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在雨伞伞柄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雨伞创新设计方案

雨伞创新设计方案

雨伞创新设计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进。

而雨伞作为常见的日常用品,也有着被创新的潜力。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些雨伞创新设计方案,以提供更便利、实用和美观的使用体验。

一、自动开启与折叠设计在下雨天,往往需要用手快速打开伞面,但当手上拿着其他物品或戴着手套时,将会感到不便。

因此,一种创新设计方案是实现雨伞的自动开启与折叠功能。

采用感应技术或按键控制,当检测到雨滴或按下按钮时,伞面能够迅速打开或折叠。

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还能避免雨滴的侵扰。

二、防风逆设计在刮风的时候,传统的雨伞往往容易翻转或被风吹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设计一种具有防风逆功能的雨伞。

通过采用特殊的支撑结构和材料,可以有效抵抗风力,保证伞面的稳定性,让使用者无论在大风天还是阵雨中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

三、光能发电雨伞雨天往往伴随着阴暗的天空,而使用者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下前行。

为了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和延长雨伞的使用时间,可以将雨伞设计成能够利用阳光充电的光能发电雨伞。

通过在伞面上安装高效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储存,然后通过LED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为使用者提供照明。

这不仅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性,同时也对环境友好。

四、智能导航设计在陌生的城市中,往往需要使用地图或导航软件来找到目的地。

而在雨天中拿着伞查看地图却很不方便。

因此,一种创新设计方案是在雨伞的手柄部分内置智能导航设备。

通过连接手机与导航系统,使用者可以通过伞柄上的显示屏查看地图指引,而不需要手持手机。

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还能保证使用者在雨天中不受阻碍地抵达目的地。

五、环保材料设计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使用环保材料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将环保材料应用于雨伞的设计中,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升雨伞的质量。

例如,采用可降解的材料来制作伞面和伞骨,当雨伞报废时能够更好地降解并对环境造成较小的影响。

六、智能防丢设计伞是易丢失的物品之一,而当我们雨伞遗失的时候,需要重新购买或者找回,给我们带来不便和浪费。

用TRIZ原理解析多功能雨伞拐杖的设计

用TRIZ原理解析多功能雨伞拐杖的设计

用TRIZ原理解析多功能雨伞拐杖的设计作者:杨熙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7期摘要:随着老年人口的持续增加,国内主要城市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各种针对老年人的产品设计也越来越多。

而现在市面上老人使用的拐杖结构简单,功能过于单一。

现研发出一种能将雨伞固定在拐杖内的新型拐杖,通过这项新型机构的创新研究可以使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在雨天出行变得更加的便利。

通过应用TRIZ机械发明40条原理的理论知识方法,成功地实现了这种新型拐杖的新功能。

关键词:多功能拐杖;雨伞;TRIZ;40条发明创新原理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0-0084-01一、市场现有拐杖产品分析拐杖是一种辅助行走的简单器械,通常是一根木制或金属棍子,顶端有一个把手,充当行走时的"第三条腿",稳定身体。

传统的拐杖就其功能来说都只是为了实现辅助行走的功能。

而现在的拐杖增加了许多辅助功能。

常见的有:不锈钢四脚拐杖、镁合金拐杖凳等。

拐杖材质有:有传统的木质材料、金属类手杖、塑料手杖。

手杖造型上有传统雕刻造型,简捷线条、功能为主。

以上综述可以看出这些新型拐杖不仅材料更为丰富而且还赋予了拐杖新功能。

新型多功能雨伞拐杖不仅对它的实用性进行了改良和加强,而且还主要对它的材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参考,这就说明了新型的创新就是要在一些旧的原始机构上在保证基本功能不变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

二、基于TRIZ理论的产品创新性分析(一)TRIZ理论TRIZ是解决技术问题或发明问题的强有力的方法学。

TRIZ几乎可以被用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其IPS(创新问题解决)可用来解决设计、研发、制造、安全性、可靠性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在对全世界专利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TRIZ理论提出了40条发明创造原理。

实践证明,这些原理对于指导设计人员的发明创造、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TRIZ创新理论的雨课堂设计与实践

基于TRIZ创新理论的雨课堂设计与实践

基于TRIZ创新理论的雨课堂设计与实践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一种创新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工程和科技领域的问题。

本文将基于TRIZ创新理论,来设计和实践一个雨课堂的场景。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雨课堂的背景和目的。

雨课堂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场景,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与传统课堂不同的学习体验。

在雨课堂中,学生可以在模拟雨天的环境下进行学习,通过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运用TRIZ的原则“与空间、时间、条件相关工作”来设计雨课堂的空间。

