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理论的基础知识详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赠与、无偿的保管合同。
为。
解释:区分意义:
(2)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并行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
(1)确定行为的性质,法律规定某些民事行为必需是有偿的或必需
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特点:(1)主体两个以上(2)意思表示的内容具有
是无偿的。如买卖是有偿的,赠与是无偿的,对此当事人不能自己商
赠与、酬劳等纯获益的民事行为时,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
偿的法律行为,则对于获得利益的当事人的行为能力不作要求。
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见以上行为无效。(2)当事人超越经营
3、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
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背国家限制经营、
要式行为是指不但要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且只能实行一个特定
为。
律行为。典型的如买卖合同,赠与合同。
二、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4)主见撤销权。依据《合同法》第 74 条的规定,可以行使撤销权
法律行为成立包括三个要素:当事人、标的、意思表示。
的情形有三种:免除、无偿转让、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其中免除、
1、法律行为生效的实质要件:
无偿转让不需要考虑当事人的主观意图。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时,
(1)单方法律行为是指仅由一方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就可以成立的民
(1)有偿法律行为,是指取得权利时必需支付的对价的民事法律行
事法律行为。
为,如买卖、租赁、承揽等。
特点:不需要他人同意即可发生法律效果。典型的单方法律行为有
(2)无偿法律行为,是指取得权利时没有支付对价。典型的无偿法
免除债务、托付代理的撤销行为、无权代理的`追认行为、单方解除行
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为、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
的方式,才能够进行的行为。典型的是票据行为。
2、法律行为的形式有效要件:
魏
第3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民法通则》第 56 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实行书面形式、口 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
而民事法律行为指的是合法的民事行为。
效。
(二)意思表示
(2)到达不要求对方当事人了解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只要把意思表
1、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将进行某一行为的内心意愿,以肯定的方
示到到达相对人可以掌握的范围内。比方,相对人的电子邮箱、企业
式表示在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原则上应当明示。特别状况下可以
的传达室签收邮件进行都是到达。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法律行为理论的基础知识详解
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 2、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
(1)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如解除合同、要约、承诺、免除债务、授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予代理权。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分为对话的意思表示和非对话的意思
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和义务
(1)当事人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要真实;(3)不违
《合同法》第 74 条规定必需是受让人知道的状况下才可以行使撤销权。 背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5)对当事人的行为能力要求不一样。一般来说,假如是有偿的民
提示:(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接受嘉奖、
事行为,那么双方当事人都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但假如是无
提示:对于书面形式还要留意:(1)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书面形式以 外,数据电文、电子邮件等也属于书面形式。
解释:除了口头和书面以外还有其他形式,主要是推定形式或默示 形式。
(1)推定方式是指有主动的作为,但没有一个具体的意思表示来实 现法律行为的效果。典型的是以行为方式做出的承诺,如:超市购物。
(2)静默方式是指消极的、不作为的意思表示。消极的不作为的意 思表示要产生法律效力必需是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有商定。例如: 《合同法》47、48 条规定:在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中,相对人可以催 告行为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到期未做表 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合法的状况下,才会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
对人的意思表示,原则上是在意思表示完成时生效。
解释:民事行为事实上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民事行为包含
解释:(1)《合同法》第 26 条规定,假如承诺不需要通知的,依
民事法律行为,同时可以指代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据交易习惯或要约要求以行为方式作出承诺的,则行为作出时承诺生
一致性,而不是肯定的。如合同、决议。
定。
魏
第2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认定行为效力。有偿法律行为显失公平的时候,受损害方有权
4、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请求变更或撤销,而无偿法律行为不存在显失公平的问题。
如:借贷合同是主合同法律行为,而担保合同就是从合同法律行
(3)确定行为人的责任。一般认为有偿法律行为的责任重于无偿法
向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人发出的意思表示,通常必需到达其法定代理人
行为仍有不同:(1)决议。如董事会决议,董事会有 5 个董事,其中有
时才能生效。
4 个同意,1 个不同意,也可以产生法律效力。(2)董事会决议意思表
(三)法律行为的分类
示的结果是对董事会全体成员都有约束力。
1、单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
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
表示。对话的意思表示是在当事人了解的时候生效。非对话的意思表
关系为目的合法行为。法律行为的特征:(1)以意思表示为要素;(2)以
示,如书信往来,电报,是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
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和义务关系为目的;(3)是一种合法行为。只有在
(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如遗嘱行为、抛弃动产。一般来说无相
默示。假如是默示的表示行为,必需是法律规定,或当事人之间有商定,
魏
第1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3)假如意思表示是通过传达人传达的,假如传达人是为表意人服
解释:决议是多个民事主体根据表决原则作出的确定,例如董事
