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物理实验——挥箸击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物理实验——挥箸击瓯
张英、王士祯在《渊鉴类函》中指出:“唐大中初,郭道原善击瓯,用越瓯、邢瓯二十,旋加减水,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
”意思是:唐大中初年(公元859年),有一个名叫郭道原的人善于用瓯子奏乐,他用越瓯、邢瓯共12个,根据乐音需要临时在瓯中倒人适量的水,以筷子轻击瓯沿,声音悦耳动听,效果比方响还好。
这是一个振动发声的有趣实验。
实验时改变瓯中水位的高低,当敲击瓯子时,瓯体的声音会产生变化。
演示前仔细调好各瓯中的水位,将瓯按音调高低有序排列,然后用筷子依乐谱轻击相应的瓯子,就能奏出动人的乐曲。
击瓯乃击缶遗事,《吕氏春秋》《史记》就记载过击缶为乐的事情,《庄子》《淮南子》等书则有扣盆而歌的例子,只不过那是应拍而已。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