可以构建一个特殊的室内环境,通过技术手段模拟下雨的场景。

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感受到雨滴的落在自己身上的感觉,同时又不会淋湿自己。

通过这种特殊的空间设计,学生能够沉浸在雨水的声音和氛围中,增强学习的记忆和感受力。

其次,我们可以运用TRIZ的原则“利用加速流体流动现象”来设计雨课堂的学习方式。

可以在雨课堂中设置一个类似于流水的装置,将学习内容以水流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水流的动态变化,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水流的动态变化来理解数学公式和概念。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外,我们可以运用TRIZ的原则“组合先进独特的功能”来设计雨课堂的教学工具。

可以设计一种特殊的雨伞,内置了一个智能学习系统。

学生在雨课堂中使用这种雨伞,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来进行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雨课堂中进行互动式学习,通过触摸屏幕来回答问题,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和竞争。

这种教学工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雨课堂的实践和评估。

可以在教育机构或学校中设立一个特殊的雨课堂,邀请一些教育专家和教师来参与和指导实践。

居家生活用品基于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的研究

居家生活用品基于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的研究

居家生活用品基于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的研究居家生活用品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物品和设备,如厨房用具、卫生洁具、家具和家电等。

在设计和改进这些用品时,可以借鉴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以解决各种问题和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功能。

一、物理参数变化原理1. 分割原理:将一个大的物体分割成小的部分,使操作更加方便。

将厨房切菜板分割成几个小板,可以同时处理不同的食材。

2. 提高温度原理:通过增加热量,提高物体的温度,改善物品的使用效果。

加热床垫可以提高床的舒适度。

3. 减小温度原理:通过降低物体的温度,达到物品的保鲜和冷却的效果。

冰箱能够将食物保持在较低的温度,延长食材的保存时间。

二、力学振动原理4. 力的反方向原理:通过应用相反的力来平衡物体,保持平衡。

餐桌使用桌腿的反方向力来支撑桌面,保持平稳。

5. 力的互补原理:利用不同力量的互补作用,实现物体的平衡和稳定。

沙发底部使用不同方向的支撑架,增加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6. 力的振荡原理:通过力的振荡来实现物体的运动和晃动。

婴儿床使用摇篮机构,能够使床摇晃,帮助婴儿入睡。

三、热膨胀原理7. 热膨胀原理:利用物体在受热时膨胀的特性,设计扩张形式的家居用品。

热水袋在注入热水后膨胀,提供热量和温暖。

8. 热收缩原理:利用物体在受冷时收缩的特性,设计收缩形式的家居用品。

折叠伞在收起时变小,方便携带。

四、修复原理9. 退化防止原理:设计物品时考虑到潜在的退化因素,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购买坚固耐用的木质家具,减少投资和维修成本。

10. 预防防护原理:在产品中加入预防性的零部件,提前防止问题的发生。

将家具腿底部加装防潮胶垫,预防潮湿环境下的腐蚀和损坏。

五、化学变化原理11. 降解原理:利用化学变化使物体发生降解,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12. 合成原理:通过化学合成创造新的材料和产品。

利用化学反应合成出耐高温的炊具。

六、热传导原理13. 热传导原理:通过材料或结构的导热性能,实现热量的传导和分布。

创新研究设计方案

创新研究设计方案

创新研究设计方案一、设计名称多功能雨伞二、设计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雨伞的种类越来越多,花样也越来越好看,但是就目前的雨伞来说,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下雨的夜晚道路一般都比较黑,这时候如果我们出门在外,就要一手撑伞,一手拿手电筒照亮;在比如,虽然现在的雨伞已经很小巧了,但是还是会有人因为携带不方便而不想带伞。

因此,通过构想,我打算设计一种多功能雨伞,不仅具备手电筒功能,而且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把伞固定在手臂上。

这样就可以解放双手。

三、设计功能此种多功能雨伞集发电、照亮于一身,它既具备手电筒的照射功能,同时它不用再插座上充电,只需太阳光发电,可以省去我们许多麻烦。

四、设计原理和设计用材首先,雨伞的伞柄是可以伸缩和变性的,一般采用不锈钢材料,同时在伞柄的外部包上一层荧光材料,可以因个人喜好采用不同的颜色,比较时尚,容易吸引年轻人的青睐。

其次在伞柄的底部按照手电筒的制作原理安装一个LED的手电筒,同时在伞的顶部安装太阳能电池芯片,虽然在下雨时不会有太阳,但是我们可以在有太阳的时候进行充电,这样在下雨的时候就可以放心的使用了。

