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7课 辣椒真辣》教案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7课辣椒真辣》教案4
一. 教材分析
《第7课辣椒真辣》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辣椒的外形特征和辣味特点,通过观察和描绘辣椒的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辣椒的辣味,增强学生的味觉感受。
二.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他们对辣椒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辣椒的辣味体验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辣椒的外形特征,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辣椒的辣味。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辣椒的外形特征和辣味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3.增强学生的味觉感受,提高学生对辣椒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辣椒的外形特征和辣味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辣椒的形态,以及如何让学生亲
身体验辣椒的辣味。
五. 教学方法
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辣椒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绘画法:让学生描绘辣椒的形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体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辣椒的辣味,增强学生的味觉感受。
六. 教学准备
1.教具:辣椒样本、画纸、画笔、颜料等。
2.学具:学生自带辣椒样本(如家中闲置的辣椒)。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辣椒样本,引导学生观察辣椒的外形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同时,询问学生对辣椒的了解,如辣椒的产地、食用方法等。
2.呈现(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辣椒的辣味特点,让学生知道辣椒的辣味是由一种叫做辣椒素的物质引起的。
同时,教师讲解如何描绘辣椒的形态,如线条、颜色、阴影等。
3.操练(10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开始描绘辣椒的形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5分钟)
教师选取几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评价和改进。
同时,教师总结辣椒的外形特征和辣味特点,让学生加深记忆。
5.拓展(5分钟)
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辣椒的辣味。
如让学生品尝不同辣度的辣椒,并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的感受。
6.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辣椒的外形特征和辣味特点。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描绘。
7.家庭作业(5分钟)
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知识描绘一种自己喜欢的辣椒,并写一篇关于辣椒的小作文。
8.板书(5分钟)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份简洁明了的板书,方便学生记忆。
教学过程各环节时间安排:
1.导入:5分钟
2.呈现:10分钟
3.操练:10分钟
4.巩固:5分钟
5.拓展:5分钟
6.小结:5分钟
7.家庭作业:5分钟
8.板书:5分钟
总计:40分钟教学情境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辣椒的外形特征和辣味特点,教师需要创设一个
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展示一些辣椒样本,让学生观察辣椒的外形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同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辣椒的了解,如辣椒的产地、食用方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呈现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辣椒的辣味特点,让学生知道辣椒的辣味是
由一种叫做辣椒素的物质引起的。
同时,教师可以讲解如何描绘辣椒的形态,如线条、颜色、阴影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在操练环节,教师可以学生进行绘画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描绘辣椒
的形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绘画技巧。
在巩固环节,教师可以选取几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评价和改进。
同时,教师可以总结辣椒的外形特征和辣味特点,让学生加深记忆。
在拓展环节,教师可以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辣椒的辣味。
如让
学生品尝不同辣度的辣椒,并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
观点。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学活动分析:
1.导入:教师展示辣椒样本,引导学生观察辣椒的外形特征,如颜色、
形状、大小等。
同时,教师询问学生对辣椒的了解,如辣椒的产地、食用方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教师向学生介绍辣椒的辣味特点,让学生知道辣椒的辣味是由
一种叫做辣椒素的物质引起的。
同时,教师讲解如何描绘辣椒的形态,如线条、颜色、阴影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3.操练: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开始描绘辣椒的形态。
教师巡回指导,
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绘画技巧。
4.巩固:教师选取几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评价和改进。
同时,
教师总结辣椒的外形特征和辣味特点,让学生加深记忆。
5.拓展: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辣椒的辣味。
如让学
生品尝不同辣度的辣椒,并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6.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辣椒的外形特征和辣味特点。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描绘。
7.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知识描绘一种自己喜欢的辣椒,并写
一篇关于辣椒的小作文。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辣椒的外形特征和辣味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绘画技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对辣椒的辣味表现出较强的恐惧心理,不敢
尝试。
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让他们认识到体验辣椒辣味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改进措施:
1.问题:在导入环节,部分学生对辣椒的关注点集中在辣椒的辣味上,
忽略了辣椒的外形特征。
解决办法:教师在导入环节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关注辣椒的外形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改进措施: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如“请大家观察这些辣椒,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引导学生关注辣椒的外形特征。
2.问题:在操练环节,部分学生对绘画技巧掌握不足,导致作品效果不
佳。
解决办法:教师加强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纠正学生的错误。
改进措施:在操练环节,教师可以分组进行指导,针对每个小组的特点进行针
对性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3.问题:在拓展环节,部分学生对辣椒的辣味不敢尝试,影响了对辣椒
的认识。
解决办法:教师多鼓励学生,让他们认识到体验辣椒辣味的重要性。
改进措施:在拓展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品尝微辣的辣椒,逐渐增加辣度,
让学生慢慢适应。
同时,教师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的体验心得,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辣椒的辣味。
4.问题:在家庭作业环节,部分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导致作文质量不
高。
解决办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讲述教学实录:
教学时间:2022年10月10日
教学地点:三年级教室
教学对象:三年级(1)班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了一些辣椒样本,引导学生观察辣椒的外形特征,如颜色、形状、大
小等。
同时,教师询问学生对辣椒的了解,如辣椒的产地、食用方法等。
学生甲:辣椒的颜色有红色、绿色、黄色等,形状有长的、圆的、短的。
学生乙:辣椒的产地有四川、湖南、贵州等地方,我喜欢吃辣,妈妈做的菜里
经常放辣椒。
二、呈现(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辣椒的辣味特点,让学生知道辣椒的辣味是由一种叫做辣椒素
的物质引起的。
同时,教师讲解如何描绘辣椒的形态,如线条、颜色、阴影等。
学生丙:辣椒的辣味是因为里面有辣椒素,我喜欢吃辣,觉得辣味很好吃。
学生丁:我觉得描绘辣椒的时候,用线条勾勒出轮廓,再填充颜色,最后加上
阴影,就可以画出逼真的辣椒了。
三、操练(10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开始描绘辣椒的形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学生的错误。
学生戊:老师,我觉得我画的辣椒颜色不够鲜艳,怎么办?
教师:你可以尝试用鲜艳的颜色来描绘辣椒,比如红色、绿色等,这样可以让
辣椒看起来更加生动。
四、巩固(5分钟)
教师选取几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评价和改进。
同时,教师总结辣椒
的外形特征和辣味特点,让学生加深记忆。
学生己:我觉得学生甲画的辣椒形状很标准,颜色也很鲜艳。
教师:学生甲描绘的辣椒确实很不错,大家要向他学习。
同时,辣椒的辣味也
有大有小,比如四川的辣椒就比较辣,湖南的辣椒就相对较甜。
五、拓展(5分钟)
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辣椒的辣味。
如让学生品尝不同辣度
的辣椒,并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庚:这个辣椒好辣啊,我的舌头都麻了。
学生辛:我觉得辣椒的辣味很有趣,可以根据辣度来画出不同的辣椒。
六、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辣椒的外形特征和辣味特点。
同时,鼓励学
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描绘。
教师:今天大家表现都很棒,不仅学会了描绘辣椒,还亲身体验了辣椒的辣味。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多观察辣椒的外形特征,多描绘辣椒,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七、家庭作业(5分钟)
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知识描绘一种自己喜欢的辣椒,并写一篇关于辣椒的小作文。
本节课教师准备充分,教学过程有序,教学方法得当。
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多
方面观察和描绘辣椒,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师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辣椒的辣味,增强学生的味觉感受。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