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牛津上海版教材第二册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健康的生活
本单元教学设计有下列主题:
❖健康的饮食
❖运动和休息
❖有规律的生活
通过上述主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所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包括:人需要健康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以及充足的睡眠,需要有规律的生活。
通过观察、记录、交流、计划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生活方面的了解,增强学生从小关心自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一、健康的饮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交流等活动,了解人的一天的生活。
2.通过交流、观察等活动,认识各种食物,并能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通过交流等活动,了解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交流一天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相互交流,了解大家某一天的生活情况。
2.通过交流,激发对健康生活问题的关注和兴趣。
活动器材:一些标志性图片(例如,吃饭、睡觉、玩耍等图片)。
活动二:认识食物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大家昨天一天的饮食情况。
2.对食品进行简单的分类。
活动器材:各种常见食品的图片,。
活动三:探讨饮食习惯
活动目标:
1、了解正确的饮食习惯。
2、通过讨论、交流、观察等活动,激发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意识。
活动器材:正确和错误饮食习惯的图片或录像。
三、教学过程
(一)交流一天的活动
(二)认识食物
(三)探讨饮食习惯
二、运动和休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了解一些常见的健身运动和合理适量的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通过交流、讨论等活动,了解人需要充足的睡眠,以及良好的睡眠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交流小学生经常参加的体育运动
活动目标:
1.交流经常参加的体育运动,了解适量合理的运动对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2.通过交流,培养运动中自我保护的意识,了解一些运动保护的常识。
活动器材:常见运动的图片
活动三:探讨睡眠和睡眠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睡眠对自己的成长的重要性。
2.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的好处。
活动器材:几张典型的好的和不好的睡眠习惯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交流小学生经常参加的体育运动
活动三:探讨睡眠和睡眠习惯
三、有规律的生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课前调查活动,了解一天的睡眠、运动、饮食等生活情况。
2.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促进养成有规律生活的意识。
3.尝试安排一个双休日,培养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寻找生活规律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课前调查表,了解一天的睡眠、运动、饮食等生活情况。
2.通过寻找调查数据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现在小学生在睡眠、饮食、活动等方面的现状。
活动器材:活动调查表。
活动二:探讨有利于健康的生活规律
活动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交流等,了解有利于健康的生活规律,包括睡眠时间、运动时间、和食物摄入量等。
2、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健康生活规律的意识和习惯。
活动器材:有关小学生睡眠时间、运动时间、和食物摄入量等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活动三:安排一个“双休日”
活动目标:
1、通过安排一个双休日,加深对健康生活的几个方面的认识。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生活有规律的意识和安排自己生活的能力。
活动器材: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二)探讨有利于健康的生活规律
(以上教学设计由浦东新区教科所陈祥金、浦东新区昌邑小学李峰提供)
第二单元春天
一、教学目标:
4.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春天天气特征。
5.通过观察交流,感受春天中植物生长、人和动物活动的变化。
6.通过画春天,感受春天带给人类的美丽。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找春天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冬天和春天的天气,找出春天的天气特征。
2.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动植物、人类生活的变化。
活动器材:有关春天天气特征和自然景象的图片或录像。
活动二:画春天
活动目标:
1.通过画春天,加深对春天的认识。
活动器材:彩色蜡笔,活动手册(或白纸)
三、教学过程:
(一)找春天
(二)画春天
(以上教学设计由浦东新区教科所陈祥金、浦东新区昌邑小学李峰提供)
第三单元宠物的喂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认识一些宠物及其外形特征。
2、通过查阅资料、交流等,了解一些宠物的生活习性。
3、通过观察和交流,体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善待、爱护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画宠物
活动目标:
1、通过画宠物认识一些宠物及其外形特征。
2、通过画宠物,激发学生对宠物的兴趣。
活动器材:一些宠物的图片或模型
活动二:考察宠物的生活习性
活动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和交流等,了解小兔等的一些生活习性和喜欢的生活环境。
2、通过查阅资料和交流,了解一些饲养宠物的注意事项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器材:有关宠物生活的资料、图片或录像。
活动三:讨论人们为什么养宠物。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养宠物能改善人们的生活。
2、通过讨论,培养善待动物的情感。
活动器材:人们饲弄宠物的图片或录像。
活动五:给宠物找“家”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的形式,增进对宠物生活习性的了解。
2、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器材:一些宠物生活的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画宠物
(二)考察宠物的生活习性