同时,在手电筒内部会内置一个芯片,连接到太阳能电板处,当手电筒没电的时候,芯片会发出“滴滴”的响声提醒我们该充电了。

雨伞采用高强超薄伞布,这样不仅结实而且轻便。

伞骨采用铝材的玻璃纤维,不仅抗风,而且很漂亮,在玻璃内填充荧光粉,这样,在夜晚也能发亮,即使一个人走路也不会害怕。

当在没有下雨的时候,如果我们身上没有带包,我们也不用把雨伞拿在手上,因为伞布的材质比较薄,所以这种伞比较小巧,折叠后大概只有十五厘米,所以在伞布上我们可以添加两条布条,然后根据计算距离,在另一端添加两个暗扣,这样在不用雨伞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雨伞绑在手臂上,因为雨伞比较轻,所以不会对手臂造成多大负担。

当雨伞打开时,用于固定的两个布条可以把它们系成蝴蝶结状,很漂亮。

五、设计结构此种雨伞的制作有一些难度。

TRIZ理论的应用实例分析

TRIZ理论的应用实例分析

TRIZ理论的应用实例分析一、TRIZ理论的起源TRIZ理论是阿奇舒勒(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一种发明理论,其意义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二、主要内容现代TRIZ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TRIZ理论中提供了如何系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如多屏幕法等;而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则包含了科学的问题分析建模方法——物-场分析法,它可以帮助快速确认核心问题,发现根本矛盾所在。

2.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针对技术系统进化演变规律,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提炼出八个基本进化法则。

利用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确认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3. 技术矛盾解决原理不同的发明创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规律。

TRIZ理论将这些共同的规律归纳成40个创新原理,针对具体的技术矛盾,可以基于这些创新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

4. 创新问题标准解法针对具体问题的物-场模型的不同特征,分别对应有标准的模型处理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转换、物质与场的添加等等。

5.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主要针对问题情境复杂,矛盾及其相关部件不明确的技术系统。

它是一个对初始问题进行一系列变形及再定义等非计算性的逻辑过程,实现对问题的逐步深入分析,问题转化,直至问题的解决。

6. 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而构建的知识库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领域的数百万项发明专利的分析结果而构建的知识库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丰富的方案来源。

三、基本哲理TRIZ理论的基本哲理包括以下6条:1、所有的工程系统服从相同的发展规则。

这一规则可以用来研究创造发明问题的有效解,也可用来评价与预测如何求解一个工程系统(包括新产品与新服务系统)的解决方案。

2、像社会系统一样,工程系统可以通过解决冲突(Conflicts)而得到发展。

3、任何一个发明或创新的问题都可以表示为需求和不能(或不再能)满足这些需求的原型系统之间的冲突。

雨伞创新小设计报告

雨伞创新小设计报告

雨伞创新小设计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雨伞这种常见的生活用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雨伞虽然能够遮挡雨水,但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些不便之处。

因此,本设计旨在对传统雨伞进行创新,提供更加方便实用、舒适耐用的雨伞产品。

二、设计目标本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在保持传统雨伞遮雨功能的基础上,提升其便携性、耐用性和人性化设计。

三、创新理念为了实现设计目标,我们提出以下创新理念:1. 折叠设计采用可折叠设计,使得雨伞在收纳时更加紧凑,便于携带。

同时,在打开伞面时能够自动展开,减少使用者的操作。

2. 轻量化材质选用轻量化材质,如碳纤维和聚合物材料,降低雨伞的重量,减轻使用者负担。

3. 防风设计加强雨伞的承载能力,采用加固骨架和抗风材料,提高抵抗风力的能力,减少雨伞翻转的风险。

4. 舒适人性化设计优化雨伞手柄的设计,采用人体工程学原理,提供舒适的握持感。

同时,在伞面上增加透气孔设计,减少下雨时的闷热感。

5. 智能化功能内置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开关伞和温度感应等功能,提升雨伞的智能化水平。

四、产品特色本设计提出的创新理念将带来以下产品特色:1. 便携性:折叠设计和轻量化材质使得雨伞在不使用时可以轻松收纳,方便携带。

2. 耐用性:采用耐用的材料和抗风设计,增加雨伞的使用寿命。

3. 舒适性:人性化设计的手柄和透气孔减少使用时的不适感,提升使用体验。

4. 智能化:内置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使得雨伞具备一定的智能化功能,提供更多便利。

五、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雨伞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设计提出的创新理念能够解决传统雨伞的不足之处,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六、创新价值本设计提出的创新理念和产品特色使得该雨伞在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同时,创新的使用体验将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生活用品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

