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 亲历科学丨冀教版 (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历科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从自己熟悉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并以“为什么”的方式提出问题。

2、能在教师引导下,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完成“吹纸片”和“吹乒乓球”的实验。

3、通过课堂学习,能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训练提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实验准备:
乒乓球、漏斗、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课一开始,出示热气球的图片。

在创设情境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热气球是怎样飞行的呢?它和普通的气球一样吗?谁能揭开其中的奥秘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开启科学的大门,去领略科学的奇妙。

板书课题:《亲历科学》。

设计意图:好的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使学生体验美的感受,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了学生思考,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提问竞赛,发展兴趣。

1、出示图片,提问:请你说一说,这是什么现象?
观察图片,“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秋天里树叶为什么会飘落?”、“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周围事物产生好奇心。

2、看看小鼠标提出了什么问题,是用什么方式提出的?
引导学生感悟怎样提问。

提出要求:仔细观察这些现象,你又想到了什么问题,,用“为什么”或“是怎么回事”的方式提出来。

写在记录本上。

鼓励学生汇报问题。

在学生讨论、记录后,各小组汇报提出的问题,把各组的问题放在投影上,评出优胜小组。

在学生初步学会了对现象提出问题后,出示图片(电视机),提问:关于电视你产生过那些问题?。

比一比哪组提的问题多,并及时鼓励和表扬爱思考、爱动脑筋的学生。

科学学习,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当你对周围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

实际上,科学探究活动就已经开始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现象,并对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思考的习惯。

从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入手,用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初步进行了合作训练,增强了小组合作的意识。

三、动手实验,强化兴趣。

做“吹纸条”的实验。

出示纸条提问:如果在两张纸中间吹气,会有什么现象,让学生将实验现象填写在记录表上。

1、这个活动可以两人一组进行。

一人实验,一人记录。

2、要求每人做3---5次实验,轮流变换角色进行实验。

3、发现实验现象并记录结果。

由于科学地解释这个现象涉及到空气流动和大气压力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尚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只要说出这个现象与空气流动有关即可。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感悟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了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尝试探索,巩固知识
引导学生对上面实验过程进行科学学习回顾,明确实验要求,相互协作,做好记录等。

让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做“吹乒乓球”的实验。

实验方法: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用手轻轻托住,向漏斗内吹气,放开手,看看有什么现象。

重点指出吹气时要匀速、连续的用力。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有一些难度,如果学生对气流控制不好,不容易发现现象。

所以要重点指导怎样吹。

在这里我还有一个设想就是可以将气流换成水流,实验时,将漏斗口对准水管,将乒乓球放在漏斗下,用手托住,拧开水龙头,再放手。

水流比气流要稳定,可以明显地看到乒乓球在漏斗里不停跳跃。

在这里我还有一个设想就是可以将气流换成水流,实验时,将漏斗口对准水管,将乒乓球放在漏斗下,用手托住,拧开水龙头,再放手。

水流比气流要稳定,可以明显地看到乒乓球在漏斗里不停跳跃。

五、总结归纳,延伸拓展
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科学实验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观察、实验——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运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完成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

希望每个同学,在课堂上都能够积极动手动脑、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学习知识。

板书设计:
亲历科学
学习提出问题:用“为什么”进行提问?
实验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观察、实验——思考与结
论——表达与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