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课后思考与练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春江花月夜”等中国十大古典名曲; 2、选一些“轻音乐”作背景音乐。下一课再见! Nhomakorabea 资料整理
• 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
琵琶行课后思考与练习
一 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 感遇而形于咏叹。”(《与元九书》)这首诗就是因事兴感之作。 阅读诗序,朗读并背诵全诗,说说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为什么会 引起诗人强烈的共鸣?你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 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
诗人是通过两种途径来认识琵琶女的,即听她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身世。 琵琶曲,可以说是一种音乐语言,诗人借助这一媒介,听出了琵琶女的“平生 不得志”,感觉到了她心中的“无限事”,还从她弹奏的乐曲的不凡,举止容 仪的端庄,隐约地猜到她的来历,所以有“我闻琵琶已叹息”之语;听琵琶女 诉说身世,则更是直接地了解到她昔日的风光和今天的落魄。琵琶女的经历, 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预朝 政,忧国忧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在中国文学 中,自屈原的《离骚》起,就有“香草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女人的容颜盛 衰、得宠失意往往使人联想到男人的仕途穷通,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正像《唐宋诗醇》(清代乾隆钦定)评论的那样: “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后来这两句诗,已经脱 离了本诗的原始意象,具有了更为广泛更为丰富的应用。
三结合语境,分析下列诗句的表达效果。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腼腆,也写出了诗人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相识 的心情。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既写出了乐曲因幽咽低沉而暂停,也写出了琵琶女情感的极度压抑, 还写出了诗人听乐的入迷和欣赏水平的高超,到了“直把无声作有声”的 境界。
二 本诗的音乐描写非常出色。白居易曾说:“乐者本于声,声 者发于情。”试就第二段中有关琵琶女调弦的运作神情和音乐效 果的描写,说说诗人是如何表现琵琶女弹奏时的“声”和“情” 的。
对“声”的表现,主要运用了大量的比 喻句,使用了形象感很强的拟声词,以及 对音乐效果的渲染;对“情”的表现,主 要描写了琵琶女优雅的举止,娴熟的动作, 以及琴声和心音的完美融合。这样,就达 到了以“声”带“情”,以“情”传 “声”,声情并茂的效果。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写周边环境的寂静,来表现音乐的强大魅力。上句写人,下句写景, 情景相生,境界全出。
4.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4.写琵琶女沦落天涯后的悲苦:华年不再,青春已去,只有在梦里回味 往昔的“荣光”,梦醒时分,跌回现实中来,无限伤感。
四 找一些中国古典名曲,配乐朗诵这首诗,配乐时注意音乐 与诗意的谐调。
• 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
琵琶行课后思考与练习
一 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 感遇而形于咏叹。”(《与元九书》)这首诗就是因事兴感之作。 阅读诗序,朗读并背诵全诗,说说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为什么会 引起诗人强烈的共鸣?你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 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
诗人是通过两种途径来认识琵琶女的,即听她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身世。 琵琶曲,可以说是一种音乐语言,诗人借助这一媒介,听出了琵琶女的“平生 不得志”,感觉到了她心中的“无限事”,还从她弹奏的乐曲的不凡,举止容 仪的端庄,隐约地猜到她的来历,所以有“我闻琵琶已叹息”之语;听琵琶女 诉说身世,则更是直接地了解到她昔日的风光和今天的落魄。琵琶女的经历, 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预朝 政,忧国忧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在中国文学 中,自屈原的《离骚》起,就有“香草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女人的容颜盛 衰、得宠失意往往使人联想到男人的仕途穷通,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正像《唐宋诗醇》(清代乾隆钦定)评论的那样: “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后来这两句诗,已经脱 离了本诗的原始意象,具有了更为广泛更为丰富的应用。
三结合语境,分析下列诗句的表达效果。
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腼腆,也写出了诗人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相识 的心情。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既写出了乐曲因幽咽低沉而暂停,也写出了琵琶女情感的极度压抑, 还写出了诗人听乐的入迷和欣赏水平的高超,到了“直把无声作有声”的 境界。
二 本诗的音乐描写非常出色。白居易曾说:“乐者本于声,声 者发于情。”试就第二段中有关琵琶女调弦的运作神情和音乐效 果的描写,说说诗人是如何表现琵琶女弹奏时的“声”和“情” 的。
对“声”的表现,主要运用了大量的比 喻句,使用了形象感很强的拟声词,以及 对音乐效果的渲染;对“情”的表现,主 要描写了琵琶女优雅的举止,娴熟的动作, 以及琴声和心音的完美融合。这样,就达 到了以“声”带“情”,以“情”传 “声”,声情并茂的效果。
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写周边环境的寂静,来表现音乐的强大魅力。上句写人,下句写景, 情景相生,境界全出。
4.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4.写琵琶女沦落天涯后的悲苦:华年不再,青春已去,只有在梦里回味 往昔的“荣光”,梦醒时分,跌回现实中来,无限伤感。
四 找一些中国古典名曲,配乐朗诵这首诗,配乐时注意音乐 与诗意的谐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