(三)活动三:讨论人们为什么养宠物。
(四)给宠物找“家”
说明:基于国情和实际条件,教师在进行“宠物喂养”这一主题的教学时,要根据实际条件展开,应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宠物为主要对象,课本上一些不常见的宠物做简要介绍即可。
本单元的教学的重点不应是介绍各种宠物,而应着重于学生爱护
动物的情感方面的培养。
课时安排也应按学校具体情况而定。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活
本单元教学设计有下列主题
✧植物需要水
✧植物需要阳光、空气和养料
通过上述主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需求——水、阳光,以及空气和养料,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调查从植物的需求层面体验植物的多样性,体验生命体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条件。
一、植物需要水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小实验,认识植物的生长都需要水。
2、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植物所需水的主要来源——土壤、空气、水域。
3、通过观察、交流,不同种类、不同区域的植物对水的需求不同。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观察植物不同水环境下的生长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植物在充足的水和缺水的生长情况,体验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2、激发研究有关植物与水的问题的兴趣。
活动器材:两盆同种植物的盆景,一盆有充足的水,一盆缺水;或两组正常和缺水情况下的植物图片或录像。
活动二、寻找植物水的来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与交流,知道植物所获取的水有不同的来源。
2、通过了解植物获取水的来源的不同,体验植物的多样性。
活动器材:各种植物生长的图片或录像。
活动三:探究植物与水环境的关系
1、通过观察交流,初步了解不同植物适宜于不同的水环境。
2、通过观察交流初步了解植物的形态与它们的水环境有关。
活动器材:各种植物——沙漠植物、一般的陆地植物、水生植物——的图片或录像。
一、教学过程
(一)观察植物不同水环境下的生长
(二)寻找水的来源
(三)探究植物与水环境的关系
二、植物需要阳光、空气和养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了解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2、通过设计证明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学习比较实验的方法。
3、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植物的生长还需要空气和养料。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观察不同阳光条件下的植物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在不同阳光条件下生长的植物,体验阳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通过寻找植物细微的差异,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
活动器材:反映同一株植物向阳和背光部分不同的照片。
活动二:设计证明植物需要阳光的对比实验
活动目标:
1、通过设计对比实验,学习探究实验的方法。
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活动器材:实验记录表等。
活动三:探讨空气和养料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了解植物除了水阳光之外,还需要空气和养料。
2、与动物和人进行比较,认识植物同样是生命体,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
(一)观察不同阳光条件下的植物
(二)设计证明植物需要阳光的对比实验
(三)探讨空气和养料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第5单元身边的材料
本单元教学设计有下列主题:
❖常见的材料
❖塑料
❖金属
❖木材
❖纸
❖服装材料
❖砖与石块
❖玻璃
❖房屋材料
❖材料的回收和利用
本单元从学生的经验着手,从分辨常见的材料开始,并逐个对塑料、金属、木材、纸、衣料、玻璃、黏土和石块等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和研究。
通过主动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材料的多种多样,并能辨别常见的材料,认识人们所用材料在总体上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认识各种材料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用途、不同的来源和不同的加工方法,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了不同的材料为自身服务;体验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人认识类在选择和应用材料时,不仅要考虑需求,而且要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体验废弃材料回收利用的意义。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根据内容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收集、观察、比较、分类和其他活动,给学生提供训练思维的机会。
一、常见的材料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常见的物品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2、能说出一些常见材料的名称和用途,并能对常见材料作简单分类。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辨认材料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我们生活周围和身边玩具所用各种材料的名称;
2、通过交流各种材料的应用,了解人们生活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材料。
活动器材:各种材料的玩具和日常用品。
活动二:做材料分类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类游戏,进一步认识各种材料,认识生活中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
2、通过对材料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根据,提高观察和整理、归纳的能力。
活动器材:各种材料的玩具和日常用品。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辨认材料
活动二:做材料分类游戏
(宝山区永清路小学张丹提
供)
二、塑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一些塑料的共同特征和用途。
2、通过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整理,提高观察和处理信息和归纳信息的能力。
3、通过观察、交流和讨论,了解塑料可能的危害,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寻找塑料制品
