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预防之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等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属于以下8类21项的化学品。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分为易燃气体、不燃气体、有毒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分为低闪点液体、中闪点液体、高闪点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分为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分为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分为剧毒品、有毒品、有害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三级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分为酸性腐蚀品、碱性性腐蚀品、其它腐蚀物品)
二、化学品危险性的鉴别
化学品的危险特性使用安全标志来标明,我国8类危险化学品的主安全标志见下图,副标志为其对应的主标志去除下角的数字。

当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特性时,用主安全标志来表示其主要危险性类别,副安全标志表示重要的其它危险性类别。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
2002.11.11表面加工杨**在添加药水时,药水桶不慎掉到地上,药水溅出,造成左脸部、眼角被灼伤。

2002.12.5回路于**在配药房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倒入槽内后,用手将空袋子压扁,袋内残留的氢氧化钠颗粒溅入左眼,导致灼伤。

2004.2.19回路刘**在配药房内添加PP3脱膜剂,弯腰时防护眼镜下滑,半遮于眼部。

当刘**将药水桶重新放下时,桶与地面发生撞击,桶内药液溅出,导致眼睛受伤。

2004.4.14镀铜课冯**在1号化学铜添加氢氧化钠时,因防护眼镜内有雾气,将眼镜推到额头上,在添加药水的过程中,药水不慎溅入左眼。

2005.4.10镀铜课郭**在沉铜线酸洗槽添加纯硫酸,提起桶准备往烧杯里倒硫酸时,左手突然打滑,硫酸桶直接掉到操作平台上,硫酸从桶内溅到郭**身上,造成右脸、前胸、手臂被灼伤。

2006.2.19一期回路杨**配保养2#蚀刻线,从盐酸槽内取盐酸加入水洗槽内,盐酸泵自动添加,管道内的盐酸喷到烧杯上后溅到了杨**的右眼内。

2006.5.10二期积层冲压潘**添加3桶98%浓度的硫酸到26号微蚀槽内,当加到第二桶时,感觉到左腿发热,当放下桶时发现左裤腿有几条灼伤痕迹,被药水灼伤。

2007.6.12环境保全陈**将配好的药液瓶放进在线监测仪内,从监测仪内拉胶管出来时,因操作不慎,胶管从内弹出,导致管内的硫酸溅出,造成陈**颈部、胳膊多处灼伤。

2007.12.23一期回路张**在给酸洗槽添加硫酸的过程中,在没有戴防护眼镜的情况下拧开硫酸桶的外盖,打开后内盖突然蹦出,碰到该员工右眼,少量硫酸也溅到双眼内,造成眼睛受伤。

2008.5.19一期线路形成刘**更换显影过滤桶滤芯,当用双手用力拉开滤桶盖子时,桶内药水溢出并溅到其双腿上,造成化学性灼伤事故,烧伤面积约占腿部面积的20%。

四、接触和使用危险化学品时:
1、事先了解相关特性。

在使用危险化学品之前,必须仔细阅读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者安全技术标签),尤其是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方面的内容。

2、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按照公司和安全技术说明书的要求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不能直接接触会引起过敏和会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危险化学品。

化学品操作防护实例
3、及时报告正确处置。

发生危险化学品沾染人体或者泄漏事故时,必须及时报告上级主管,并根据化学品的特性正确处置,沾染人体的要给予充分的清洗,发生泄漏的要及时收集,防止污染事故。

紧急冲淋与紧急洗眼器
4、其他注意事项:
①使用作业时要精神集中、认真对待,所有操作必须轻拿轻放,稳定为先。

②对于危险化学品,必须使用合适的容器盛放在合适的地方,并标示清楚。

③尽量避免危险化学品的敞口操作,使用完毕的液体容器,不论内有药水还是空桶,都必须及时盖好盖子。

五、危险化学品的存放:
1、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应选择合适的地点,不同的化学品应分开存放,避免混放。

混放的危害:①相互禁忌的物质混放,发生化学反应会导致事故发生或事故扩大;②容易出现拿错用错的现象,导致事故发生。

2、存放点应做好相应的标示,准备必要的安全资料,并避免出现超量存放的现象。

六、危险化学品搬运时的注意事项:
1、不得将不同性质物质混放。

2、限量搬运,使用专用绑带捆扎牢固。

3、准备好防护用品,发生异常时及时报告。

安全卫生委员会
2009年5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