七、结论本设计针对传统雨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折叠设计、轻量化材质、防风设计、舒适人性化设计和智能化功能等创新理念,并展示了这些创新带来的产品特色和市场前景。

产品创新设计

产品创新设计

1、项目背景近年来,全球各国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老年人比例的逐渐增大,给老年人用品市场带来很大的潜力。

据了解,老年人群体中普遍存在行动不便的问题,大部分老人家常常需要靠拐杖辅助行走,需要椅子可以随时坐下休息。

然而,同时携带这两样工具非常麻烦,影响老人家出行,因此,市场亟需一种同时具有拐杖和椅子功能的便携式的产品。

从上述现状出发,本项目着力于研究拐杖与椅子的有效结合,以拐杖为原型,结合雨伞的工作原理,通过简单的变形可实现拐杖和椅子的功能,携带方便,使用简单,人性化程度高,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其产品必将受到普遍欢迎。

本项目采用TRIZ理论创新方法进行研究。

2、 TRIZ理论与方法概述2.1、TRIZ理论简介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 Altshuller也被尊称为TRIZ之父。

1946年,Altshuller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

当时Altshuller在前苏联里海海军的专利局工作,在处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专利过程中,他总是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Altshuller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是有规律可循的。

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趋势。

以后数十年中,Altshuller穷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TRIZ理论的研究和完善。

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理论体系。

长柄伞的创新设计方案

长柄伞的创新设计方案

长柄伞的创新设计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伞作为一种常见的雨具,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

长柄伞作为一种常见的伞款,同样需要不断进行创新设计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追求。

下面是一个关于长柄伞创新设计方案的700字述评:长柄伞的创新设计方案:1. 折叠轻便:传统的长柄伞体积庞大,不便于携带。

创新设计方案可以采用折叠结构,将长柄伞分为若干个可折叠的部分,使伞体更加轻巧便携。

同时,采用轻质材料制作伞骨和伞面,减轻整个伞的重量。

2. 防风结构:传统的长柄伞在强风天气下往往不够结实,容易被风吹坏。

创新设计方案可以采用更加牢固的骨架结构和更加紧密的伞布编织,使长柄伞更具抗风能力。

同时,增加伞骨的数量和强度,以提高整个伞的防风性能。

3. 多功能设计:传统的长柄伞只是用来遮雨防雨而已,缺少实用性。

创新设计方案可以增加长柄伞的功能。

例如,设计伞柄的底部可以加装小型灯具,方便夜间照明;伞尖可以加装指南针或者温度计,方便使用者进行导航和了解环境温度。

4. 智能化设计: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智能长柄伞的设计也逐渐出现。

创新设计方案可以将智能技术应用到长柄伞上。

例如,设计伞柄可以加装触控屏幕,使用者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来调节伞的折叠状态、开关伞面灯光等等;伞面上可以加装传感器,可以自动感应天气状况,来自动展开或收起伞面。

5. 纹饰和色彩:传统的长柄伞一般只有简单的纯色设计,缺乏美感和个性化。

创新设计方案可以增加长柄伞的纹饰和色彩。

设计师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来设计伞面图案和颜色,使长柄伞更具时尚和个性化。

总之,长柄伞的创新设计方案有很多个方面可以探索和改进,如折叠轻便、防风结构、多功能设计、智能化设计和纹饰和色彩等等。

这些创新设计方案,可以提升长柄伞的便携性、防风性和实用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乐趣。

TRIZ理论应用案例.

TRIZ理论应用案例.

TRIZ理论应用淬火工艺的案例车间得到一份订单,对很大的金属零件进行热处理。

要进行这项工作,吊车司机必须从炼铁炉中吊出通红的铸铁,将它运到一个油池上方并使其落人油槽。

工作了几天之后,吊车司机找到老板抱怨说:“这样干我很难呼吸。

我的控制室离房顶很近,所有从油槽里升起的烟都向我飘来,我不干了。

”烟雾本来不是问题,因为处理小部件时,车问里的通风设备满足要求;现在,在处理大型部件时,烟就变成了主要问题。

因为处理过程不能改变,老板面临一个典型的管理局面:得想出一种办法,但他还不知办法在哪里。

从定义上来说,一个技术系统应该有三种成分:两种物质和一个场(能量)。

要解决问题,首先应明确引起问题的技术系统。

在这个例子中,引起问题的技术系统是油池里的油、金属部件,以及该部件的热能。

烟是这个过程的副产物,对吊车司机造成危害。

现在,需要确定在技术系统中必须改善的特性。

为做到这一步,我们来填写附表1,指出需改善的特性。

1.标明技术系统的名称金属处理过程2.指出技术系统的系统对大型金属部件进行过油处理3.列出该技术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及相应作用4.描述技术系统的操作本例中,吊车司机将通红的部件放到装满油的油槽中,金属部件一接触油就会激起浓烟,污染环境。

