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组曲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年份:1998年8月
作者:吴华
备注:此曲是作曲家吴华先生为纪念明代文学巨匠汤显祖写成的《牡丹亭还魂记》400周年而作。
《牡丹亭》组曲是以昆曲音乐为素材,以曲笛作为独奏乐器。
乐曲吸收了《皂罗袍》、《绕地游》、《豆叶黄》等昆曲曲牌,集中体现了原作的主要剧情和思想精髓,首创了以笛子独奏、民族管弦乐协奏的情节性交响组曲形式。
整部作品分为五个乐章,分别是《游园》、《情殇》、《拾画》、《冥誓》、《还魂》。
用不同的笛子演绎出不同的情感,进一步展开了原著的思想内涵,音乐的样式比较灵活。
一、游园——优雅的小行板D调曲笛演奏
分为五段——梦回莺啭、姹紫嫣红、朝飞暮卷、蜂飞蝶恋、红桃呈艳。
引子是传统戏中吟诗的曲调。
古筝的华彩进入,铺垫了一个春色满园、梦回莺啭的妙境。
笛子模仿散唱“好天气也”的赞叹之后(如图),仿佛杜丽娘来到了花园。
在美好的春光中,春心却是寂寞,在无限的感慨中,丽娘春心怠倦,悠然睡去。
在笛子模仿钟声之后,用空打音(嘴往孔里吹气,手指依据曲谱敲打动作)的技法,联想出柳梦梅翩然而至,乐曲中一问一答,一领一合,从中展示了两人怜香惜玉、蜂飞蝶恋、曲尽于飞、红桃呈艳的情景。
最后是一曲光辉的爱情颂歌,整个乐队推向高潮,在笛子奏出下行历音后,乐曲进入尾声,这是一个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忘情境界。
二、情殇——悲情的散板G调低音笛演奏
分为五段——旧苑寻梦、雨迹云踪、红颜憔悴、寸肠千断、魂归冥漠。
第二部分描写杜丽娘又来到旧苑赏游,此时,满园荒芜,往事如烟,旧梦难圆,往日的雨迹云纵变成了零星的片断,她苦苦思恋梦中情人,黯然感伤,最后伤情而亡。
一阵阴风带走了缥缈的香魂,仿佛杜丽娘的情思缓缓飞向遥远的天际……这部分的配器较为简单,主要打击乐的特殊效果和节奏来烘托出乐曲忧伤又带有一丝沉重的情境。
“红颜憔悴”这一段开始转调从G转成降B,更增添悲情的效果。
末尾处笛子用了一些特殊的技法来模仿风声,并作游魂的效果(如图),以贴合曲意。
最后又是以模仿钟声而终,体现出曲终人散之意境。
三、拾画——热情的中板D调曲笛演奏
分为四段——梦梅赏春、拾画惊艳、书馆玩真、盈盈欲下。
这一乐章描写柳梦梅进京赶考,客居旧苑。
赏春之余无意中拾到了杜丽娘生前放入园中的自画像,他将画像悬在自己的书房中赏玩,画中美丽动人的形象使之动容,仿佛杜丽娘从画中飘然而下,使梦梅心潮澎湃。
全曲充满了活泼、幽默的情绪,生动的刻画了一位年轻书生的呆憨之气。
乐曲前两部份为D调,运用了流畅的旋律和节奏刻画了人物的性情和气氛,后两段从第73小节开始则转成G调,生动幽默的刻画出书生的形象,整个乐章可以说是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人物的性格和特征。
四、冥誓——幽怨的行板G调低音笛演奏
分为五段——书斋风影、游魂情诉、梦里巫峡、海誓山盟、风动灵衣。
此乐章描写梦梅在静夜夜读,一阵阴风忽起,杜丽娘的游魂前来敲门幽会,人鬼相见,尽诉相思和爱慕之情,他们对天发出盟誓,表现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决心。
第一、第二段为D调,后面三段转为G调。
笛子反复模仿风声和游魂效果,用手敲击笛身模仿敲门声,“游魂情诉”中笛子用口哨结合音符吹奏,而埙奏出哭泣状的效果(如图),映衬出幽怨相诉的情感。
“梦里巫峡”中则移用了第一乐章的素材用低音大笛呈现,显得更为平和、平静。
“海誓山盟”这一段用了二度模进音型的方法(如图以柳琴谱为例),用整个乐队来演奏,层层推向高潮,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贞。
最后又以笛子模仿魂飞状音型告终,表示香魂去也。
五、还魂——欢庆的快板D调曲笛演奏
分为四段——金榜题名、爽朗流畅、金殿册封、尾声。
此乐章采取了柳梦梅金榜题名之日,爱的精诚感动了天地,促使杜丽娘还魂返阳,被皇帝册封为“阳和县君”大团圆的情节。
此乐章是一气呵成的快板乐章,笛子的旋律流利顺畅,华美飘逸,乐队的情绪以爽朗明快相映,集中体现了一个欢庆热烈的场面和爱情的无限喜悦。
乐曲最后句又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章引子开场的乐句,使整不作品头尾呼应,相得益彰。
《牡丹亭》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一个笛子协奏曲(笛子与乐队),用笛子来表现这个故事情节无疑是最恰当的。
该曲把南方曲笛的悠然、洒脱的韵味与昆曲特有的迷人韵律糅合得天衣无缝。
乐曲中运用了一些新的笛子演奏技法,如大幅度指揉音、大滑音、空打音、哨笛
音、气击声等,特别是在人鬼对话中用口哨加之笛子因口哨声所奏出的虚因,配合成鬼对人的深情叙述,使人有魂之飘然之感。
《牡丹亭》不同于一般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它具有阴阳交错时空和人鬼交往的特殊场景,在情感处理上很难表现,因此是一部难度很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