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思想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积极:
(1)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造成了冲击; (2)批判地继承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 生机。 (3)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 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
2、局限:
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 论体系;未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未能使中 国社会实现转型,影响有限
王夫之主要思想
• 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 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 的做法 • 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唯物 论思想,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 史观和社会史观。
5、唐甄(清初)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对君主专制进行大胆批 判,但仍把国泰民安的 希望寄托在贤君明主身 上。
2.主要思想:
(1)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 “天下之法” (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 高机构; (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带有一定的民主启蒙色彩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生平简介:
1.(2011·海南单科·T7)明末清初黄宗羲、
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
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B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2.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乙:“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之所从也 ” 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A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B朱熹、李贽、黄宗羲 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 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
思维拓展
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 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 想。在西方,欧洲的启蒙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 阶级革命的到来,而中国的这几位进步思想家 上下求索,承古萌新,试图构建起具有时代特 色的启蒙思想框架,但仅仅是晚风轻拂,难以 形成大潮巨浪。试问中国的思想启蒙为什么没 有推动社会形成巨变?
西汉
董仲舒创立新儒学 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宋明
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明清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 王夫之、唐甄
发展到理学 阶段
批判继承
材料一: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 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 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 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 人。
2.主要思想
(1)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提出“穿衣 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在百姓的日 常生活之中。 (2)反对盲从孔子,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 非的标准 ,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 伪与官场的欺诈。 (4)主张写作要有“真心”。
4.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 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 思想主张的有 ①韩非子 ②孟子 ③黄宗羲 ④李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B
春秋
中 国 传 统 主 流 思 想 的 演 变
战国
百 家 争 鸣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
儒学创立
孟子、荀子继承发展
成为显学 确立儒学正 统地位
其“时代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 B.封建势力异常强大 C.西方殖民势力的不断渗透 D.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儒 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 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 时代的内容。 ——著名历史学家臧嵘
比较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本质 影响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传统儒学的关系 批判、继承 • 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 继承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 • 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 挥了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 极思想 发展 • 提出一些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是前人未曾提 过的,具有民主色彩。
明清之际儒学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影响?
黄宗羲 (1610-1695) 明末清初
顾炎武 (1613-1682) 明末清初
王夫之 (1619-1692) 明末清初
唐甄 (1630—1704) 明末清初
李贽
李贽的“离经叛道”
皇帝老子去偷牛, (君不君) 满朝文武做小偷; (臣不臣) 公公拉着媳妇手, (父不父) 细伢打破老子头。 (子不子)
封建专制空前强化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欧洲启蒙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迅速发展 文艺复兴使资产 阶级文化迅速传 播 设立了一套政治方 案,形成了完整的 理论体系。 资产阶级思想 推动了欧美资产 阶级革命
政治条件
经济条件 思想条件
内容
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 制度,未形成完思整的理 论体系 封建儒家思想 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 基础
A
3.有学者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 事“补天”的“表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 系的所谓“掘墓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D
①黄宗羲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之 ②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任然是服务与传统王权的儒 家政治哲学 ③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④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有限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
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 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 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 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 木,不能形成丛林。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李贽
——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明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先天不足,具有 一种时代性的缺陷。”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反对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天下为主,君为客”
材料三: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 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 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治 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后者 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君臣平等
李贽的思想特征: 反传统、反教条、提倡个性、追求真心。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生平简介: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 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 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 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 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 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君》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时
代 特 征
政治:君主专制强化
经济:小农经济主导,商品经济发展,资 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文化:文化专制,理学禁锢人们思想 总体: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
李 贽 (1527-1602) 明后期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材料五: 故曰:“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夫 《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 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 也。 材料六: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 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炎武《亭林文集》》
2.主要思想:
(1)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 夫的腐败 (2)提出了“众治”的主张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5)倡导“经世致用”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生平简介: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材料七:
“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既无不是理也。天 下惟气而已矣,无其气则无其道。”
材料八:“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从哲学角度批判程朱理学 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 哲学发展的顶峰
(1)对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造成了冲击; (2)批判地继承儒学,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 生机。 (3)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 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
2、局限:
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 论体系;未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未能使中 国社会实现转型,影响有限
王夫之主要思想
• 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 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 的做法 • 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唯物 论思想,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 史观和社会史观。
5、唐甄(清初)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对君主专制进行大胆批 判,但仍把国泰民安的 希望寄托在贤君明主身 上。
2.主要思想:
(1)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 “天下之法” (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 高机构; (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带有一定的民主启蒙色彩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生平简介:
1.(2011·海南单科·T7)明末清初黄宗羲、
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
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B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2.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乙:“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之所从也 ” 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A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B朱熹、李贽、黄宗羲 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 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
思维拓展
17-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 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 想。在西方,欧洲的启蒙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 阶级革命的到来,而中国的这几位进步思想家 上下求索,承古萌新,试图构建起具有时代特 色的启蒙思想框架,但仅仅是晚风轻拂,难以 形成大潮巨浪。试问中国的思想启蒙为什么没 有推动社会形成巨变?
