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中的应用-7页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中的应用医学统计学(medical statistics)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一门科学。

科学研究的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直到最后作出结论都与统计分析有密切关系,统计分析已成为医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统计学在理论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上有别于其他的医学课程,其特点是概念抽象、逻辑推理强、计算公式烦琐、因此过去被许多医学生认为是最难理解和掌握的课程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采取灌输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TBL(team-based learning)即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最早由Michaelsen等学者提出并于2002年正式命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1]。

T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是一种注重学生创造性、灵活性和团队协作的教学模式。

目前,TBL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高等院校部分专业课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2-3]。

1. T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中的具体实施。

典型的TBL教学法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外学生各自预习课程相关内容,对每个学生进行预习确认测验;第二阶段:每5-7个学生分为一个组,一起预习相关学习内容,对每个组进行预习确认测验,指导老师在确定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后才可以进入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所有团队需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并尽可能多应用新知识,不同团队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解答,这时可进行全班讨论[4]。

下面以医学统计学课程中t-检验的学习为例说明TBL在医学统计学中
的实施。

第一阶段:个人预习及评价。

指导教师在上课前一周通知学生下周学习内容是t-检验,让学生进行预习,学生可预习课本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下周上课时检测学生预习的效果。

测验内容主要是有关t-检验的简单问题。

例如:什么是配对资料? t-检验有几种方法?
第二阶段:学生组成团队后预习并进行团队评价。

根据具体情况每5-7个学生分为一组,分组时需注意平衡各组成员在性别、性格、成绩上的差异,并保持各组的综合水平相当。

要求每个团队中的成员一起预习有关t-检验的内容。

成员若遇到问题或不理解的地方可在团队内进行讨论。

谈论结束后测验团体预习效果[5]。

这时检测内容的难度可适当提高,例如:t-检验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不同t-检验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可让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并给以充分的解释。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可对回答不当的问题进行纠正、讲解和补充。

在保证学生掌握了t-检验的原理、基本思想、应用条件和假设检验步骤后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不同团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

对医学统计学来说这个阶段是案例分析阶段或应用阶段。

布置给所有的团队两个案例:1. 已知正常成年男子血红蛋白均值为140g/L,今随机调查某厂成年男子25人,测其血红蛋白值为125 g/L,标准差15 g/L。

问该厂成年男子血红蛋白均值与一般成年男子是否不同?2. 某医师治疗黑热病贫血病人7名,在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值如下,问治疗前后病人血红蛋白有无差别?
表1 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
病人编号血红蛋白(g/100ml)
治疗前治疗后
1 36 45
2 45 65
3 65 70
4 5
5 65
5 42 51
6 60 60
7 65 63
指导教师要求所有团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上述两个案例的分析。

对同一案例的分析结果可能不同,这时进行团队间的辩论或班级讨论。

通过辩论或讨论指导教师和学生能够发现学习上存在的问题,通过指导教师的提示和纠正错误理解,最终得出正确的分析。

典型的PBL教学法包括上述3个阶段,当然指导老师也可以根据授课内容进行一个或多个阶段。

2. TBL教学模式的优点
2.1TBL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TB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TBL教学法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个人课前预习和团队讨论等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

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在团队讨论中会遇到争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争论,学生会寻找各种解决途径,包括查阅资料,向别人请教等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
成为学习的主角。

“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通过TBL教学法可以使学生逐步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成为医学统计学学习的主人。

2.2TBL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好奇心是激发创造力的基础,也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人内在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著名数学家、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兴趣。

”可见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是人们追求知识和探索知识的心理倾向。

学生在预习和讨论过程中会遇到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这种好奇心和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对统计学的概念、原理理解地更透彻,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2.3 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一种灌输式教学,往往注重理论教学,忽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虽然能够领会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仍然不能确定该选用哪种统计方法,这也是统计学
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医学统计学PBL教学模式第三阶段就是应用阶段。

通过第三阶段,学生对于医学统计学的学习不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是在案例中在实践中运用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对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使教师由“教”变为“导”
传统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教师把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一味灌输给
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我听,我忘记;我看,有印象;我做,我记住” ,TBL教学法强调的是学生“做”,是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如果只是灌输相关知识给学生,学生在碰到实际问题时便会束手无策,只有将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做”,才能使学生真正的学好医学统计学。

TBL教学模式是以启发、引导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指责由“教”变为“导”,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性。

TBL实施过程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创造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体,成为任务完成的行动者。

2.5 教学相长
学生思想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TBL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平等,指导教师可以和学生更加平等地讨论问题,使教师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使学生脱颖而出, 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同时TBL是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很多,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2.6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TBL 教学法中,学生团队作为完成同一学习任务的主体,共同承担责任,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及学习成果分享,彼此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团队成员产生了互帮互助的交互行为,并努力、自觉地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自觉地以团队的整体声誉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通过活跃而融洽的讨论,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得到增强,通过团队成员的交互作用,使团队智慧和能力大于个人之和,不仅能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每个成员都能比在其他情况下更迅速地成长。

3. TBL教学模式的要求
3.1TBL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

TBL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扮演学科专家、资源引导者和任务咨询者等多重角色,同时要面对多个小组,这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及课堂的驾驭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2对学生而言,讨论过程中有时不能做到人人都积极参与,某些人不付出或者只付出很少努力便得到与其他成员同样大的收益,导致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受挫,参与度降低等问题[6]。

应通过团队精神教育与学习氛围的建设,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的有效结合等措施加以控制和改善。

3.3TBL教学分组要求。

分组时按相似性别、性格、成绩等将学生分在不同组内,并保持各团队的综合水平相当。

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个性特点,关系不融洽的成员应尽量避免编在一起,防止在团队中出现小团体,阻碍团队之间的沟通和相互学习。

一旦分组,团队成员最好固定不变,因为要培养出团队默契需要一定的时间。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2、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

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3、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