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MS测定土壤样品中Pb、Cd、Cr的不确定度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P-MS测定土壤样品中Pb、Cd、Cr的不确定度评定
江冶;曹磊
【摘要】建立了ICP-MS测定土壤样品中Pb、Cd、Cr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分别计算了标准储备液、校正曲线拟合、样品制备过程、分析信号强度及重复性试验等分量的不确定度,根据以上结果计算出标准不确定度.计算结果表明,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储备液制备和稀释以及重复性实验,该结论对分析过程质量控制、分析方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名称】《地质学刊》
【年(卷),期】2016(040)004
【总页数】5页(P710-714)
【关键词】土壤;ICP-MS;重金属;不确定度
【作者】江冶;曹磊
【作者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63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张继舟等,2007;陈印军等,2014;张桃林,2015)。
Pb、Cd、Cr是农田土壤中的3个主要有害重金属元素,这些元素不仅能进入大气、水体污染环境,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被人体吸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周明冬等,2014;陈慧茹等,2015)。
我国对农田重金属
元素含量有严格限定(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司等,1995),因此,准确测定这3个
元素的含量对于农田质量评估、环境预警、污染监测和治理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ICP-MS作为一种先进的测试手段,有着高灵敏度、宽线性范围、多元素测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地球化学及环境试样分析(李冰等,2003;刘晔等,2007;Beauchemin,2002; Hill,2007)。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2012)对ICP-MS测定Pb、Cd、Cr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这既符合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CNAL)认可准则对实验室的要求(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5),对分
析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方法研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准确称取粒径<0.097 mm的试样0.05 g,置于50 mL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入
少量水润湿试样。
加入HNO3 3 mL、HF 7 mL、H2SO4 0.25 mL。
将样品置于220 ℃电热板上加热3 h左右,待体积缩小后取下,用水吹洗坩埚盖
及内壁,揭盖后继续加热至冒白烟,加入几滴H2O2去除有机质,白烟冒尽。
取
下坩埚后用水吹洗内壁,加入20% HNO3 10 mL,加盖,加热至微沸后取下冷却,于塑料刻度管中用水定容至25 mL。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A=a+bρ
式(1)中:A为待测离子强度,1/s;ρ为Pb、Cd、Cr的质量浓度,mg/L;a为
截距;b为斜率。
3.1 误差源和不确定度评定
误差来源主要有:
(1)标准储备液、移液管、容量瓶、标准稀释过程、校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
(2)样品制备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
(3)仪器测定分析线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4)重复性实验产生的不确定度。
3.2 各分量不确定度的分析
3.2.1 标准储备液的不确定度 (1)标准溶液体积质量P的不确定度。
供应商的证书
中给出的Pb、Cd、Cr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 000±1) mg/L,因此
P=0.999±0.001 。
假定为矩形分布,,则标准不确定度为: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2) 移液管容量的不确定度。
配制标准储备液时使用10 mL移液管,允许误差为4%(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2006a),即0.4 mL。
按三角分布)计算为: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3) 容量瓶体积V1 000的不确定度。
在容量瓶中的溶液体积有2个主要不确定度源,即确定容量瓶内体积和容量瓶、溶液的温度与校正容量瓶体积时的温度不同。
根据《常用玻璃量具检定规程》(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2006a)规定,1 000 mL A级容量瓶允差为±0.40 mL,按三角形分布,,则由容量瓶体积带来的不确定度为:
根据制造商的规定,容量瓶的校准温度是20 ℃,而配制温度是25 ℃,通过温度
范围和体积膨胀系数估算可以计算温度效应产生的不确定度。
一般认为液体体积膨胀比容量瓶体积膨胀大,因此只考虑液体体积膨胀,水的体积膨胀系数是
2.1×10-4/℃。
由温度效应导致的体积变化为±(1 000×5×2.1×10-4)=±1.05 mL,取矩形分布,,因此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合成以上2个不确定度的量,得到体积V的标准不确定度u(V1 000)为: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则标准储备液制备时引入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标准不确定度u [ρ1(m)]= ρ(m) ×0.016=1.000×0.016=0.016 g/L
(4) 稀释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
用混合标准储备液(10 μg/mL)配制3种不同浓度的
标准溶液,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20、0.50、1.00 μg/mL。
以1.00 μg/mL为例,稀释过程用5 mL单刻线移液管移取5 mL标准储备液,至于5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对5 mL移液管和50 mL容量瓶进行不确定度分析。
根据《常用玻璃量具检定规程》(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2006a)的规定,5 mL单刻线移液管的容量允差为0.02 mL,玻璃器具的计量是采用称量差值换算的纯水体积所得,属于三角分布,,则刻度吸管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20 ℃时50 mL容量瓶(A级)的容量允差为±0.05 mL,取三角分布,,则容量瓶体积带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温度对容量瓶和体积的影响:实验是在20 ℃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容量瓶和溶液温度与校准时温度不同引起的不确定度为0。
