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家访心得(精选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备」小学老师家访心得(精选5篇)
小学老师家访心得篇1
第一,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失。
走访的家庭中家庭教育的力量普遍薄弱,很多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代为管教,使得他们的心理懒散、行为放纵、学习成绩差、不服管教。
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关心,缺少必要家庭教育,让学校教育工作的展开是难上加难。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送到了学校自己就没有什么责任了,出了问题就去找学校,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学校,严重无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家长溺爱助长学生不安康心理。
有些家长爱子心切,以致于溺爱和放纵,让孩子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了爱挑吃、爱挑穿,爱攀比,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习惯,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不便;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无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心理辅导的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认为分数决定一切;有些家长只顾挣钱而无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把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拿来给自己的孩子挥霍,让自己的孩子养成了不良金钱观和用钱观;有些家长甚至认为自己的孩子送给了学
校自己就万事大吉。
种种情况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缺乏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家访的做法有待改良。
家访时间短,任务重,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有很多忽略的地方和做得不是很周到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以改良。
让家访真正成为一项长期的、有实效的民心工程。
总之,家访的目是及时地发现问题、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教育孩子更好地安康成长。
家访让我受益匪浅,既使家长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
全面广泛地听取了家长和社会的一些意见,积极弥补教学过程中的缺乏之处,自觉改良教学方法,进步自己的教学程度,有方案地搞好教学管理,有目的地搞好因材施教。
一方面,我们通过家访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更加重视孩子的行为、思想、生理、心理和才能培养的教育,我们要加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亲密联络,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真正到达“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所学校,涉及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让家
访的效果落到实处,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受益者,让家长全面认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的重要性返回查。
小学老师家访心得篇2
家访是老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展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
它是学校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老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到达共同对学生进展教育的一种方式。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假如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家长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同时还有对子女的殷切希望。
以此活动中,我们详细地理解了孩子的家庭构造、成长经历、学习环境以及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对学校的要求和建议,同时家长也通过老师家访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更清楚认识到了自己孩子的优势和优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通过对老师的交流,更好地配合老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这次家访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详细地反思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共同催促
在家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对孩子进展严格教育管理的心声。
从家访中,我们处处可感受到每一个学生都寄托着家长对他们百分之百的期望。
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
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见,学生的成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孩子平时有烦恼最愿意倾诉的对象还是他们的父母,假如家长能配合老师,多关注孩子不在学校时的表现,多与孩子进展思想沟通,那么学校的教育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家访效果的反响
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
家访后加强对学生的督导,可以稳固家访的效果。
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尤其是后进生的进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然有一个反复的过程。
所以家访后,老师应对学生及时加以督导,因为家访必定引起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老师应把握好这个有利的时机对学生进展教育,我想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构建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渠道
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的谈话中理解到,很多家长面对逐渐步入高中的孩子的家庭教育感到很困惑,似乎与孩子的沟通更困难了,然而从我们与他们的沟通谈话中似乎可以帮助他们解除往生活中遇到很多困惑,所以当我们每走出一个学生的家里时,家长都是对学校此次的活动表示万分的感谢。
通过这次家访不仅可以广泛听取社会对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更主要的是让我们都获得了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世界,全
面理解学生的时机,更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让教育教学工作变得更加顺利,真正实现获得德育和智育全面的双丰收。
小学老师家访心得篇3
寒冷的风呼呼地刮着,老师的家访却给学生和家长带去了温暖。
尤其是山区的孩子,他们离家较远,平时午后在校吃饭,所以可以和家长交流的时机很少。
虽然我很屡次试图与这些孩子交流,但是效果仍然不佳。
每次修改他们的家庭作业,心中总是感觉很无奈。
我们首先走访了其中的一位——张__。
这个孩子平时顽皮好动,上课精力很个性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考试试卷从来没及格过,而且平时颇爱管“闲事”。
到达学生张__家时,他的家长颇感意外。
或许是因为孩子的淘气,或许是因为许屡次老师“邀请”,都没能把张__的家长请到校园,张__的妈妈很是不好意思。
我和张__妈妈稍稍交流了一下孩子的在校表现。
张__妈妈满脸歉意地说:“老师,我对孩子管理太松了,您前几次打,我因为上班抽不开身,所以没能去校园……”
“工作再忙,也不能不管孩子呀!毕竟孩子才上二年级,没有家长的管理,孩子怎样能约束住自己呢?……”我开场耐心地做家长的工作。
“对,对,对,老师,是我们做的不对!……”张__妈妈点头容许着。
停了一会儿,我又说:“您工作忙,为什么不让孩子的爸爸去校园和老师交流呢?”
