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导阅读《名人传》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关注其作品,理解和领悟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2、自读与讨论为主,先揣语言,再理清思路,概括文意,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联系实际,领略本文深远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和领略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的意图。
2、透彻理解文中意味隽永的语句。
3、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理解作者的观点与情感。
教学方法:设问导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与学生交换对英雄的看法,进而提问1、你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样的?2、你认为什么情况下最需要英雄?导入本课,看罗曼·罗兰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样的。
二、正文阅读设问导读:
(一问)作者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样的?
1、默读课文,简要概括初读之下认识到的作者给英雄下的定义。
2、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加以评析。
3、分小组讨论交流评析内容,大组汇报,
4、明确作者给英雄的定义,并与同学的答案简要对比。
(二问)作者创作此书的目的何在?
1、明确序言的种类与作用,
2、从第一、二、三三个自然段中去寻找答案
3、明确:作者认为,现实的欧洲是一个平庸的时代,已经沉陷于“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的氛围中,功利主义的盛行已经“窒息”了欧洲的生命。
人人追求功利,造就了一个平庸、沉重的时代。
和自己一样“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的生活是“一场无日无之的斗争”。
孤独的他们还“彼此隔离”着,他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谁来援助他们,谁来安慰他们,谁来带领他们走出沉闷,摆脱平庸,得到光明和幸福?时世需要英雄!
(三问)作者为什么将英雄的首席给予贝多芬?
明确:因为贝多芬最符合作者给英雄所下的定义:仁慈,伟大的人格,命运的磨难,作为音乐家给世人带来精神上的鼓舞和指引。
作者把英雄的"首席"赋予贝多芬,正因为他对时代的深刻批判和对英雄独特的见解。
(题记的明证)
三、作者介绍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
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
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罗兰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
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
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四、小结
1、本文作为一篇序言,鲜明的阐述了作者创作《名人传》的目的,介绍了他关于“名人”(即英雄)的认识与界定。
2、对作者的观点,要辩证的加以认识,既要认识到英雄的重要作用,又要认识到凭英雄的个人主义,是无法救治整个社会的,革命需要全民的苏醒与参与。
五、拓展
1、傅雷的《译者序》
2、课外阅读书籍推荐
六、课堂小结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