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理解隋唐三省六部制、宋朝口二府三司力、元朝中书省、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等相关知识,进步理解历史知识的才能。

〔2〕理解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如察举制、征辟制、科举制等,认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步演进的
过程。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学案参考答案
【高效训练】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削弱,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唐代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尚书省;相权虽被分割但并不是分成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三局部。

2.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决策不单纯是皇帝的个人行为,可排除A;此题考察的是唐朝皇帝和三省的关系,故排除B;根据古代中央集权制的特点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故排除D;根据门下省可以封驳审议皇帝经中书省起草的诏令,故应该选择C。

3.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三省的运行情况,A项说法正确。

三省之间分工协作,互相监视,从而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故C、D两项正确。

三省属行政运作程序,不是完善中央监察机制,B项表述有误。

4.答案B。

解析此题实际上是考察两种制度可以加强中央集权的共同原因。

A、C两项只符合科举制;D项出如今唐朝。

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自下而上地选拔官员,可以扩大地主阶级的统治根底,故正确答案为B项。

5.解析:刺史制是汉武帝在中央和地方制度上的创新,不是沿用秦朝的。

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政治制度。

答案:C
6.解析: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参政。

答案:A
7.答案:B。

解析:“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指的是官员的选拔依赖郡县官吏的推荐,据此分析可知汉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应选B项。

世官制(“世袭〞)为先秦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A项可排除;科举制(“科考〞)始于隋朝,C项可排除;“按门第选拔〞与材料不符,D项可排除。

8.答案:A。

解析:根据“言行修著,那么升进之……道义亏阙,那么降下之〞可知,此题选A项。

此题易错选C项,随着豪门望族把持朝政,品级评定和人才选拔任用实际上由豪门望族把控,但由材料中的“初衷〞判断,C项不符合题意。

B、D两项皆与题意不符。

9.答案:C。

解析:“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等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材料中“家族政府〞指的是汉朝和隋朝之间的国家政权由世家大族控制,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扩大了官员的来源,进步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出现了“逆转〞及“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西汉的古典官僚制〞,应选C。

10.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和所学史实反映了唐朝皇帝的最终决策要受到三省的影响。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答案:D
11.答案D。

解析由唐宋谏官产生的方式和职责的区别可以看出,A、B、C三项都不正确。

由“评议皇帝得失〞到“评议宰相是非〞,说明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12.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和“宰相有很大的权利,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等信息分析可知,唐宋时期在君主专制的体制下,宰相拥有很大的权利,故C项正确;A、B两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

13.【解析】此题考察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从材料一信息“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判断是世卿世禄制度,从材料二信息“行政长官向朝廷推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才能的人〞判断是察举制度,从材料三信息“科举〞“应试〞判断是科举制度。

第(2),问提取材料信息“能破朋党之私〞“限制选举之官徇私舞弊〞,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答案】(1)制度:世卿世禄(世官制)制、察举制、科举制。

根据:血缘、德才、考试成绩。

(2)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限制了徇私舞弊,相对公平公正;进步了官员文化素质;形成社会重学风气。

(任答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14.答案:(1)特点:监察机构完备,分工明确;监察对象广泛;监察官员职权大;监察权相对独立。

(2)作用与局限:促进唐代前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但这一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局部,其作用与封建君主个人的素质关系亲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