活动目标:寻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了解塑料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活动器材:各种塑料成品。
活动二:探究塑料的特性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塑料的共同特征。
2、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塑料的加工过程。
活动器材:各种塑料成品及半成品;塑料制品生产过程的课件或录像。
活动三:寻找塑料的来源及可能的危害
活动目标:
1、了解塑料的来源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2、培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活动器材:塑料原料和半成品;塑料来源的图片或录像,塑料造成的污染等的图片或录像。
活动一:寻找塑料制品
活动二:探究塑料的特性
活动三:寻找塑料的来源及可能的危害
(宝山区永清路小学张丹提供)
三、金属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几种常见的金属及一些用途。
2、通过观察、比较和小实验,认识金属坚硬、有光泽、耐高温等特点。
3、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录像等,了解金属的冶炼过程。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寻找金属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几种常见的金属。
2、通过观察、交流,了解金属材料的一些用途。
活动器材:各种金属(如:铝、铜、铁等)以及金属制品
活动二:探究金属的特点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或小实验,认识金属坚硬、有光泽、耐高温等特点。
2、经历对金属一般特点归纳、总结的过程。
活动器材:金属和一些非金属材料。
活动三、探寻金属的来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金属的来源和冶炼过程。
2、通过了解金属的冶炼过程,体验科技的发展。
3、通过了解金属来源,体验节约资源的意义,培养合理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活动器材:金属冶炼过程的录像或图片。
活动器材: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寻找金属
宝山区实验小学朱文琴提供
四、木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木材来源和用途,及容易加工等特点。
2.通过交流讨论,增强爱护绿化,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探究木材的用途和特点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了解木材的广泛用途。
2、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木材容易加工、轻便、便宜、耐用等特点。
活动器材:各种木材以及木制品
活动二:探寻木材的来源与生产过程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录像、交流等了解木材的加工过程;
2、通过交流增强爱护树木、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活动器材:砍伐及加工木材的录像或图片。
活动三:规划“从我做起,节约木材,保护环境”的倡议
活动目标:
1、通过规划、设计活动,增强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规划、设计活动,培养学生设计、规划、组织等方面的能力。
活动器材:一些浪费木材资源场景的图片。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探究木材的用途和特点
宝山区实验小学朱文琴提供
五、纸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实验,了解一些纸的特点和用途。
2、通过交流观看,了解纸发明的历史和造纸的原料以及生产过程。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制作纸玩具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制作,了解一些不同纸的特点。
2、通过制作体验根据不同的需求,需要选用不同的纸。
活动器材:学生实验用不同种类的纸
活动二:探寻纸的发明和生产过程
活动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等,了解纸的发明历史。
2、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录像等了解现代造纸过程。
活动器材:书写材料的发展和纸的生产过程的录像或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制作纸玩具
宝山区实验小学朱文琴提供
六、服装材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我们穿的衣服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2、通过比较、交流,了解一些服装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3、通过分类、比较,知道衣料有天然与人造之分。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认识服装材料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各种衣料,并进行观察、比较,认识衣服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2、通过辨认不同衣料,提高观察能力。
活动器材:各种衣料
活动二:给衣料分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不同的服装材料有各自的特点。
2、通过分类活动,知道服装材料有天然与人造之分。
活动
活动三:读标签
活动目标:
1、通过读标签,获得了解服装所用材料的途径和方法。
2、通过读标签,进一步了解一些服装材料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陶积慧提供
七、砖与石块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制作,认识粘土,知道砖是由黏土烧制而成的。
2.通过观察比较,知道砖和石块的不同来源和用途。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制作粘土“砖”或玩具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黏土“砖”或玩具,提高参与活动的兴趣。
2、通过观察和小实验,知道砖是由粘土烧制而成的。
活动器材:粘土、酒精灯,砖烧制过程的录像。
活动二:探究砖和石头的不同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观察,知道砖是经过烧制而成的,而石头是直接开采来的。
2、通过比较和小实验了解砖和石头在硬度等方面的不同,通过交流了解砖和石头的用途。
活动器材:开采和加工石头的录像,砖和石头不同用途的图片或录像。
三、教学过程:
(一)制作粘土“砖”或玩具
宝山区大华二小杨铮提供
八、玻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交流活动,了解玻璃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2、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和描述玻璃透明、硬而脆、光滑等特点。
3、通过查阅资料等,了解玻璃的生产与加工过程。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寻找玻璃制品
