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2008年江苏省常州市新课标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六)
年中考语文模拟模拟试题
2008年常州市新课标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1)题号-一--二二三总分(一)(二) (三)(一)(二) (三)(一)(二)得分本试卷分三部分,共 8页,计21题。
总分值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给各处一方的友人的最好安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学习的道路上经常会扑朔迷离,但是只要刻苦钻研,就一定会出现转机,请你用陆游 的《游山西村》中的句子加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写出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成为许多献身祖国、献身民族的先烈的真实写照的诗句。
o3、名著阅读。
(3分)得分评卷人、积累运用(共 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2 分)题答要不内线封密后金骑兵很强明朝炮火的轰击和骑兵步兵的冲杀,后金的军队报》)□ □□□2、默写。
请在(1 )至(4)题和(5 )至(8) (1 )世有伯乐,里,(3)燕啄春泥。
s i 杀交锋中,w e i 缩不前, (摘自后金军队死伤ccn 惨重。
面对努尔哈赤心急如f en o2006年10月2日《中国电视题中各选做两题。
(6分)o ( 2 )角声满天秋色,鸡犬相闻。
(4),谁家新(5)《次北固山下》中能够形容学业顺利的两句是:(一)积累(共11 分)I y,,iia,r|dujul * wi *r n HOnllJvTllIllc■giml R¥wrrluM!i左面的这幅图是根据一部外国名著改变成电影后张贴的海报,请根据图示配写中文介绍,写出其主人公和相关的故事情节。
常州市新课标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十
2008 年常州市新课标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十)题答要不题号一二三(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四) (一) (二)得分本试卷分三部分,共 8 页,计 21 题。
总分值 12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得 分 评卷人一、积累运用(共 20 分)(一)积累(共 11 分)总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下面的空格中。
(任选 4 个)(2 分)晚上,花园内灯火辉煌,蓦地,从空中传来阵阵隆隆的 hōng 响声,似闷雷惊 zhé,寻声追去, 但见一组组五彩缤纷的焰火如朵朵色彩斑 lán 的菊花于苍 qióng 下,堪与园内的各种花儿相 pì美。
(摘自 2006 年 6 月《文化周刊》2、古诗文默写。
(1-4 任选两题)(6 分) (1)巴东三峡巫峡长,。
(2),草色入帘青。
(3)黑云压城城欲摧,。
(4),隔江犹唱后庭花。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写出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规律,“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名句是:,。
(6)写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绘边塞绮丽壮阔的黄昏景象的句子。
,。
(7写出辛弃疾的《破阵子》中,体现了词人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句子。
,。
(8)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词人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的词句是:,。
3、名着阅读。
(3 分)某校九(1)班开展“走近名着”语文实践活动,老师推荐了《格列佛游记》这部作品,让大家制作读书卡片。
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卡片中需要填写的内容。
读书卡片类别:小说书名:《格列佛游记》 作者:最喜欢的故事情节:。
(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俗语)得 分 评卷人 (二)运用(共 5 分)内线封密4、“2005 年 10 月 8 日至 11 日,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制定‘十一五’ 规划。
与前十个‘五年’明显不同,第十一个‘五年’由‘计划’变成了‘规划’。
江苏常州200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江苏常州200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大地的颤动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
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不到1万次,而能够造成灾害的仅有100次左右。
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火车出轨、水库崩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许多板块“拼合”起来的。
这些地壳板块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间的错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生断裂,把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引起大地强烈的颤动,就产生了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
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至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大。
据测定,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约20千米。
震级是测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
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30多倍。