则混合标准溶液稀释过程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为:
= 0.001 6
则混合标准溶液配制及稀释过程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为:
标准不确定度为:
u(std)=10×urel(std)=10×0.016=0.16 μg/mL
3.2.2 校准曲线拟合产生的不确定度用ICP-MS测定空白溶液及0.20、0.50、1.00 μg/mL 3种混合标准溶液,重复3次。
结果见表1(以Pb为例)。
由表1中的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发射强度A与溶液质量浓度ρ之间的校正方程:
A = a + b·ρ = -0.760 4 + 3.800 6 ρ,R2 = 0.999 8;其中a= -0.760 4,
b=3.800 6。
对样品进行了6次测定。
由直线方程求得平均质量浓度ρ0=0.33 μg/mL。
ρ0的
标准不确定度为:
式(19)中:b=3.800 6,p=6(对ρ0进行6次测量),n=12(对每种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的次数,共12次),次标准溶液测量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则:
所以:
=0.169 6 μg/mL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3.2.3 样品制备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 (1) 取样。
实验样品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1994),样品均匀,代表性充分,由此所致的不确定度忽略不计。
(2) 样品称量。
采用精度为0.000 1的电子天平,称量0.050 0 g样品(精确到
0.000 1 g),最大允许误差为±0.000 1 g,称量2次,一次空盘至0,另一次毛重。
不确定度按2次矩形分布,。
不确定度为: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3.2.4 分析线强度的标准不确定度分析线强度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于ICP-MS仪器本身的精密度和稳定性。
用0.50 ng/mL的混合标准溶液测定10次,其强度值见表2。
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为=7 378,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14.528 1,算术平均值的
不确定度= 4.59,算术平均值的相对不确定度。
3.2.5 重复性实验产生的不确定度对土壤标样GSS-1进行10次测定,计算其Pb、Cd、Cr元素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偏差S及标准不确定度)(表3)。
算术平均值
的不确定度,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各种不确定度分量列于表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rel = urel。
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一般只用于合格判定或作技术参考,不用于传续,所以,计算测试结果扩展不确定度时,包含因子k=2,扩展不确定度U = 2Urel。
所以该方法中Pb、Cd、Cr 3元素的扩展不确定度最终结果为:U(Pb)=3.17
μg/g,U(Cd)=0.13 μg/g,U(Cr)=2.20 μg/g
测定结果平均值表示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方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储备液制备和稀释以及重复性试验。
因此,标准溶液的制备及贮存必须严格、规范,测定时必须保证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相关文献】
陈印军,方琳娜,杨俊彦,2014.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35(4):1-5.
陈慧茹,董亚玲,王琦,等,2015. 重金属污染土壤中Cd、Cr、Pb元素向水稻的迁移累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31(12):236-241.
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1994. 一级标准物质:JJG 1006—1994[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李冰,何红蓼,史世云,等,2003. 痕量元素分析新方法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地质通报,22(2):130-134.
刘晔,柳小明,胡兆初,等,2007. ICP-MS测定地质样品中37个元素的准确度和长期稳定性分析[J]. 岩石学报,23(5):1203-1210.
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
17025:2005[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2006a. 常用玻璃量具检定规程:JJG 196—2006[S]. 北京:中国
计量出版社.
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2006b. 移液器检定规程:JJG 646—2006[S].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S].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
张继舟,王宏韬,倪红伟,等,2012.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成因与诊断方法分析[J]. 土
壤与作物,1(4):211-216.
周明冬,秦晓辉,侯洪,等,2014. 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危害及防控措施[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9(2):57-58.
张桃林,2015. 科学认识和防治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J]. 土壤,47(3):435-439. BEAUCHEMIN D, 2002.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J]. Analytical Chemistry, 74(12): 2873-2894.
HILL S J, 2007.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pectrometry and Its Applications[M].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