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 (共15题;共45分)
1. (3分) (2020高二下·武清月考) 古代世界各地区的思想、文化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
比如早期希腊雕刻,在发式、表情、站立姿势等多方面都与某一文明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此文明是()
A . 埃及文明
B . 罗马文明
C . 印度文明
D . 波斯文明
2. (3分) (2015高一上·巴彦期中)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材料中的“法律”指的是()
A . 《罗马法》
B . 《十二铜表法》
C . 《人权宣言》
D . 《德意志帝国宪法》
3. (3分) (2015高一上·山东期中)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私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法惩处。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 . 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B . 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 . 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 . 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4. (3分) (2019高二下·忻州月考) “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
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
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
……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
A . 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B . 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
C .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D . 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
5. (3分) (2020高一下·北京月考) 诞生于古代印度的世界性宗教是()
A . 婆罗门教
B . 佛教
C . 伊斯兰教
D . 基督教
6. (3分) (2020高一下·北京月考) 《古兰经》是一个世界性宗教的经典。
这个宗教是()
A . 基督教
B . 佛教
C . 道教
D . 伊斯兰教
7. (3分) (2020高一下·宣城期末) 意大利学者阿德里亚诺马达罗形象地说明了《马可波罗游记》的历史作用:“在朦胧而混沌的欧洲中世纪背影的衬托下,马可波罗的惊人著作像是一个革命挑像是一把开锁器,促成了世界的开放。
”材料揭示了欧洲新航路开辟的()
A . 经济根源
B . 社会根源
C . 直接动因
D . 精神动力
8. (3分)有些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中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 . 人文主义;君舟民水
B . 因信称义;天下为主,君为客
C .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 因信称义;民贵君轻
9. (3分) (2020高二下·合肥月考) 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 . 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 . 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 . 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D . 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10. (3分) (2018高二上·南宁期中) 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
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 . 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
B . 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
C .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 . 推动了西欧思想解放潮流的理性发展
11. (3分) (2019高三上·定远期中) 19 世纪后期,英国议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只规定一般原则,而授权内阁或行政部门制定具体的施行细则。
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在 1885—1889 年间否决国会法案 314 项,是之前 100年间的近三倍。
这说明,19 世纪后期()
A .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日趋完善
B . 资本主义权力制衡机制被打破
C . 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不断强化
D . 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权力的膨胀
12. (3分)在宪法形式上,英国“有宪制而无单一的成文宪法”,其宪法“成分复杂,包括法律文件、判例、习惯法和惯例等,可以使统治阶级根据形势变化增删修改、解释和运用起来反倒得心应手”。
这主要体现了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
A . 繁杂性
B . 权威性
C . 随意性
D . 灵活性
13. (3分) (2019高二上·惠阳月考) 资料显示,某时期英国的出口贸易中,原材料占7%,食品占8%,工业制造品占85%。
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工业制造品仅占6%。
这一时期英国()
A . 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
B . 确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C . 积极推进自由贸易
D . 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变
14. (3分)工业革命率先使用机器的生产部门是
A . 棉纺织业
B . 冶金业
C . 铁路运输业
D . 航运业
15. (3分) (2018高一下·汕头期中)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不包括()
A . 德国的古典哲学
B .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C .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D . 英法的科学社会主义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第18 (共5题;共55分)
16. (10分) (2020高二下·三门峡月考) 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影响。
阅读材料:
材料: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
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
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
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
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
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
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等突发灾难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
由于有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英国鼠疫疫情的特点及政府采取的防疫措施。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政府应对疫情的背景。
(3)据上述材料,谈谈对当前世界各国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启示。
17. (10分) (2020高一下·临清月考) 封建社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世纪的社会评论家经常认为欧洲社会包括三个等级或阶级:“祈祷者、作战者和劳作者”。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10到11世纪的欧洲,随着铁犁等先进工具的广泛使用,二圃制和三圃制已普遍取代了原始的耕作方法……主要农作物的平均产量由8至9世纪的种一收二,上升为种一收五;而且由于大片荒地和森林被开垦,耕地面积明显扩大了…农产品在满足农村人口需要的同时还出现了剩余。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使之演变为需要专门技巧的部门,如冶铁、制革和纺织等。
……脱离农业的手工业生产已不再是为了满足领主和生产者自身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追求交换价值,各类商人遂应运而生,商品交换日趋活跃。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四:欧洲的广阔地面上,在长久时期内,好像曾笼罩着一块漆黑的帷幕。
当这幕布揭开的时候,城市已经形成。
——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1)材料一图中所示的是何种经济实体?其具备怎样的特点?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的“祈祷者”、“作战者”、“劳作者”分别指哪些人?
(3)材料四中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材料三与所学,解释促进材料四中这一历史进程发生的因素有哪些?这一历史进程又推动了哪一个新的阶层的产生?
18. (12分) (2019高一下·江西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世纪以来,世界各地联系越来越密切。
材料一世界贸易的中心转移了。
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
稍后,大西洋西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愈来愈占有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
材料二在19世纪50至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
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
材料三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11%。
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
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材料四世界贸易总额
(1)材料一、二反映了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贸易特点形成的原因。
19. (11.0分) (2019高二上·安徽竞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英国着手建立起符合城市现代化要求的城市管理机构,这是通过中央和地方的立法逐步实现的。
1835年中央政府通过“城市自治机关法”,试图在民主基础上改造自治城市政府,规定市民有权选举城市的市政官员,市议会的讨论可以旁听等。
1871年成立地方政府部,开始统一规划指导全国的地方政府工作,1872年设内政部,加强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指导与监督,1889年通过的《伦敦政府法》,也最终推动了伦敦向现代城市管理方向转变。
——摘编自陆伟芳《19世纪英国城市现代化初探》
材料二:阅读表3:《1996年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
——摘自王松良等《中国城市化进程反思与战略调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对策。
20. (12分)(2019·江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近500年来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进程中,西方世界自19世纪初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西方秩序主导者的接力棒在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之间相互交接。
西方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基本上是一种“等级体系”。
——摘编自苏长和《从历史维度认识国际秩序的演进》
材料二:20世纪奉为天条的西方“先进理念”,在21世纪都变成了问题。
一是福利制度难以为继,“贪婪的1%”统治“受害的99%”的制度缺陷无法自我修复。
二是民主政治制度发生异化,权力制衡、“选举驱动”、政治“媒体化”等使“内斗”加剧。
三是国际公信力正在下降,热衷于采用军事手段推行其政治目标,利用货币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极力向外转嫁危机。
——摘编自杨洁勉《西方困境与中国和平发展》
材料三:21世纪世界秩序需要新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因此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顺应世界格局演变的趋势、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然举措,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摘编自任洁《人类命运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导致西方秩序主导者发生变动的因素及西方主导下的国际秩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西方秩序陷入危机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 (共15题;共45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第18 (共5题;共55分)
16-1、
16-2、
16-3、
17-1、
17-2、
17-3、
18-1、
18-2、
18-3、
19-1、
19-2、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