也就是说,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的能量是7级地震的30多倍,是6级地震的约1000倍。
按照震级的大小又进一步划分为5个级别:超微震,震级小于1,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人们也不能感觉;小震,震级大于3小于5,人们有感觉,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震,震级大于5小于7,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衡量地震的标准除了震级之外,还有烈度。
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
汶川地震测到的最大烈度达11级。
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打个比方,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坏程度。
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产生的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距离震中越远,地震产生的破坏越小,烈度也就越低。
08年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中考语文试题、初中语文中考试卷、模拟题-初中语文试卷
08年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中考语文试题、初中语文中考试卷、模拟题、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2008年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学校班别姓名考号一、语文知识1.下列字音整理正确的一项是:()Axiào树梢悄然惟妙惟肖Bzhì炙热对峙鳞次栉比Cyè呜咽哽咽咽喉炎Dqìn温馨沁人心脾罄竹难书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家谕户晓相形见绌阴谋鬼计B.混然一体按部就班断章取义C.一泄千里中流底柱锐不可挡D.天纶之乐随声附合好高鹜远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十多年来,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在香港歌坛上鼎足而立。
B.经济适用房制度本来是一项利民、为民的民心工程,如果在实践中走了样,让本来惠及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经济适用房成为新的奢侈,就只能让百姓望而却步。
C.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战士们虎视眈眈地守卫着祖国边疆。
4.依次填入下列各项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周边国家发生禽流感疫情后,中国便严阵以待,加强防范;在疫病进入国门后,沉着应战,以果断的措施顽强_______。
②近日,陕西咸阳市武功县公安局普集街派出所民警马忠年勇斗持刀歹徒、血染警服的感人事迹广为_______.③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是一大批敢于率先冲破思想_______的人们,吴敬琏便是其中之一。
④中国航天战略蓝图:2010年前,实现登月,_______建立包括永久性空间站在内的“地面——太空综合网”;而后将大型空间站发展成为空间航天基地。
A狙击传颂樊篱既而B狙击传诵藩篱继而C阻击传颂樊篱继而D阻击传诵藩篱既而二、古诗文默写5.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A.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仓,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B.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C.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008年江苏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葡萄熟了,一串串挂在枝 叶底下,有红的、紫红的、 淡绿的……
百合花开了,白白的,像一 个个纯洁的天使。 菊花开了,有的雪白如玉,有的粉红 似霞,有的红如火……
牵牛花了,红的、紫的……好像一个个彩色的小喇叭正 在告诉人们秋天到来的消息。
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 真美啊!像一幅幅多彩的图画。
• 写作文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 • 首先要安排好写作的顺序,你感 受最深的地方要详细地写; • 其次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写出你 的真情实感; • 大家还要注意用上你平时积累的 优美词句,用好标点符号。
谢 谢
秋 天 的 田 野
田野里金黄的稻子一望无边一颗颗格外饱 满它们沉甸甸的好像弯下了腰。一阵风吹过稻 子时起时伏犹如金色的大海涌起了阵阵波涛还 不时发出“沙沙”的声音宛如在吟唱着丰收的 歌唱歌的声音惊动了人们人们笑呵呵地说: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稻田边有一大片黄豆每一颗上面都长满了 豆荚用手摸一摸毛茸茸、胀鼓鼓的。 大豆旁紫色的茄子像一个个小娃娃在笑着 可爱极了一阵风吹来像一个个小铃铛在欢快地 摇晃着! 茄子旁的辣椒火红火红的像是一个个小姐 姐仰着脸朝天观望又像一朵朵红红的花在嘲笑 着身旁的豆荚。
• 1、要有一个好的题目 • 2、写几个内容就几个自然段,把一处景物 写完整、写具体后再写另一处内容 • 3、每处景物都可以从它的方位、形状、颜 色、大小、多少等方面来写,要抓住其特 点重点描写。 • 4、段与段之间注意衔接
秋天的小河
•
小河清澈见底,犹如一条透明的蓝绸 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一眼望 去,几条小鱼正在做游戏,它们有的在捉 迷藏,有的在吐泡泡,有的在练习打挺, 它们那快乐的样子把小朋友也吸引来了。 男孩子干脆把裤脚挽得齐膝盖,脱掉鞋子, 下到河里,和小鱼儿玩起了捉迷藏。那些 小鱼小虾的怎么会是小朋友的对手呢?不 一会儿,一只螃蟹就被小朋友制服了。就 连大黄狗也不甘落后,也想和小朋友比一 比身手呢。
08年常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08年常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圣火传递,汶川地震,震h n着世界,也猛烈撞击着青年人的灵魂。
中国以国家之大、f 员之广,在发展和ju 起的过程中,总是会不断出现一些重要的guǎi点。