5.表示出应该改善或取消的特性:例如通过取消烟雾或减少烟雾所造成的危害,改善吊车司机的工作条件。

利用附表2构建技术矛盾。

(填写附表2,能够有助于清楚地确定问题中的技术矛盾。

)在问题中,从1a项到1d项都与问题无关,因为不是要改善技术系统的特性。

相反,我们是想去除有害的作用。

2a.“讲明需要减掉、去除或使其中性化的负面特性”。

这个特性就是烟雾。

2b.“列出传统的减掉、去除该特性或使该特性中性化的方法”。

利用金属盖来覆盖油槽,这样可以防止油烟四散。

2c.“写出在2b项条件中更加恶化的特性”。

系统的复杂性和重量增加。

2d.“构建技术矛盾如下”:技术矛盾1:如果利用金属盖将(油烟雾带来的有害)特性减少(去除),则系统的复杂性增加。

创新方法TRIZ理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方法TRIZ理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创新方法TRIZ理论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一章测试1.离开了“创新”,人类社会不可能向前迈进,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动力。

()参考答案:对2.创新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得到激发和提升。

()参考答案:对3.TRIZ理论是由()在1946年创立。

他在审阅世界各种专利二百五十万件后,发现了这些发明之后的规律。

提出了一套体系相对完整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为 TRIZ 的问世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阿奇舒勒4.TRIZ是()。

参考答案:发明问题解决理论5.TRIZ理论的萌芽时期是()。

参考答案:1946年到1955年6.TRIZ的创新问题求解工具包括()。

参考答案:科学效应库;分离方法;发明原理;标准解系统7.经典TRIZ把具体的问题划分为()等问题模型。

参考答案:技术矛盾;物-场模型;物理矛盾;功能化(How to)模型8.现代TRIZ解决问题的典型过程分为()等步骤。

参考答案:问题解决;概念验证;问题识别9.与经典TRIZ理论不同的是,现代TRIZ理论解决的不是初始问题,而是关键问题。

()参考答案:对10.问题识别阶段的工具有创新标杆、流分析、()、特性传递以及关键问题分析。

参考答案:进化法则分析;因果链分析;功能分析;剪裁第二章测试1.您认为摩托车处于()时期。

参考答案:衰退期2.TRIZ中的所有进化法则都是围绕着()法则进行的。

参考答案:提高理想度3.从产品进化的角度出发,高铁运用了()法则参考答案:能量传递4.()法则可描述为:不存在物理实体,也不消耗任何的资源,但是却能够实现所有必要的功能,简单说就是“功能俱全,结构消失”。

参考答案:提高理想度5.系统生命曲线衰退期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技朮达极限,很难有新突破,将被新的技朮系统所替代。

新的曲线开始6.一个完整系统中,()协调系统内部、技术系统与外部的相互作用。

雨伞、伞把创新足

雨伞、伞把创新足

雨伞、伞把创新足作者:雨田一丁来源:《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14年第05期雨伞的伞把是雨伞的主要部分,它支撑着雨伞。

如今,创意家不光在雨伞上创新,还搞出了与众不同的伞把。

雨伞握把的新设计打着伞的同时想要双手打字?要是在保证不被淋湿或你没有了图1独门装置的前提下这似乎有点难度。

不过,有了这个穿孔握把,我们便可解放手指,在雨中或烈日下舒畅地码字啦!虽然没有“全力”握住雨伞,但符合人机学的把手和加强版框架让我们在狂风大雨中也能若无其事地发微信(图2)、刷微博,是不是方便多了呢?可倚靠的雨伞这把长杆雨伞在把手处做了微小的改动,J字形的把手端与略有倾斜的雨伞尖头均贴有防滑橡胶垫,可让其“牢固”地倚住墙面(图3)。

简单的设计解决了很大问题啊!防盗雨伞雨天,从户外进入室内活动,往往需要将雨伞放置在出口处,因为只能依靠出入行人的自觉,所以不乏雨伞被盗的情况发生。

图4这款防盗雨伞的伞把部分可以从雨伞主体上拆卸下来,如此一来,应该不会有小偷取用这把不好用的雨伞了吧?新奇的打气雨伞雨伞内衬湿漉漉的不易干燥?折叠伞使用起来也不是很便利?这些雨伞的老毛病或将一去不复返啦,两位韩国设计师提供了一种雨伞设计的新方案:利用空气撑起薄膜伞面。

