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利率市场化进程,最终于2015年10月24日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利率市场化已经基本完成,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资金供给状况和自身发展状况,结合基准利率,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水平。

但是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起步较晚,缺乏对利率风险管理经验。

一旦利率放开,完全由市场决定,那么利率的波动幅度增大且频繁,难以预测,如果不加以防范,将给我国商业银行造成极大的损失。

因此,本万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我国上市的九家大型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分析,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提出利率风险管理办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国内外对于利率市场化以及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利率风险等问题的文献综述。

第二章先是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并对我国金融产品的利率开放程度进程了说明,由于在利率管制时期和放开利率管制所显现的利率风险不同,所以对不同时期商业银行所呈现的不同风险进行了分别阐述,并且详细说明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特殊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利率风险更多集中在个别风险上,且利率风险不断加大,给利率管理带来了挑战,表现在重新风险管理难度加大、收益率曲线风险加大、基准利率风险受到冲击和期权性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第三章是风险识别,根据黄金老的风险划分: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指出文章指的利率风险是在恒久性风险中的利率风险,并运用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率和净利息收支占银行业经营收支比等指标,实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抵御风险的现状。

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首先介绍了常用的利率风险管理模型,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最终选择了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在数据的选取方面,根据数据需要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方面分析,决定选取九家上市银行2007年-2014年的数据,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比率和缺口率等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在面临利率波动时,采取的是防守型战略,基本上均保持负的利率敏感性缺口,这种策略在利率下降时会获利,但在利率上市时期,比如说07-08年和利率回升期10-11年,利率风险加大,相对而言,中小型银行虽然没有大型国有银行那样资金雄厚,但是在调整缺口的时候优势就显现了出来,比较灵活,决策和治理时滞短,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行,
各大银行都把对抗利率风险提到经营的首位,重视程度提高,管理利率风险的水平也得到发展,数据表明,无论是大型国有银行还是中小型银行,只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经营状况都会得到改善,抵御风险的能力都会提升。

第五章是利率风险控制,第一部分是给出利率风险管理的一般解决办法,适用于所有的商业银行,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货币市场、培育金融衍生品市场等,并提高内部防控能力;第二部分是根据大型和中小型银行的不同特点,给出了具体的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大型商业银行要转变风险管理策略、注重中长期利率风险、提高互联网应用水平和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中小型商业银行由于其具有信息成本优势、交易成本优势和监督成本优势,所以建议中小型商业银行要努力拓展多元化业务、走差异化道路。

第六章是结论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