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颜色词对比浅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视界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
界
1颜色词的基本文化意义对比
由于使用汉语和英语的民族、国家各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使得相同的颜色词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意义。
如黑、白两色在西方文化
中象征着黑暗与光明。
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
白
色则是天使、幸福、欢乐和美德的象征。
在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黑
天鹅代表邪恶、欺诈;白天鹅则代表善良、纯洁和美好。
又如:“a black
villain”(大坏蛋,恶棍);“black flag”(海盗旗,死刑旗);“black words”
(不吉利的话);“talk black into white”(指鹿为马,诡辩);“a black letter
day”(凶日,倒霉的日子)等。
所有这些词语都表明黑与坏的、邪恶、愤
怒的特征。
与“Black”(黑)相对的“White”(白)在西方文化里则有美
好、希望、幸福、幸运、吉利、快乐、正直可靠等涵义。
圣经故事里,天使
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西方童话故
事中有一位博得世界各国儿童广泛同情和喜爱的主人公就叫“白雪公
主”(Snow white),她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
从以上所举的例子不难
看出在西方文化里存在着重白忌黑的传统。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黑、白两色都象征不祥。
《史记》云:“秦皇更民
曰黔首。
”李善注:“黔首,黑头无知。
”在这里,黑的意义与贱民、愚民
联系在一起了。
在现代汉语里,“黑”的派生词总是与坏的、不幸、灾难、
邪恶等意义相联系。
如“黑帮”、“黑话”、“黑市”、“黑心”、“背黑锅”等。
今天,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的亲属朋友通常还臂挽黑纱,胸襟上别
着白色的小花。
由此可见,中国人在相当多的场合表现出对黑、白两色
的厌恶甚至畏惧,以至避讳它们。
“白”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平民之
色”。
古代老百姓的衣服不能施采,故称“白衣”,后世称“布衣”。
古代
没有功名的人称“白丁”;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住的屋子称为“白屋”。
在
汉语里,白字的派生词往往含有轻视、无价值等贬义。
如:“白搭”、“白
费”、“吃白食”、“一穷二白”等等。
“白”和“黑”在当代政治概念上都被当作“红”的对立面,代表反
动、落后的意思。
如:“白区”、“白匪”、“白专道路”、“白色恐怖”、“黑五
类”、“黑后台”、“黑干将”、“黑爪牙”等。
2颜色词的辅助文化意义
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过:“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
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
”的
确,颜色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同样反映了多样性,具有丰富的联想意
义。
以下就颜色词的辅助文化意义层次进行论述。
仍然以“Black”(黑色)为例。
“Black”(黑)既象征死亡、罪恶和灾
难,同时也象征庄重、威严和尊贵。
“black suit”和“black dress”是西方
人最崇尚的传统服装。
交响乐团的成员几乎都是黑色西服,以显示尊
严和肃穆;在酒店、餐饮服务业中,黑色西服是高层管理人员的着装;
“Black—ball”是盛装舞会,有别于穿着随意的“Disco”舞会。
早期被贩运到美国的黑人被蔑称为“Negro”。
随着近几十年来
反种族歧视斗争的胜利,黑人反对被称为“Negro”,而选择了“Black”
来代表自己。
“Black is beautiful”(黑就是美)已成为相当时髦的口
号。
在黑人文化里,与他们有关的一切事物几乎都被冠以“Black”一
词。
“Black—English”(黑人英语);“B—belt”(黑人聚居带);“Black
nationalism”(黑人民族主义)等。
“White”(白)在英语里通常象征希望、和平、幸福和光明,但也用
作贬义。
如“white flag”(白旗,投降旗);“White—handed”除了有廉洁、
公正的意思外,还有“不劳动的,养尊处优的”等意。
此外,“White—
Terror”(白色恐怖);“white trash”(贬称,穷苦白人)等都是“white”
在英语中的贬义用法。
3英汉颜色词文化意义与语用意义不对应
颜色词的文化意义既然是连结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那只
有对这一背景有所了解,才能正确把握该词的象征意义所在。
否则,其
象征意义或者出不来,或者被误解。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伦纳德·布隆
菲尔德说过:“外语中的任何一个词或句子的意思总是有别于本族语
中一个近似的、相应的词或句子。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这种不能对
应或相去甚远,是引起文化含义的误解及语用意义的混淆的重要原
因。
先以红色为例。
中国人吃的“红糖”,其颜色并非红色,这种糖的颜
色更接近棕色,那为什麽中国人把这种糖成为“红糖”?这恰恰体现了
红色在汉文化中的重要影响。
红色既然是喜庆、成功的颜色,何况此
糖有助于补血养身,因此中国人乐于称之为“红糖”。
其实英语定名为
“Brown sugar”就显得比较准确。
再比如,我们中国人所谓的“红运”,
英语则说“golden opportunity”;害红眼病(嫉妒),英语则有“green-
eyed”“女红”是指女子做的针线活,等同于英语中的“needle—work”;
“红颜”是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应译为“a young beauty”;“红榜”应译为
“honor board”;“红得发紫”是“enjoying great popularity”。
如此差异,是
为什么?从前两部分的研究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文化的差异
性使然。
4结论
在跨文化交流中,颜色词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汉英两种语言里既
具有客观指称的一致性,又有不同的文化意义、文化意蕴。
这就要求我
们真切地了解产生与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并把握和细
究颜色词语的文化意义,特定的象征意义,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从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不断促进各国人民之间文化的交
流。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唐振华.符号学与“颜色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J].深圳大学学报,1996,8.
[责任编辑:王静]
英汉颜色词对比浅谈
刘桂芳
(沈阳医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本文从颜色词入手,在词义指称的客观同一性的基础上,分析它们之间文化内涵的区别。
这种区别在语言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得颜色词具有多种联想意义。
本文的论述即在于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对汉英颜色词作文化上的探讨。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意义;辅助文化意义;
历史文化差异
(上接第67页)生物工程专业是不断发展的专业,生化分离课程
作为专业主干课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适应人才培养的需
要。
课程改革的内容更是需要从事教学的教师不断开拓新思路,从教
学环节的各个方面着手,努力提高课程的含金量,增加课程在学生就
业及科研方向的实用性,为专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动力。
【】
[1]赵世光,杨超英.生化分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
报,2009,15(23):181-182.
[2]高峰,黄儒强.生物工程专业的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初探[J].华南师范大学学
报,2010,4:13-16.
[3]王维维,钱玉梅.生化分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宿州学院学报,2012,5
(27):120-121
[4]王卫,黎继烈.生化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生物学杂志,2010,6
(27):106-108
[责任编辑:王迎迎] 186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