类似打气筒结构的圆柱体伞棒在顶端内置一个充气膜(图5),来回抽动气泵,空气便充进薄膜内形成伞面形状,随着气量增加伞面面积也逐渐变大,为使用者提供足够的避雨空间。

这样一来,我们的雨伞可完全干透,轻松放进书包里啦!至于该想法是否能实现,还是要靠设计师的加倍努力啊。

创意潜水伞“撑一把潜水伞,潜入雨中探险。

伞面上的潜水镜是神奇的观景窗,让你在沉闷的雨天也能驰骋想像力:积水的花盆曾是深埋在海盗船里的宝藏,前方身影婀娜多姿的女孩一定是美丽的人鱼公主吧!装置在雨伞顶端的潜望镜造型伞头(图6),采用抗滑的材质与特殊角度的设计,让雨伞在收立时可以平稳地靠在墙边、静静地等待你再次打开它,迎向下一场未知的探险。

triz理论在雨伞伞柄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triz理论在雨伞伞柄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triz理论在雨伞伞柄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Triz理论应用在雨伞伞柄创新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思考矛盾原理:在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思考矛盾原理来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如使轻便伞柄设计可以让人更轻松地携带,并保持稳定的效果。

(2)分层分系统分析方法:在分析雨伞伞柄设计的过程中,可使用分层分系统法,通过分析弱点来实现伞柄设计改进,如采用新材料以及优化伞柄设计结构来进行伞柄设计优化。

(3)计数分析:计数分析是Triz理论最重要的方法,可以应用在伞柄的设计上,用于识别有缺陷的伞柄部件,并实施改进措施,以满足使用要求。

(4)分类表格法:可以分析雨伞伞柄结构,通过使用Triz分类表格方法,识别伞柄部分的结构特性和缺陷,以便及早发现并确定可行性解决方案。

(5)技术发展趋势分析:通过分析已发展的伞柄结构,分析不断更新换代等技术发展趋势,以探讨雨伞伞柄设计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从而为创新设计提出新的思路。

“全自动伸缩长柄伞”创新设计

“全自动伸缩长柄伞”创新设计

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论文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 20机制一班学生姓名:冯灿学号: 2020203040102论文题目:“全自动伸缩长柄伞”创新设计完成日期: 2021 年 5 月 27 日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教师签名:作品内容摘要通过这个学期创新学课程的学习,我对创新学有了重新的认识,一开始以为创新学只是关于一些最基础的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是经过老师的介绍,我才认识到创新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平时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创新机会。

何为创新学?创新学是关于创新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创新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创新学研究的范畴很广,总的可概括为两大类创新,即生产力创新与劳动者创新。

在逐渐了解了创新的概念之后,老师又一点点的把我们带入了创新的殿堂,我深深的沉侵在“创新”之中,于是我真的开始思考日常生活中每次想到又没有勇气思考而被遗忘的那些小小的灵感。

Through the study of innovation course this semester, I ha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innovation learning. At the beginning, I thought that innovation learning was just an explanation of the most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However, only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eacher, I realized that innovation is in our daily life, and each of us had a lot of innovation opportunities. What is innovation science? Innovation science is the science about the nature and law of innovation, and it is about the theoretic and systematic world view and关键词:创新雨伞,方便出行目录关键词:创新雨伞,方便出行 (2)1.设计背景及意义 (4)2、创造原理 (4)3 设计过程 (4)3.1传动装置确定 (4)3.2工作过程及原理分析 (4)3.3开关的设置 (5)4 创新特色 (5)5 应用前景 (5)结束语 (6)参考文献 (6)1.设计背景及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于自动伞的创新和设计有许多,如:半自动长柄伞、三折伞、五折伞。

TRIZ理论在雨伞伞柄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TRIZ理论在雨伞伞柄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TRIZ理论在雨伞伞柄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本文针对传统雨伞伞柄不方便固定放置的缺陷,基于TRIZ理论的最终理想解原理,通过功能分析,使用场景和状态分析,技术功能分析对伞柄进行创新结构设计,使用Pro/E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同时提出了雨伞防丢功能的解决方案。

标签:TRIZ理论;伞柄;创新设计;最终理想解0 引言创新设计是传统产品进步的基础,产品通过不断创新进行改进,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使用习惯。

21世纪产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产品的创新设计显得愈发重要。

创新方法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总称,创新活动的进行有了创新方法的指导,而变得有迹可循。