这些重大事件的曲折起伏,大多牵涉民族感情、国家尊严或外交关系,使年轻人迅速选择自己的立场,确立自身的观点,从而在更长远的g 局意义上,形成一代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和姿态。
(摘自《参考消息汶川,世界和你在一起》2008年5月27日)2.默写。
(6分,答案不能重复)(1)我寄愁心与明月,。
,柳暗花明又一村。
(2)雨,是古典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
请写出古诗词中借雨抒情的2个句子:(3)写出与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的哲理意蕴基本吻合的2句古诗(扣住1句即可):A.高衙内一心霸占林冲的妻子,高俅助子为孽,用陆谦奸计,引诱林冲携宝刀进入白虎堂,然后以擅闯军机重地、图谋行刺为由,将林冲发配沧州。
B.武松回乡探兄,途中路过阳谷县景阳冈,连喝了十八碗三碗不过冈,独自一人上山,借酒劲,仅凭双拳和断棒打死猛虎,一时轰动了整个县城。
阳谷知县欣赏他,留他做了步兵都头。
C.宋江和林冲率梁山众英雄在忠义堂排定座次,智多星吴用、神行太保花荣、立地太岁阮小二、小李广戴宗等一百零八条好汉,依据所长,各就其位。
D.梁山泊好汉连战连捷,被活捉的高俅答应请朝廷前来招安。
宿太尉奏明情况,皇帝大怒,将几个奸臣痛骂一顿。
经过一番周折,宋江率军迎战辽军,走上了为朝廷出力的道路。
(二)运用(共10分)4.下面是某位同学的作文片段,请根据文后要求,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4分)①为了开好运动会,学校组织了有意义的一次除草活动。
②中午,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和同学们尽情地玩耍起来。
③没想到:学校分给我们班是那块长着许多带刺植物的地方。
④男生用铁锹将根铲断,我们女生便将它们拖到垃圾堆。
⑤一不小心,手臂被小毛刺扎了一下,疼得我差点叫出声来。
⑥看到同学们个个精疲力竭,疲惫不堪,我便忍痛苦干起来。
2008年常州市新课标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5份合集)(3)
常州市2008年新课标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八)不要等到孤独时才想起朋友;不要等到失败时才去想起他人的忠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4分)(1)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
(40字以内)(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
(25字以内)(三)综合性学习(共4分)材料一:8年前,王楠子在上海某中学某中学读书。
虽然同学都觉得他很聪明,却“经常闯祸”:上课他爱接小茬、爱开玩笑,课外他爱拉小提琴、老师把体育活动课改成正课上他带头当堂起哄。
作为一个“标准的差生”,他经常被老师“重点关照”,甚至被班主任老师安排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的最后一排。
无奈之下赴美求学。
材料二:8年后,王楠子成了全美动画比赛个人组冠军,并被老师表扬“是个天才”。
在美国,王楠子从未受到老师的批评,一次他“插嘴”,当堂纠正了美国中学老师的一个错误,没想到老师当场就说:你真是个天才。
——以上二则材料均选自2006年12月<上>《杂文月刊》材料三:着名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先生说:中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美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
——黄全愈《“高考”在美国》材料四:橘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阅读《谁该为中国人汉语功底寒心》一文,完成7—10题。
(共12分)谁该为中国人汉语功底寒心密封线内不要答题韩国报纸《中央日报》2005年12月16日刊发题为“令人心寒的中国人的汉语功底”的评论文章,其中谈到,近期在上海举行的翻译资格考试中,虽然参加该项考试者英语水平都很高,但仍然出现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
汉译英题目里有一道题要求将“富贵不能淫”译成英文,有人将这句话译成了“Berich,butnotsexy(富贵但不能性感)”。
常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题6及答案.doc
常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题6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1题)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文后方格内。
(2分)潮来了,汹涌的潮水,后浪推前浪,一排排白花花的潮水cù()拥着冲过来,声似雷____________14、文章题目是《布袋莲》,却在对布袋莲的描写中多次写到榕树,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3分)____________15、“ 冬天到了,我常独自一个人在小湖边散步,看不见一朵布袋莲,也常抚摸那些被无情断丧的榕树枝。
”这句话中的“抚摸”一词有何含义?(2分)____________(2)辟患:____________(4)衣敝衣:__________________ (5)全其节:__________________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纵予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__________________19、乙文中曾子的品性与甲文中哪句话相应?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7、(1)为求生存,不择手段(苟且取得,苟且偷生)(2)躲避灾祸(3)认为不值得(4)穿着破旧的衣服(5)使他的气节得以保全(答对一个给1分,以此类推,答对4-5个得4分)18、(1)丰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丰厚的俸禄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2分)(2)即使国君赏赐我,也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我怎能不为此惧怕得罪他呢?(2分)19、甲文与之对应的句子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分)联系:甲文中的这句话,用反问句式强调:在金钱利益的诱惑面前,不可丧失本心(道义),即人应该坚守道义,不为名利改变自己的气节。
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卷.doc
