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爱学”-----小学语文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刍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爱学”-----小学语文课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刍议
发布时间:2021-11-18T07:17:10.099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12月作者:董文兵许娟[导读] 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泗洪县虹州实验学校董文兵许娟 223900
[内容摘要] 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原有的角色定位,在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要真正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课堂教学自主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所以今天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促进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学贵有疑,兴趣盎然是最好的老师。
(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疑问,那他的学习也就不会有什么进步。
由此可以看出在学习中能够学贵有疑、自主发问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指导自己的弟子学习时特别强调要多听、多问、而且要不耻下问。
所以我们阅读教育典籍会多次在孔子的课堂上看到他一直在鼓励学生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读书须有疑,有疑方是长进”。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曾反复告诫自己的学生:“人的一生中有三少三多”,在校时间少,自学时间多;有教师的时间少,没有教师的时间多;学的知识能直接运用的少,需要自己创造的多。
从这些教育大家的教学思想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我们当今的语文教学之路,教师既要关注尊重学习中的个体,还要开发研究个体,培养发展个体,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三)“不是要学到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学会一种会学习的能力。
”
教学常识明确的启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让孩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为他们找到了最好的学习老师,自主学习的有效性要比非自主学习高出数倍,学生如果能够自发的去学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样的学习质量会非常高,效果会非常好。
二、自觉主动,持之以恒是最大的成就。
(一)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自身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反应。
我们讲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语文学习范畴上来说就是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内外都能够去主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所以我们可以给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下这样的一个定义:即是在没有老师现场监督的学习情况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要求,对照目标积极主动自发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并不断强化自己努力学习程度的一个过程。
(二)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持之以恒的强化培养。
学习并不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一时半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展现,并不一定是真正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在后续的语文学习中,不断的培养强化,最终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来,形成从一而终的自主学习习惯。
所以我们将“自主学习”归纳总结为:建立在自我意识上的“能学”;建立在强烈学习动机上的“想学”;建立在有效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坚强意志努力上的“恒学”。
三、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是最佳的路径。
随着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零零后学生成长经历与曾经的我们是如此的不同,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必须要分析当今时代特点,充分研究今天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性,差异性,并把这些方面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起来,真正的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预习检查阶段:学生可以在自己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动手解决生字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障碍,主要形式可以是自己查字典,可以是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理解生字新词,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就会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字词学习阶段:生字词的学习不但要识记音、形、义,并且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中组词、造句,从而达到积累语言并能正确运用的程度。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寻找有效的字音读准方法,字形的记忆技巧,扩词训练的有趣,特别是要注重鼓励学生扩展四个字的成语训练。
让学生真正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的语文学习实践之中。
(三)教学实践阶段: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那么如何培养我们的学生敢问、好问和会问的能力呢?
1.师生平等,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体。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开始的,能把学习中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当众问出来,这样的学生其实就已经成长为语文课堂事实上的主人了,如果因为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那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再好,呈现的再精彩也只是老师个人的,不是在座的学生的。
2.师生友好互动,学生自主探究。
语文课堂教学绝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向学生讲解传授知识的灌输过程,而是一个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创造的过程。
我们的老师不仅要能授业解惑,还要能引问激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激发起对知识,对学习的强烈渴望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3.教师要点拨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去问。
刚开始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可能会问的七零八落、千奇百怪,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大可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只要学会引导,辅之有效的方法,就能取得实效。
(四)评价考核阶段: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掌握激励学生的本领,恰当有效的表扬对学生学习成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评价学生意义并不在于证明什么,而在于改进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激励赏识下敢说、能说、愿说、爱说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胸有理想、不懈努力,昂扬前行,我们的学生就能够在享受语文课堂学习乐趣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爱学”的巨大跨越。
参考文献:
[1]王冬凌著.中国教育家教育思想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