西汉
董仲舒创立新儒学 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宋明
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明清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 王夫之、唐甄
发展到理学 阶段
批判继承
材料一: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 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 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 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 人。
2.主要思想
(1)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提出“穿衣 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认为“理”在百姓的日 常生活之中。 (2)反对盲从孔子,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 非的标准 ,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 伪与官场的欺诈。 (4)主张写作要有“真心”。
4.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 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 思想主张的有 ①韩非子 ②孟子 ③黄宗羲 ④李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B
春秋
中 国 传 统 主 流 思 想 的 演 变
战国
百 家 争 鸣
孔子创立儒家思想
儒学创立
孟子、荀子继承发展
成为显学 确立儒学正 统地位
其“时代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 B.封建势力异常强大 C.西方殖民势力的不断渗透 D.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儒 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 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 时代的内容。 ——著名历史学家臧嵘
比较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本质 影响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传统儒学的关系 批判、继承 • 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 继承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 • 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 挥了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 极思想 发展 • 提出一些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是前人未曾提 过的,具有民主色彩。
明清之际儒学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影响?
黄宗羲 (1610-1695) 明末清初
顾炎武 (1613-1682) 明末清初
王夫之 (1619-1692) 明末清初
唐甄 (1630—1704) 明末清初
李贽
李贽的“离经叛道”
皇帝老子去偷牛, (君不君) 满朝文武做小偷; (臣不臣) 公公拉着媳妇手, (父不父) 细伢打破老子头。 (子不子)
封建专制空前强化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欧洲启蒙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迅速发展 文艺复兴使资产 阶级文化迅速传 播 设立了一套政治方 案,形成了完整的 理论体系。 资产阶级思想 推动了欧美资产 阶级革命
政治条件
经济条件 思想条件
内容
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 制度,未形成完思整的理 论体系 封建儒家思想 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 基础
A
3.有学者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 事“补天”的“表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 系的所谓“掘墓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D
①黄宗羲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之 ②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任然是服务与传统王权的儒 家政治哲学 ③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④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有限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
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 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 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 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 木,不能形成丛林。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李贽
——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明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先天不足,具有 一种时代性的缺陷。”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反对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天下为主,君为客”
材料三: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 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 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治 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后者 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君臣平等
李贽的思想特征: 反传统、反教条、提倡个性、追求真心。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生平简介: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 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 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 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 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 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君》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时
代 特 征
政治:君主专制强化
经济:小农经济主导,商品经济发展,资 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文化:文化专制,理学禁锢人们思想 总体: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
李 贽 (1527-1602) 明后期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材料五: 故曰:“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夫 《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 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 也。 材料六: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 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炎武《亭林文集》》
2.主要思想:
(1)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 夫的腐败 (2)提出了“众治”的主张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5)倡导“经世致用”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生平简介: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材料七:
“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既无不是理也。天 下惟气而已矣,无其气则无其道。”
材料八:“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从哲学角度批判程朱理学 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 哲学发展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