2 ( t D / CD ) 拟合 t
C CDf m 2 2 (V源自 Ct ) f m hrw第一节 双重孔隙介质油藏的有关概念
第一节 双重孔隙介质油藏的有关概念
第三阶段
P
lgP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lgt lgt
半对数关系曲线
双对数关系曲线
第二节
基岩向裂缝的流动为拟稳定流动的模型
第二节 基岩向裂缝的流动为拟稳定流动的模型
一、数学模型及解
2 pDf pDf pDf 1 pDf (1 ) 2 rD rD tD tD rD
( e2 S )拟合 e2 S
第三节 双重孔隙介质油藏的压力导数解释方法
第三节 双重孔隙介质油藏的压力导数解释方法 一、介质间拟稳定流动模型
第三节 双重孔隙介质油藏的压力导数解释方法
CDf m 实测曲线沿某一条 (1 ) CDf m 然后沿某一条 1
Kfh
然后计算:
第二节
基岩向裂缝的流动为拟稳定流动的模型
曲线拟合得三个曲线拟合值:[(CDe2S)f]拟合、(e-2S)拟合、 [(CDe2S)f+m]拟合,从而可计算:
1 S ln 2
[( CD e2 S ) f m ]拟合 CDf m
2S 2S

[( CD e ) f m ]拟合 [( CD e ) f ]拟合 ( e 2 S )拟合 [( CD e2 S ) f m ]拟合 CDf m
二、双孔介质油藏试井解释步骤:
与均质油藏情形基本一致。 在进行图版拟合时:
前一阶段实测曲线与某一均质油藏样板曲线
(CDe2S= (CDe2S)f)相拟合; 中间一段实测曲线与一条两种介质间的拟稳定 流动样板曲线 e-2S 相拟合; 后一段实测曲线与另一条均质油藏样板曲线 (CDe2S= (CDe2S)f+m)相拟合。
对解的分析: 早期解:tD很小,
u
2
f
2S
P W D (u ) 1 /[ u (u 1 / ln
1.781 u CDf e
)]
晚期解: tD很小, u
0
f 1
2 )]
P W D (u ) 1 /[ u (u 1 / ln
1.781 u CDf m e 2 S
中期解:
D
第二节
基岩向裂缝的流动为拟稳定流动的模型
PW D (u ) 1 /[u (u 1 / ln
2 1.781 uf (u ) CD e
2S
)]
其中:
(1 )u f (u ) (1 )u
第二节
基岩向裂缝的流动为拟稳定流动的模型
pD t Df m t Df CDf m CDf Kfh
第三节 双重孔隙介质油藏的压力导数解释方法
二、介质间不稳定流动模型
早期段 45º 线
CDf m (1 )2
过渡段´
水平直线
0.25
水平直线
0.5
第三节 双重孔隙介质油藏的压力导数解释方法
介质间不稳定流动模型一般看不到 裂缝系统流动阶段。
3
1842 . 10 q B 3.6 K f 2 t f m (V Ct ) f m rw 3.6 K f (V Ct ) f r
2 w
p
tf
C 2 2 (V Ct ) f m hrw
C 2 2 (V Ct ) f hrw
第二节
基岩向裂缝的流动为拟稳定流动的模型
窜流系数决定过渡段的位置, 值越小,则“凹子”越靠右 方。
第三节 双重孔隙介质油藏的压力导数解释方法
压力恢复的解释 导数图版 实测曲线
t D ( t p t ) D p CD ( t p )D
' D
p t
'
t p t tp
t D CD
t
第三节 双重孔隙介质油藏的压力导数解释方法
(1 )
pDm ( PDf PDm ) tD
pDf (rD ,0) pDm (rD ,0) 0
pDf (, t D ) 0
pDf dpW D cD rD ( ) 1 dt D rD rD 1 pDf pW D [ pDf S ]r 1 rD
PW D (u ) 1 /[u (u 1 / ln 2 1.781 e 2 S )]
第二节
基岩向裂缝的流动为拟稳定流动的模型
解释图版由两组 PD ~ tD/CD的双对数 曲线构成。
一组是均质油藏的样板曲线(CDe2S); 另一组为拟稳定流动样板曲线 (e-2S)。
第二节
基岩向裂缝的流动为拟稳定流动的模型
曲线下降 曲线上升
第三节 双重孔隙介质油藏的压力导数解释方法
双孔介质油藏油井的压力导数曲线 可以较好的识别油藏特征。
第三节 双重孔隙介质油藏的压力导数解释方法
储能比 决定压力导数曲线过渡段下凹的宽度和深度。
越小,过渡段就越长,“凹子”就越宽越 深。
第三节 双重孔隙介质油藏的压力导数解释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