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1篇基础运用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复习课件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八)传统文化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考向探究
考向1 对联 ·考情数据
对联知识,是传统文化的重点考点,在2017年北 京中考第3题,2016年第3题,2015年第4题,2014年第 4题均有考查,分值为2分,题型为选择题,考查学生 对于对联知识的掌握。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知识储备
当堂检测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3.[2016·房山区一模]在“走近清明”主题班会上,小明同学为 大家展示了一则趣味对联故事。请你帮他分析这副对联巧在何处。 相传,古时一姓陈的才子,常与一姓李的才子作对互娱。一年清明 节,两人路过一湖畔,姓陈的才子吟道:“日临________,清明水 底见重阳。”姓李的才子也不甘示弱,脱口而出:“风起大寒,霜 降屋檐成 ________。”两人不禁相视一笑。 分析:上联巧嵌 “__①__”“清明”“重阳”三个节日,下联巧 嵌 “大寒”“霜降”“__②__”三个节气。上联是__③__ ,下 联是风霜,景观不同,对比鲜明,可谓构思巧妙,独具匠心。你认 为①②③三处填写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 A.①端午 ②小雪 ③丽日 B.①中秋 ②大雪 ③丽日 C.①端午 ②大雪 ③水清 D.①中秋 ②小雪 ③水清
考向探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应考策略
知识储备
当堂检测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考向3 民俗文化
·考情数据
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第2题 和第5题分别考查了春节文化和生肖文化、2013年第10题考查 了饮食文化。二者都作为文字载体,和其他知识点综合考查。 此外,关于节气的考查在北京各区的模考中已出现了几次,提 醒考生关注。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知识储备
当堂检测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考向5 物质文化遗产
·考情数据
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 “文化遗产”,根据《世界遗产公约》,包括历史文物、历史 建筑、人类文化遗址。2014年文化遗址作为阅读材料出现在中 考题中。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知识储备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知识储备
当堂检测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考向4 传统艺术形式
·考情数据
皮影戏、戏曲、相声等文化艺术形式近几年逐渐出现在 各区模考中。这其中尤其是戏曲文化,近年来在中考模考中 出现频率较高。2015年中考第13题,对此专题有所考查,考 查形式为填空或简答,分值1~7分。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知识储备
当堂检测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考向2 文化名人故居、博物馆
·考情数据
2017年第2题将名人故居和文化常识结合考查、将博物馆 和名著阅读结合,2015年第7题将名人故居和拟写应用文结合 考查,题型为选择题或填空题。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知识储备
当堂检测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2.[2017•北京]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请你根据提示语, 判断图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1分)
知识储备
当堂检测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1.[2017•北京]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 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横线 处填写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2分)
[参观记录] 时间:2017年4月13日 地点: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 年8月。《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国现代自由诗的代表作。 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 他创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 [对联] 上联:诗坛领袖,①__自__创____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 下联:话剧大家,改编老故事,《②__屈__原____》乃历史剧先锋
当堂检测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解析] 本题以名著为载体,考查了戏曲知识。根据当时诸葛 亮的年龄以及连环画中诸葛亮的画面,不难得出答案。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知识储备
当堂检测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链接材料】 行当是指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生行是京剧表演行
当的主要类型之一。根据所扮演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生 行又分老生、小生、武生等。老生多挂髯口(胡须),扮演中 年或老年男子,多为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形象。小生扮演青 年男性,演唱时真假嗓音合用,表现青年人的活力和潇洒。 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
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 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老舍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知识储备
当堂检测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解析] 本题借助文化名人故居这一载体,综合了图文转换和 文化常识,考查形式新颖,但难度不大。通过审读题干,可 确定该题的入手点,即文常考查。提示语中提到了《骆驼祥 子》,看到这一点,答案自然跃然纸上。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5.[2014·北京]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 当的一项是(2分)( A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为了更 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 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走 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 ”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一头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____① ____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作为国家一级博物 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____② ____。 A.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B.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C.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D.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知识储备
当堂检测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联,需结合材料信息与对联内容综合 分析。对对联,要注意其常识,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 平仄相协,宽对即可。同时,还要注意结合材料,根据上 下联相应的对仗位置的词语确定横线上应补写的内容。第 ②空,难度不大。结合参观记录中提到的“《屈原》是历 史剧的先锋之作”与上联中的《女神》可直接写出答案。 第①空,则需要结合参观记录中提到的“《女神》开一代 新诗风”,且与下联提到的“改编”词性相对应。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知识储备
当堂检测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解析] 本题考查两个考点,一是节气名称和顺序,二 是对联知识,考查词性对仗。“临”的意思是接近,和 清明接近的是端午;“霜”降屋檐只能形成“小雪”, 不会是大雪;两联写的都是自然风光,“丽日”对应 “风霜”,都是名词性短语;“水清”是主谓短语。
知识储备
当堂检测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4.[2015·北京]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回答问题。 连环画:诸葛亮施展空城计(原图略)。 诸葛亮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京剧舞台上。从连环画和下面的链 接材料可以看出,京剧舞台上的诸葛亮应当由生行中的 老生 ________来扮演。(1分)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知识储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