张__的妈妈低下了头,沉默了一会儿,我感觉其中必有隐情。
果然,她抬起头时,眼圈已经发红了。
“老师,您没听说过前两年硫酸厂发生的那件事吗?孩子他爸与人打架,我们家赔付给人家很多钱,欠下了许多债。
我一个月就2000多块钱,还要供张__姐弟俩上学,所以对孩子的管理放松了……”张__妈妈哽咽着说。
在家访中,我还理解到有相当一局部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催促孩子。
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职责更重了。
我们没方法选取家长,我们只能选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
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
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
当然快乐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
同时让我们更深的认识到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的不同影响.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明白如何对孩子进展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多数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管教子女严厉的家长,会教子女做人的道理,孩子的品性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对自己的子女过于溺爱的家庭,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场面。
针对这些状况,我们和家长促膝谈心,有的给予肯定和表扬,
有的共同商讨,有的用好的教育事例给家长作分析^p ,委婉地指出其教育存在的问题,讨论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小学老师家访心得篇4
家访,对我们老师来说,并不是一个生疏的词。
作为联络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假如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蹋下来”。
通过家访能及时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地反响和建议,不仅获得了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加深了老师与家长的感情,而且可以改变老师的育人思想,增强职业信心。
同时,老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丰富的教学经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变有些家长不成熟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成长,亲密家校关系。
下面,我把这些年来的家访经历和大家做一下交流:
一、找准时机,结合教学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比方在二年级的学期中段,寒假过后,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上课精力不集中、书写退步、自制力差等现象,加上学
期时间短、教学任务重、知识难点多,为了能让学生们尽快地跟上学习节奏,让家长更准确地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我选择在这时进展一次家访。
果真,在家访过程中我理解到,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后,玩心比拟重,不能很好的利用课余时间稳固在校学习的知识,生活习惯不好,学习缺乏方案性,久而久之,学习会变得被动。
所以我给各位家长提出了在家的学习方案:每天早起晨读,中午的饭后有方案地阅读、练字,晚上的复习当天学过的课程、预习新课程等等方法,持之以恒,肯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针对家长们缺少有效地催促,对孩子的教育不知所措,有时比拟急躁,态度不均匀,我建议家长朋友们要用平静的心态,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这次的家访在当时的时刻就起到非常及时和关键的作用。
二、明确目的,有针对性的进展引导和教育。
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所以我每次家访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渴望,这不仅是为今后的学业打根底,更是一种学习态度的树立。
我们班自从二年级就开展了“阅读100天挑战赛”,并要求家长做好催促,每天把阅读情况发朋友圈,至今孩子们已经坚持阅读了1000多天了,一路坚持收获了很多。
为了能让孩子继续保持阅读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根底,那次的家访我赠送给每个孩子一本书,把读
书变成一种乐趣,一种生活。
同时从二年级就开场了写作练习,每周至少一篇作文,如今要求的作文字数已经在500字以上。
反复强调要将阅读变成一种习惯,只有到达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打破。
多读,多练,成绩肯定会有进步。
三、总结教育方法,传递好的学习经历。
1、从四年级开场,孩子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想法,所以家长们要把他们当成“小大人”,多鼓励,多引导,及时沟通,及时疏导,少责备,更不能打骂,严厉和和蔼并重,注重思想的沟通。
2、学习的道路很漫长,得走一步看三步,没有捷径,没人能替代,在这条路上不能松一阵,紧一阵,要咬住牙一直往前走,以后的学习才能更平稳,更轻松。
3、在竞争中进步自己,积极参加课余活动,进一步的锻炼自己,表达自己,发挥自身的先天条件,把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去实现更高的目的。
鼓励孩子要抓住一切时机,尽情的展现自己。
4、做事要用心,要发自内心的真正做好每一件事,坚信别人能干好的自己也能干好,回绝懒惰。