务的,传达人没有传达或者推延传达、错误传达的风险由表意人承当。 会决议,一般也作为多方法律行为处理,但事实上与一般的多方法律
魏
第4页共4页
为。
解释:区分意义:
(2)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并行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
(1)确定行为的性质,法律规定某些民事行为必需是有偿的或必需
才能成立的法律行为。特点:(1)主体两个以上(2)意思表示的内容具有
是无偿的。如买卖是有偿的,赠与是无偿的,对此当事人不能自己商
赠与、酬劳等纯获益的民事行为时,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
偿的法律行为,则对于获得利益的当事人的行为能力不作要求。
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见以上行为无效。(2)当事人超越经营
3、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
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背国家限制经营、
要式行为是指不但要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且只能实行一个特定
为。
律行为。典型的如买卖合同,赠与合同。
二、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4)主见撤销权。依据《合同法》第 74 条的规定,可以行使撤销权
法律行为成立包括三个要素:当事人、标的、意思表示。
的情形有三种:免除、无偿转让、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其中免除、
1、法律行为生效的实质要件:
无偿转让不需要考虑当事人的主观意图。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时,
(1)单方法律行为是指仅由一方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就可以成立的民
(1)有偿法律行为,是指取得权利时必需支付的对价的民事法律行
事法律行为。
为,如买卖、租赁、承揽等。
特点:不需要他人同意即可发生法律效果。典型的单方法律行为有
(2)无偿法律行为,是指取得权利时没有支付对价。典型的无偿法
免除债务、托付代理的撤销行为、无权代理的`追认行为、单方解除行
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为、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
的方式,才能够进行的行为。典型的是票据行为。
2、法律行为的形式有效要件:
魏
第3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民法通则》第 56 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实行书面形式、口 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
而民事法律行为指的是合法的民事行为。
效。
(二)意思表示
(2)到达不要求对方当事人了解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只要把意思表
1、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将进行某一行为的内心意愿,以肯定的方
示到到达相对人可以掌握的范围内。比方,相对人的电子邮箱、企业
式表示在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原则上应当明示。特别状况下可以
的传达室签收邮件进行都是到达。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法律行为理论的基础知识详解
才能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 2、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
(1)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如解除合同、要约、承诺、免除债务、授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予代理权。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分为对话的意思表示和非对话的意思
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和义务
(1)当事人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要真实;(3)不违
《合同法》第 74 条规定必需是受让人知道的状况下才可以行使撤销权。 背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5)对当事人的行为能力要求不一样。一般来说,假如是有偿的民
提示:(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接受嘉奖、
事行为,那么双方当事人都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但假如是无
提示:对于书面形式还要留意:(1)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书面形式以 外,数据电文、电子邮件等也属于书面形式。
解释:除了口头和书面以外还有其他形式,主要是推定形式或默示 形式。
(1)推定方式是指有主动的作为,但没有一个具体的意思表示来实 现法律行为的效果。典型的是以行为方式做出的承诺,如:超市购物。
(2)静默方式是指消极的、不作为的意思表示。消极的不作为的意 思表示要产生法律效力必需是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有商定。例如: 《合同法》47、48 条规定:在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中,相对人可以催 告行为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到期未做表 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合法的状况下,才会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
对人的意思表示,原则上是在意思表示完成时生效。
解释:民事行为事实上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民事行为包含
解释:(1)《合同法》第 26 条规定,假如承诺不需要通知的,依
民事法律行为,同时可以指代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据交易习惯或要约要求以行为方式作出承诺的,则行为作出时承诺生
一致性,而不是肯定的。如合同、决议。
定。
魏
第2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认定行为效力。有偿法律行为显失公平的时候,受损害方有权
4、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请求变更或撤销,而无偿法律行为不存在显失公平的问题。
如:借贷合同是主合同法律行为,而担保合同就是从合同法律行
(3)确定行为人的责任。一般认为有偿法律行为的责任重于无偿法
向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人发出的意思表示,通常必需到达其法定代理人
行为仍有不同:(1)决议。如董事会决议,董事会有 5 个董事,其中有
时才能生效。
4 个同意,1 个不同意,也可以产生法律效力。(2)董事会决议意思表
(三)法律行为的分类
示的结果是对董事会全体成员都有约束力。
1、单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
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
表示。对话的意思表示是在当事人了解的时候生效。非对话的意思表
关系为目的合法行为。法律行为的特征:(1)以意思表示为要素;(2)以
示,如书信往来,电报,是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
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和义务关系为目的;(3)是一种合法行为。只有在
(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如遗嘱行为、抛弃动产。一般来说无相
默示。假如是默示的表示行为,必需是法律规定,或当事人之间有商定,
魏
第1页共4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3)假如意思表示是通过传达人传达的,假如传达人是为表意人服
解释:决议是多个民事主体根据表决原则作出的确定,例如董事
务的,传达人没有传达或者推延传达、错误传达的风险由表意人承当。 会决议,一般也作为多方法律行为处理,但事实上与一般的多方法律
魏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