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敬业与乐业》。

下面我将从教材、
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
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敬业与乐业》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议论文。

本单
元所选的课文,大多是阐述求知与修身的,旨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
道德修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文是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演讲词,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文章语言通俗,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学习这篇文章,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价值观有着重
要的指导意义。

二、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议论文阅读和分析能力,但对于一
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深刻的道理,理解起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深入思考文中的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2)学习本文合理的论证方法和清晰的论证思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和讨论,体会本文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培养学生形成敬业乐群的职业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2)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认识到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努力做到敬业与乐业。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掌握本文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2、教学难点
(1)对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和段落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敬业与乐业的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五、说教法
1、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作者的观点以及论
证方法等。

2、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加深
对文章的理解。

3、朗读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六、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点批注,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2、合作学习法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文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
探究能力。

3、迁移学习法
引导学生将文中的观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知识的迁移
和运用。

七、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在学习和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作者就阐述了他对
于工作和生活的看法,那就是——敬业与乐业。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查阅工具书解决。

(2)思考:作者围绕“敬业与乐业”提出了哪些观点?
3、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什么是“敬业”?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于“敬业”的定义和相关论述。

分析作者运用的举例论证,如百丈禅师的故事,体会敬业的精神。

(2)什么是“乐业”?作者为什么说“乐业”是人生更高的境界?
让学生理解“乐业”的含义,即从工作中找到乐趣。

通过作者的道理论证,如“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
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体会乐业的重要性。

(3)“敬业”与“乐业”有怎样的关系?
组织学生讨论,明确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

(4)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文中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并分析其作用。

4、品读课文,体会语言
(1)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体会本文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2)教师进行示例分析,如“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这句话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5、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到敬业与乐业?
(2)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敬业与乐业的事例。

6、课堂小结
(1)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强调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以“敬业与乐业”为话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短文。

八、说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了“敬业与乐业”的内涵和重要性,掌握了本文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学生的讨论引导还不够充分,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