2008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荫庇(yìn) 瘠.薄(jǐ)有恃.无恐(shì)B.冗.杂(róng)迁徙.(xǐ)即物起兴.(xìng)C.追溯.(sù)镂.空(lòu)戛.然而止(jiá)D.执拗(niù)蓬蒿.(gāo)忧心忡.忡(chōng)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朝廷大庭广众沦陷语无伦次B.流泻一泄千里闲暇闻名遐迩C.寒噤正襟危坐涣发焕然一新D.仓皇诚惶诚恐震惊震聋发聩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经营者如果对稽查人员给予的处罚不服,可以在限定的期限内向主管机关提出。
○2我国政府制定了保障残疾人的相应政策、条例和规定。
○3这类事件,十年前有它,现在可没听说过。
A.申辩权益允许 B.申诉权益容许C.申辩权力容许 D.申诉权力允许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至今仍生活在被排斥的阴霾中。
B.有些生产厂家没有把好商品质量关,被称作“黑心商人”是当之无愧....了。
C.人们不禁感慨万千:为什么对于来自普通百姓的呼声、呼吁乃至呐喊,有关部门就可以充耳不闻....?D.到了秋天,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雨停的时候,。
或者说是风赶走了雨。
风的行为是那样粗暴,,让它觉得与其经受这种折磨还不如死去。
望望周围和自己受着同样折磨的兄弟,。
明天就会有人来把它拔走了。
○1风就跟了上来○2跟着,风就上来了○3它的身子被抱住左扭右晃○4抱着它的身子左扭右晃○5有的已经倒在地上起不来了○6倒在地上起不来了的有很多A.○1○3○5 B.○2○3○6 C.○2○4○6 D.○1○4○5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近日,备受关注的“萧山十景”评选活动正式开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江苏省常州市新课标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六)一二三题号(一)(二)(三)(一)(二)(三)(一)(二)总分得分本试卷分三部分,共8页,计23题。
总分值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冷静思考得 分评卷人一、积累运用(共20分)(一)积累(共11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2分)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
你yōng ( )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清醒;你高傲时,它呼唤你谦xùn ();你mǎng ()撞时,它呼唤你谨shèn ();你dié()倒时,它呼唤你战立。
(摘自《思维与智慧》2006年第10期)2、默写。
(7分)(1)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
(3)请写出《登飞来峰》一文中表现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精神的句子:,。
(4)写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两句诗:,。
(5)毛泽东说:“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请写出《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最能反映这句话意思的句子。
3、名著阅读。
(2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精神的主要之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对革命的无限忠诚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阐述其中的一种精神。
得分评卷人(二)运用(共5分)4、阅读下面的两段话,仿照其内容及形式完成横线内容,并写出从这几段话中你得到的启发。
(2分)——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起火了,那你应该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
——要是有穷亲戚上别墅来找你,那你不要脸色发白,而是要喜洋洋地叫道:“挺好,幸亏来的不是警察!”——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3分)(1)分别用一个成语来反映两个人看到同样的数字“4”后的不同心情。
(1分)左:_______________右:_________________(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则漫画的内容,并针对漫画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王益生。
选自《讽刺与幽默》)得分评卷人(三)综合性学习(共4分)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4分)材料一: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的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
这个书目包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尔顿的《失乐园》,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惠特曼的《草叶集》等。
这是美国高中在校生的必读书目,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
材料二: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仅初中三年就有吴承恩的《西游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
以江苏常州市的中考为例,自2004年每年的中考都把名著题作为必考的题型。
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常常看到现在许多中小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对“绘画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
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被‘水煮’。
”①从两则材料中你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什么?(2分)②针对材料二中所存在的现实情况,请你联系自己阅读文学经典的体验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阐述。