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玻璃制品,交流活动,了解玻璃的广泛用途。
活动器材:各种玻璃制品。
活动二、探究玻璃的特点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玻璃透明、硬而脆、光滑的特点。
2、通过实验、记录,培养动手能力和记录归纳能力。
活动器材:玻璃片、有机玻璃片、刀片
活动三、交流玻璃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与交流,了解玻璃是怎样生产的。
2、通过观察实验演示,了解玻璃制品的一般加工过程。
活动器材:玻璃生产的录像、玻璃棒、酒精喷灯、钢丝钳、
三、教学过程:
宝山区第三中心小学钮旗提供
九、房屋材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考察各类房屋,了解各种建造房屋的材料,各种不同类型的房屋所用材料有所不同。
2、通过设计房屋,加深对建筑材料特点的认识,培养创造力,培养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小组设计活动,培养相互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考察房屋
活动目标:
1、通过考察各类房屋,了解各种建造房屋的材料。
2、通过考察房屋,知道不同类型的房屋所用材料有所不同。
活动器材:不同类型房屋的图片或录像。
活动二、设计房屋
活动目标:
1、通过设计房屋,进一步了解各种建筑材料的特点。
2、通过设计房屋,培养根据需求进行选择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相互协作的意识和习惯。
活动器材:纸、铅笔、水彩笔等。
三、教学过程:
(一)考察房屋
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陶积慧提供
十、材料的回收和利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废旧材料的调查,增强回收利用废旧材料的意识和对回收利用废旧材料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观察、交流和宣传倡议活动,了解分类处理废旧材料对于节约了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义。
3、通过利用废旧材料做一些小制作,增强学生利用废旧材料的的意识和自主动手的能力。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调查废旧材料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和展开讨论,通过亲身经历,增强回收利用废旧材料的意识和对回收利用废旧材料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调查活动,提高设计方案,记录、整理数据的能力。
活动器材:家庭丢弃的废旧材料的调查表、磁性黑板、相关录像等。
活动二:设计宣传倡议回收废旧材料、分类处理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设计活动方案,增强回收废旧材料和分类处理的意识。
2、通过设计活动,培养设计、规划、组织和相互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活动器材:分类处理废旧物品的图片及说明。
活动三:利用废旧材料做小制作。
活动目标:
1、通过利用身边废旧材料做一些小制作,加强学生对废物可利用的意识。
2、通过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调查废旧材料
宝山区红星小学朱碧韵提供
牛津自然第二册
第6单元光和色彩
本单元教学设计有下列主题:
❖光和视觉
❖眼睛
❖影子的产生
❖光的反射
❖光的颜色
❖颜色与应用
通过上述主题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和了解简单的光学现象及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包括视觉、眼睛、影子的产生、光的反射光和色彩等内容。
通过观察、实验,以让学生经历探究光的世界,感受光学现象的丰富多彩;同时获得科学思维方式和能力的训练,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探究光学世界的兴趣和欲望。
一、光和视觉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周围光的世界或观看录像,体会光给我们带来的多彩世界,并激发探究
光的世界的兴趣和欲望。
2、通过大、小透光盒实验,体验只有有了光,人才能看见周围世界;体验光线强弱
的变化对视觉的影响。
3、通过寻找发光体,了解一些常见的光源,并能区分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观察多彩的世界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周围自然中光的世界和录像,体验我们的世界是个多彩的世界。
2、通过观察多彩的光的世界,激发探究光的兴趣和欲望。
活动器材:光源、能产生多彩图案的玻璃器皿或器件、反映多采的光的世界的图片或录像。
活动二:探究视觉与光关系——透光盒实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做透光盒实验,体验只有有了光,我们才能看见周围世界;体验光线强弱变
化对视觉的影响。
2、通过假想“如果没有光,世界将会怎样”的活动,进一步体验光对人类活动的重
要性。
活动器材:大、小透光盒
活动三:寻找发光体
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发光体,了解一些常见的光源。
2、通过观察与比较,了解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活动器材:一些光源的实物和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观察多彩的世界
(二)探究视觉与光关系——透光盒实验
宝山区呼玛路小学周斌提供
二、眼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画眼睛,初步了解眼睛的外部构造。
2、通过观察瞳孔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光线强弱变化对视觉的影响。
3、通过扮演盲人,体验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培养爱心和同情心。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画眼睛。
活动目标:
1、通过画眼睛初步了解眼睛的外部构造。
2、通过熟悉眼睛的各个部分,了解光是通过瞳孔进入眼睛的。
活动二:观察瞳孔变化。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到瞳孔会随着光线强弱发生变化。
2、通过游戏体验光与视觉的关系,体验自身器官——眼睛的奇妙。
活动器材:猫在白天和黑夜瞳孔变化的录像。
活动三:体验盲人
活动目标:
1、通过体验盲人的活动,增强保护眼睛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体验盲人的活动,培养爱心和同情心。
二、教学过程:
(二):观察瞳孔变化
(三)体验盲人
宝山区呼玛路小学周斌提供
三、影子的产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影子,探究影子的变化,初步了解光源、物体和影子位置关系,体验光
的直线传播现象。
2、通过考察怎样的物体能产生影子,了解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
3、通过探究性活动,激发探究光的世界的兴趣和能力。
二、活动设计
活动一:做影子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影子游戏活动,激发探究影子的兴趣。
2、通过观察影子的形成,体验光的直线传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