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室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室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包含注意事项)
1、消防控制室疏散门
1.1现象
消防控制室疏散门未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1.2防治措施
在施工前图纸会审时要认真审图,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反应问题,及时更改。

2、信号线缆接头处理不当
2.1现象
由于连接处施工操作不规范,线缆接头与线缆接触不良、接头外壳与电缆的屏蔽层接触不良,导致无法正常接收信号。

2.2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交底,杜绝线路接头中存在的毛刺、
剪痕或回钩现象。

3、电源线与控制回路行线缆敷设不规范
3.1现象
3.1.1线路敷设时未穿管保护或对管壁处理不到位,金属毛边划伤线路;
3.1.2主回路电线和电缆敷设时与控制回路的线缆间距偏小,甚至敷设于同一配线管中。

电源线与控制回
路行线缆敷设在
同一线槽内。

3.2防治措施
3.2.1对现场工人进行培训,线缆穿保护管或采用电缆桥架敷设,金属管切割完毕后专人处理毛边;
3.2.2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宜分开敷设,当并列敷设时应保持较大距离(桥架内输送电缆电压的要求为弱电电缆和强电电缆敷设应保证大于等于30cm的间距)。

4、机柜底部与内部配线不规范
4.1现象
4..1.1从机柜底部到机柜配线的线缆光纤和大多数线缆绑在一起,不能明确区分接入电缆与输出电缆,机柜内光纤敷设保护不到位,出现弯折现象;
4.1.2机柜内线缆预留太长,分线方式设置不当,跳线长度计算不当,导致机柜内线路混乱。

4.1.3导线在端子箱中、机柜中、设备终端连接时,没有永久性线标识。

没有永久性线标识
有永久性线标识
4.2防治措施
4.2.1对数多、线缆线径大,应单独绑扎,分线支路用专用标签标识清楚,光纤线路在机柜敷设应套软管保护并单独绑扎,跳线应经实地测试后再进行采购或定制,避免出现太长或太短现象。

5.1现象
4.2.2机柜内线缆不宜留太长,一般配线架端接完毕后,从配线架背面的理线架把线缆扎好,从上面往下,理到机柜底部预留1m—2m或在机柜底下盘两圈即可。

4.2.3对现场工人进行培训,导线在端子箱中、机柜中、设备终端连接时,必须有永久性线标识。

5、桥架接地保护措施不当
5.1.1综合布线非镀锌桥架连接没有设置专用的跨接线,镀锌桥架连接片紧固螺栓安装规范;
5.1.2弱电线槽没按标准接地,甚至与强电线槽接地接到一起;
5.1.3线槽桥架连接不牢固,弯头接口不平滑,带有毛刺。

5.2防治措施
5.2.1金属线槽桥架的安装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并进行专业的综合布线安装培训,现场工程师要随时到现场检查指导
安装工作;
5.2.2非镀锌金属线槽之间的连接处、非镀锌金属线槽和镀锌钢管的连接出口处都要用截面积4mm2以上的软铜导线进行跨接,且全长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相连;防火桥架接地跨接时,注意测试跨接点电阻,必要时需清理跨接点防火漆;
5.2.3镀锌桥架之间的连接处,连接板两端用不少于2个紧固螺栓紧固,且防松垫片设置正确;
6、多股线未进行焊锡
6.1现象
多股线未进行焊锡
多股线未进行焊锡
6.2防治措施
多股线中所有线都应做焊锡。

多股线进
行了焊锡
7、机房线缆布置整体规划不足,线路混乱
7.1现象
弱电线缆强电线缆并列敷设时,间距不足,弱电线路与强电线路交叉频繁;
7.2防治措施
统筹安排尽量避免在机房内弱电线缆与强电线缆交叉布置,如客观条件导致强弱电线缆无法避免交叉布置,应做金属线槽保护或金属钢管进行隔离屏蔽。

8、机房线管敷设不当
8.1现象
线管接入配电箱管口在箱内不顺直,突出太长;管口不平整、长短不一;管口无护口保护;管与箱体间未紧锁固定。

8.2防治措施线管接入配电箱,管口在箱内要顺直,不要露出太长;管口要平整、整齐;管口要使用保护圈;并紧锁固定。

9、静电地板上的电器控制柜、屏未设置刚性基础
9.1现象
消防控制柜、智能监控屏等直接放置在静电地板上,造成柜、屏等电器设备固定不稳,垂直度和柜与柜、屏与屏之间间隙不符合规范要求;
9.2防治措施
对较重的设备(机房设备超过600kg)应放在用角钢或槽钢做成的机架上面,避免由于人的走动等引起共振,或因地板的承重能力不够,
而造成柜、屏歪斜。

控制柜放在角钢基础上。

10、弱电机柜内设备安装缺陷
10.1现象
10.1.1机柜盖板未盖,灰尘堆积严重;
10.1.2机柜内线缆凌乱未绑扎;
10.1.3设备未做标识标牌。

10.2防治措施机柜内线缆凌乱未绑扎
10.2.1机柜内环境整洁、设备布局合理;
10.2.2设备标识标牌清晰、美观;
10.2.3各设备安装完成后接地完整;
10.2.4机柜后部线缆绑扎整齐美观。

设备已做标示。

11、 消防控制室设置注意以下情况
11.1消防控制室的送、回风管在其穿墙处应设防火阀。

11.2消防控制室内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

11.3 消防控制室周围不应布置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

12、 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2.1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 ;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

控制室布置美观,设备面盘前
的操作距离符合相关要求。

12.2 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
于3m。

12.3 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

12.4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
1m的通道。

12.5 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
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
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要求
13.1采用公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欧姆;
13.2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欧姆;
13.3消防控制室内的电器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和金属管、槽等,应采用等电位连接;
13.4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电子设备的专业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电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4mm2;
13.5消防控制室接地地板与建筑接地之间,应采用线芯截面面积不小于25mm2的铜芯绝缘导线连接。

注: 图片有限,有相应图片后又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