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生活经历和技能,才能运用到写作中,让文字有血有肉。
从事教育事业将近30年的我,一直遵循“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这句话,既然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就要用真诚和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从“小树苗”长到“参天大树”的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地修剪分叉的枝、多余的叶,我们就是那个呵护他们成长的园丁。
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共建、共管、共育”的教育形式,有效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到达成功教育的目的。
小学老师家访心得篇5
学校教育需要社会的配合,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家访是学校获得家长信任与支持的重要途径,更是学校领导和老师全面理解学生表现的重要渠道。
我们荣成三十八中在市局组织开展的老师大家访活动之前已先行一步,我们在新学期伊始就着手准备,并有效地组织开展此项活动。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主任的精心组织下,各位老师通过上门走访、访、书____等多种形式,在宣传育人理念、指导教育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等方面获得了良好效果。
1、明确分工,齐抓共管
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近期表现等方面将学生分组,并分给老师。
每位老师为自己负责的学生制定小档案,根据自己的观察,综合科任老师的意见,制定家访方案,
在家访时做到心中有数,并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展沟通,保证每次家访的有效性。
每位老师保证走遍自己负责的学生,这样全班学生都能受访一次。
家访后老师们在一起交流反响信息,让我们对学生有了进一步,全面地理解,对于我们开展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宣传指导,达成共识
家访不单单是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我们更注重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现行的教育观念,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给以合理化的建议和科学的指导。
如有家长懂得了一味地责骂只会疏远家长与孩子之间地间隔,而会改变与孩子相处时的言行;有家长承受了不能一味只盯住孩子的学业成绩,要全面衡量评价自己的孩子的观点,而会在生活中多表扬,多鼓励孩子,让他们树立信心;有家长明白了如今孩子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家长要给予理解和关心,而不会再强逼孩子,适时地给以心理疏导;有家长知道了家长多过问多关注会调动孩子工作学习的积极性,而改变以往凡事不过问的做法,从而让班长又多了一个积极工作,肯于学习的成员。
这样,我们与家长在观念上保持了一致,思想上得到了相通,我们达成了共识,在教育上我们自会收到可喜的效果。
3、跟踪教育,效果显著
家访完成并不代表教育的完毕,我们建立师生一对一的联手帮扶机制,我们通过回访,短信联络,网络沟通等形式做好对学生的跟踪追访,保证了教育的长效性。
每次家访后我们都及时做好记录,保存好第一手资料,注重观察家访效果,并针对学生的反响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不放弃,不厌烦,保证教育有始有终,让家访真正发挥其实效性,让我们的教育真正如涓涓细水流入学生的心田。
我们与家长的联手,长效联络,确实让一局部学生经过家访活动之后,思想上有了极大的转变,行动上有了很大的干劲,家长老师都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良好表现而感到欣慰和快乐。
4、定期督导,保证长效
每月月末,主任定期检查老师的家访记录,记录不在于多少,但必须是真实可靠的。
每月老师都根据学生的开展情况确定好家访对象,这样保证了家访的方案性和持续性。
5、以爱暖心,真诚互动
在家访中,老师们都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真诚地在做这项工作,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王伟伦同学,因奶奶生病住院,父母不在家,自己啃凉饭,自己守空屋,生活无人照料,学习无人管束,班主任杨芳老师在家访时理解了这一情况后,每天清早在家为其准备热腾腾的早饭,还为其备好了午饭,科任老师也伸手相助。
老师们
温暖的关心感动了他,也深深地触动了他,这之后有些懒散的他思想上有了较大转变,学习干劲也比以前足了,老师们看到了他的上进,家长感受到了他的进步,在中向老师表达了谢意。
张月同学,聪明但学无斗志,自由散漫,为解决这一问题,张静老师决定家访。
母亲因上班忙不能请假,张老师不顾一天工作的辛苦,放学后骑车登门拜访。
在等了半个多小时之后才与其母亲见面,二人长谈一个多小时后张老师在夜色中骑车回家。
家长很是感动于老师对工作的敬业和对自己孩子的负责。
某天张老师没来上课,张月误以为老师生病了,回家与母亲说了此事,当天母子二人亲自登门表达对老师的问候。
这份彼此的感动,更拉近了家长与老师,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让我们的教育真正实现了“以心灵感动心灵,以尊重赢得尊重。
”
老师“大家访”活动不仅加强了老师与学生及其家庭的沟通,而且对广阔老师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一次生动、深化的教育时机。
通过活动,广阔老师更加直观深化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激发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了老师的效劳意识。
学校和家庭之间达成了教育共识,形成了教育合力,更加有利学生安康成长,也有利于推进学校的科学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