经常被使用的创新方法包括:形态分析法,功能模拟法,检验表法,鱼骨图法和TRIZ理论等。

在上述方法中,TRIZ理论在解决发明创造问题上有着独到的优势,该方法体现了先进的科学思维,是技术创新的现代化工具,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方法[1]。

1 传统伞柄存在的问题雨伞是人类生活的必备品之一,其基本功能是遮阳和避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对雨伞的个性化和人性化需求也相应提升。

越来越多的附加功能如支撑(雨伞拐杖),座椅,音乐播放被开发出来。

然而在雨伞使用过程中,不易放置,加上在公共场合容易丢失,使很多人放弃了雨伞的使用。

1.1 放置困难在一些公共场合会提供雨伞的包装袋,把雨伞包裹起来放置到固定的放置雨伞的设施上,整个过程一般需要2人以上进行操作,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效率非常低,使用体验差。

在放置功能实现的过程中,只有弯钩形伞柄能够提供的放置功能,同时受使用场景的限制。

1.2 携带困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购物途中、回家路上,时常有突如其来的电话或消息需要马上处理,传统伞柄多数情况下至少占用1只手,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如果能够通过产品创新设计,在不占用双手的情况下携带雨伞,必然会使人们逐渐回归使用雨伞的生活习惯。

关于雨伞的创新与设计-创新学论文成品

关于雨伞的创新与设计-创新学论文成品

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学》课程结课论文**:***专业班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3班学号:311308001025****:***填报日期:2015年11月29日目录1论文摘要 (1)2现如今雨伞的基本情况 (2)普通雨伞 (2)车载雨伞 (3)室外雨伞 (4)3用缺点列举法列举上述的已有产品已知缺点 (5)4对雨伞的再设计 (6)5对雨伞的其他方面改进 (8)6创新学课程感想 (9)关于雨伞的创新与设计一:论文摘要通过这个学期创新学课程的学习,我对创新学有了重新的认识,一开始以为创新学只是关于一些最基础的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是经过老师的介绍,我才认识到创新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平时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创新机会。

何为创新学?创新学是关于创新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创新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创新学研究的范畴很广,总的可概括为两大类创新,即生产力创新与劳动者创新。

在逐渐了解了创新的概念之后,老师又一点点的把我们带入了创新的殿堂,我深深的沉侵在“创新”之中,于是,我真的开始思考日常生活中每次想到又没有勇气思考而被遗忘的那些小小的灵感。

最近天气一直不好,而且温度非常低,下雨下雪每天都在发生,走在路上,发现每个人都打着雨伞,如今的雨伞也都是一个样子,需要用手托,自己撑着雨伞走在路上,手冻的都麻木了,当我在大雪中背着书包,撑着雨伞,手拿着快递的时候,我就在想,这该死的雨伞,如果能飘在空中就好了,一方面我的手就不会冻得发疼,就不会麻木,以至于回去不能完成马上必须要写的作业,另一方面如果自己手中提了很多的东西,比如在雨天出门买东西,自己一个撑着雨伞的手就会让自己少提很多的物品,并且一样有被淋成落汤鸡的危险,而且很大,所以有一款解放双手的雨伞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有的雨伞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改进,看看是否可以创造出一种低成本的更好的雨伞,这就是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

二:论文关键词新型雨伞无手支撑方便灵巧价格低廉颜色鲜亮三:现如今雨伞的情况,伞是一种遮阳或遮蔽雨、雪的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IZ理论在雨伞伞柄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宇鹏陈春晟周志龙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9年第17期
摘要:本文针对传统雨伞伞柄不方便固定放置的缺陷,基于TRIZ理论的最终理想解原理,通过功能分析,使用场景和状态分析,技术功能分析对伞柄进行创新结构设计,使用Pro/E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同时提出了雨伞防丢功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TRIZ理论;伞柄;创新设计;最终理想解
DOI:10.16640/ki.37-1222/t.2019.17.187
0 引言
创新设计是传统产品进步的基础,产品通过不断创新进行改进,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使用习惯。

21世纪产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产品的创新设计显得愈发重要。

创新方法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总称,创新活动的进行有了创新方法的指导,而变得有迹可循。

经常被使用的创新方法包括:形态分析法,功能模拟法,检验表法,鱼骨图法和TRIZ理论等。

在上述方法中,TRIZ理论在解决发明创造问题上有着独到的优势,该方法体现了先进的科学思维,是技术创新的现代化工具,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方法[1]。

1 传统伞柄存在的问题
雨伞是人类生活的必备品之一,其基本功能是遮阳和避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对雨伞的个性化和人性化需求也相应提升。

