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半期考试卷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阳二中七年级下期期中质量检测答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共20分,每小题2分)
(注:第6题表达一种吃惊之情:这就是真理吗?故选B)
二.按照要求填空(10分)
11.我的看法(2分):当代青年追歌星、影星成风,对为国家、民族、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却不感兴趣,这种价
值取向需要改变。
作者嘲讽年轻人只追赶时髦,不学知识。
12.请按要求用原文填空(每空0.5分,共5分)
(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战地生活诗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4)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有一代的诗人,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
泥古守旧的两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6)请写一句表达爱国思想的古诗句(包括上下句):,。
【爱国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园>>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13.(1)(2分)请将古人这句话用正楷正确、美观地抄写在下面的格子里。
注:要求正确、流畅、美观。
(2)(1分)( B )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14.(1分)菜qí畦攒.成cuán
15.(4分)⑴ _找蜈蚣___ ⑵按斑蝥___ ⑶拔何首乌⑷摘覆盆子
16.(3分)赏析:运用拟人(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叫声的悦耳动听(1分),表达了百草园给
儿时的我无限的乐趣(1分)。
17.(2分)作用:表现“我”的好奇心理,想找一块像人样的何首乌根(1分);又表现出百草园对“我”来
说,既富有神秘感,又有吸引力(1分).
18.理解填空:文段的景物描写层次十分鲜明,“不必说”侧重于事物的静态的描写,其描写顺序是由低到高,“也不必说”侧重事物的_动态_的描写其描写顺序是由高到低_。
这两个“不必说”是对百草园__整体__的描写,“单是”则是_局部__性的描写。
(3分)
(二)阅读《拔掉那颗蛀牙》,回答问题。
(10分)
19.(2分)地位尴尬,滋生仇恨→拼命读书,疏远亲情→医生指点,唤醒亲情→回报
亲情,收获快乐。
(此题2分。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20. 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2分)①恨父母重男轻女、不让看书、不让读高中;恨姐姐不吭气。
(1分)②作用:放在开头给人一
种奇峰突起的感觉,给人悬念感,激发阅读兴趣,也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
(1分)(意思答对即可)(2)(2分)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气氛(1分),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重新回归(1分)。
(意思答对即可)
21.(2分)不可以删去,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或告诉我们亲情是医治伤口的一剂良药);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1分)。
若删去,文章的故事情节显得不连贯,并且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
(1分)(意思答对即可)
22.(2分)“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1分)。
标题告诉人们“爱”才能使人健康快乐,“爱”才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1分)。
(意思答对即可)
(意思答对即可)
四.文言文阅读(共17分)
(一)阅读《孙权劝学》,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23.(2分)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成语: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
24.(4分)解释加点的词。
(1)但:只是(2)以:用
(3)更:重新(4)孤:我
25.(2分)翻译下列句子。
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当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26.(2分)侧面描写的句子: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这句的意思: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1分)
(二)阅读《王冕僧寺夜读》,完成下列各题。
(共7分)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27.解释加点词(3分)
①窃.入学舍(悄悄)②听已.(完)③辄.默记(则、就)
④ 儿痴.如此(痴迷)⑤父怒挞.之(打)⑥曷.不听其所为?(为何)
28、翻译(2分)
五.(50分)31.作文题目:黑板上的记忆
要求:(1)书写工整。
(2)既要写出故事,也要写出真情实感。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字数在65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