(2分)题一、举例说明阅读文学经典对我成长的意义题二、浅俗化的经典阅读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后果我选择题()回答:得分评卷人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 阅读下面《善败者不亡》一文,完成7—11题。
(共13分)①诸葛亮说“善败者不亡。
”善败者——正确对待失败的人,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的人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人。
②人生一世,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总免不了遇到一些挫折、失败。
古今中外,有许多的名人志士,可以说他们的成功都浸透着失败的血和泪。
诸葛亮虽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却也没有避免街亭失守。
③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卧薪尝胆,最后战胜吴国。
如果越王只一味地尝胆以警策自己,而不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正确看待自己的失败,他能成功吗?大科学家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爱迪生是“善败者”,失败后不是一蹶不振而是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开始下一次的试验,才发明了蓄电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显示了多么顽强的毅力。
④人生就像长长的跑道,每一个人都是运动员,跌倒能爬起来奋起直追,便有了成功的希望。
因而人都应该“善待”失败,从失败中振奋朝着成功的方向前进。
若不“善待”失败,便会一蹶不振,甚至遭到灭顶之灾。
楚霸王项羽把失败归于天意,他大喊:“天亡我!”所以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⑤我国有句谚语“失败乃成功之母”告诉我们失败中孕育着成功的因素。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奋斗是成功之父。
”如果我们把它和那句谚语综合运用,我们每一个人就会成为“父母双全”的人,我们将会成为战胜困难的强者,在面对“失败”时,我们就会成为“善败者”。
那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佚名选自《成长故事》)7、通读全文,请你说出怎样才能成为“善败者”?(3分)8、根据第3小节划线句的句式要求把下面这句话进行扩写并填在横线上。
(不要填在文中)(3分)著名化学家欧立希经过606次的失败,才发明了药物“六零六”9、第4小节用项羽乌江自刎的论据是为了直接证明文中的哪一句话?(2分)10、仔细阅读第5小节,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成为“父母双全”的人?(2分)11、根据文章表达的基本观点,逐一分析下面给出的名言能否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
(3分)名言一:成功的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名言二: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
——拿破仑名言三:没有岩石的阻挡,哪能激起美丽的浪花?——尼采得分评卷人(二)阅读下面《离别的礼物》一文,完成12~16题。
(共15分)一个初秋的晚上,清风徐徐吹来,夜色迷人。
11岁的彼得和爷爷在院子里,却没心思欣赏这明净的秋夜景色,一个劲儿地直想着屋里那床毛毯。
他没想到爸爸真的会把爷爷送走。
现在,事情已经明摆着了,爸爸给爷爷买了离别的礼物——一床大毛毯。
今晚,是他和爷爷相处的最后一夜了。
爷爷看出他的心思,说:“我去把口琴拿来,吹一支古老的曲子给你听听!”然而,爷爷从屋里拿出来的不是口琴,而是毛毯!“啊,这毯子真好!”老人抚摩着毯子说,“你爸是个好人,这要花不少钱呢!寒冬到了,有了这床毛毯,在那地方就不愁冷了。
那儿不会有这么漂亮的毛毯的!”爷爷总是把事情说得那么轻松。
每当彼得提到离别,爷爷就说是他自己的主意。
可彼得想:“一个孤老头,离开自己的亲人,到政府盖的那幢楼房——孤老院里,和别的老头住在一起,能算是幸福吗!他真不相信爸爸会做出这种事来。
彼得难过得真想哭,但他忍住了,他已经是大孩子了。
他走进屋子拿来了爷爷的口琴。
爷爷吹起一支欢乐的曲子。
彼得听不进去,他呆呆地凝望着峡谷。
忽然传来两个人的脚步声,那是爸爸和那个脸蛋光得有点刺眼,活像个洋娃娃的女人回来了。
口琴声戛然而止。
爸爸没有说一句话。
那女人走过来娇声娇气地对爷爷说:“明天,我就不送您啦!我是来向您道别的。
”“您的心地太好啦!”爷爷说着,低下头,望着地面,望着他脚边的毛毯。
然后,他弯下腰,拿起毯子说:“请你看看这个,我儿子送给我一条多好的毛毯做离别的礼物。
”“嗯,”姑娘摸了摸毛毯说:“这毛毯真不错。
”她忽然转身向爸爸,冷冷地说:“肯定花了不少钱!”爸爸清了清喉咙,吞吞吐吐地说道:“我,我想给爸爸买一床最好的……”姑娘好像被钉在那里,两眼没离开过那床毯子,半晌,终于开腔了:“哟,还是一床双层的啊!”“是的,”爷爷说,“是双层的,一床漂亮的毯子,给我老头做纪念!”爸爸默默地进屋去了,那女人马上跟进去,喋喋不休地说那毯子太昂贵。
爸爸像往常一样,逼得没法只好发火了。
她一转身要走,正好遇到想进屋的彼得。
她又转身嚷道;“不管怎么说,他无需一床双层毛毯!”爸爸望着彼得,眼里露出了尴尬的神情。
彼得忍不住了,对爸爸说道:“她是对的,爷爷不需要一床双层毛毯。
来,把它剪开,成为两床。
”爸爸和那个女人都愣住了。
“爸爸,听我说,剪成两半,一半给爷爷,另一半保存起来。
”“这个主意不坏。
”爷爷温和地说,“我不需要这么大的毯子。
”“是的,”彼得又说,“一层毯子足够送走一个老头,省下一半,留着以后用得着的。
”大家都沉默了。
好半天,爸爸走到爷爷面前呆呆地,没有一句话。
爷爷望着儿子喃喃地说:“没关系,孩子,我知道你不是这么想的……我知道……”这时,彼得哭了,但没什么,因为爷爷、爸爸都哭了,哭成了一团……(作者美弗·达尔选自《中外敬老故事300则》有删改)12、阅读全文,选择下列两个括号及对应横线填充。
(4分)从文中我读懂了:一个()的彼得,理由Arr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的女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的爷爷,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的爸爸,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小说的人物描写十分传神且充满个性化,仔细研读下面句子,按要求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