越来越多的附加功能如支撑(雨伞拐杖),座椅,音乐播放被开发出来。

然而在雨伞使用过程中,不易放置,加上在公共场合容易丢失,使很多人放弃了雨伞的使用。

1.1 放置困难
在一些公共场合会提供雨伞的包装袋,把雨伞包裹起来放置到固定的放置雨伞的设施上,整个过程一般需要2人以上进行操作,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效率非常低,使用体验差。

在放置功能实现的过程中,只有弯钩形伞柄能够提供的放置功能,同时受使用场景的限制。

1.2 携带困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购物途中、回家路上,时常有突如其来的电话或消息需要马上处理,传统伞柄多数情况下至少占用1只手,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如果能够通过产品创新设计,在不占用双手的情况下携带雨伞,必然会使人们逐渐回归使用雨伞的生活习惯。

1.3 丢失风险
在公共场所,当伞被放置或收纳时,意味着伞离开了使用者的视线,而外观一致的临时包装袋增加了雨伞丢失的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如能够通过创新设计加以克服,必然会增加伞的易用性和用户友好性,改变雨伞的传统使用习惯,进而达到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紧密联系的目的[2]。

2 TRIZ理论和最终理想解
TRIZ理论被翻译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为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方法学。

TRIZ理论的研究始于1946年,TRIZ英文缩写TIPS(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由前苏联著名发明家G.S.Altshuller领导的研究机构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件高水平的发明专利,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3],其目的是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简单来说,TRIZ理论方法就是一种将发明从“困难的”任务转变为“简单的”任务的方法 [1] 。

最终理想解((ideal final result, IFR))是TRIZ理论中五种克服思维惯性的方法之一,在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中,IFR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产品处于理想状态的解称为理想解。

最终理想解应当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最终理想解保持了原有系统的优点;二是消除了原系统的不足;三是没有使系统变得更复杂;四是没有引入新的缺陷[4]。

3 解决方案的确定
3.1 最终理想解的引入
通过最终理想解原理寻找解决方案的一般步骤见图1。

3.2 雨伞放置问题解决方案
日常生活中,雨伞按照伞柄长度的不同主要分为长柄伞和短柄伞,长柄伞的伞柄形状以手拐形居多,而短柄伞的伞柄形状多为圆柱体。

对于圆柱体伞柄,在原有产品上基础上将伞柄加长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中间采用独立的直杆,伞柄的上下两部分通过推动的方式实现加紧和放松。

通过这种方式,伞柄可以牢固悬挂在桌沿等平面物体上(图2-a)。

对于长柄伞的伞柄,选用一种耐弯折、扭曲的金属作为伞柄的材质,伞柄部分就可以自由地弯曲扭动,同时伞柄圆环直径大大小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情况调节,伞柄表面附以防滑涂层,在行走时,可将伞柄弯曲成圆形,套于手腕之上,从而解放双手,同时解决行走时雨伞的放置问题;雨伞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伞柄弯折成与桌子平行的状态,伞柄可以与桌子表面平行贴合,平稳地放置于桌旁或者悬挂在横梁上(图2-b ,c)。

3.3 雨伞丢失问题解决方案
将伞柄中空部分植入容量为2000mA锂聚合物电池和小型蓝牙芯片,同时连接USB端口作为输出端口,电池在外出时可当作应急电源使用。

锂聚合物电池体积小,重量轻,不会增加
使用负担。

蓝牙芯片匹配报警器,当芯片与报警器超过指定范围,报警器鸣响,以此达到防盗防丢的目的。

4 结语
TRIZ理论可以帮助设计者将创新具体化,为设计者提供一条有迹可循的思路,最终理想解方法则为设计者提供更加明确的设计目标。

基于TRIZ理论,设计完成的伞柄,在传统伞柄的造型的基础上,更加贴合快节奏生活人群的需求,实现了雨伞妥善放置和防丢功能,同时体现使用者个性,是TRIZ理论创新方法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謝东钢,王建国,杨拉道,陈坚兴,张国华.“TRIZ”理论是科技创新的现代化工具[J].重型机械,2010(S1):1-9.
[2]杨杰,王丽丽,张志明,李蓉,刘攀.基于技术系统进化理论的停车警示装置创新设计[J].包装工程,2018,39(14):13-17.
[3]武青艳,陈瑞三,罗玲玲.TRIZ理论的优势特点及其局限性[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30(04):17-21.
[4]吴国荣,尧优生.基于TRIZ理论的家用吸尘器概念设计[J].包装工程,2007(05):101-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