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八上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小明实验时发现小孔成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猜想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物体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于是他用同一支蜡烛实验,且保持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在多次改变小孔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时,他测出了像的高度(见下表).
①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_____.
15.如图,一束激光与水平方向成45º角斜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到O点的_____(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则折射角将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水位上升的速度为v,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速度_____v(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0.89
G

80
1.02
C

60
1.02
H
尼龙
80
1.02
D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80
0.76
J

2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________.(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
(2)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中:
①李红在一张卡片上挖了一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孔(如图B所示),在阳光下卡片水平放在离地面5cm处,发现地面上的光斑是正方形;若要在地面上能出现圆形光斑,应将卡片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地面;前者光斑是由于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色散”)形成,后者光斑是_____(选填“太阳”或“孔”)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_______(有关/无关)
(2)在实验过程中要想看到清晰的像,我们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写出一种)
(3)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___通过树叶的小缝隙在地面上所成的______像。
(4)小明把易拉罐正对着点燃的蜡烛(如图所示),则在半透明纸上会看到蜡烛的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这现象可用光的______知识解释.
24.同学们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王成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同样的点燃蜡烛B放在像处,使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此时蜡烛B与蜡烛A的距离_____cm;将A蜡烛以5cm/s的速度匀速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玻璃板相距_____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3)如图③所示,用手指轻叩课桌,使正坐在对面的同学刚好听不到叩击声,再让对面的同学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
(4)如图④所示,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________.
三、作图题
17.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路.
18.(1)如图所示,MP,NP是两块成60°的平面镜,入射光线AO与平面镜MP成30°入射,请画出入射光线AO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光线AO在O点的反射角的度数.
(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P点,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______。
(3)本探究实验中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F

100
0.76
B

60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020-2021学年度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如图,平面镜和长为10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25cm,则
A.若将平面镜向上移动2cm,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2cm
B.若将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45°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平行
C.若将铅笔水平向右移动10cm,铅笔像的与铅笔之间的距离增大20cm
C.当激光束向法线靠拢时,水中的折射角会变大
D.当激光束垂直水面入射时,折射角为90°
7.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在其右侧边沿的某一高度斜向下射出一束方向不变的激光,会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如图则该光斑( )
A.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B.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A. B.
C. D.
10.光从空气进入圆球状小水滴,再从水滴射入空气。如图,其可能的光路是( )
A.ACDEB.ACDFC.BCDED.BCDF
11.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பைடு நூலகம்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0°,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2)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
(3)纠正错误后某次实验,将光屏竖直放置蜡烛B的位置,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
C.听课教师能看到上课的情景,是由于上课区域的光能透过透视玻璃
D.学生在透视玻璃中看到了自己的像,此时的透视玻璃相当于平面镜
6.如图所示,一圆柱形散口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用激光笔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则( )
A.保持激光笔不动,逐渐向杯中加水,则光斑向右移动
B.保持激光笔不动,杯中水量逐渐减少,则光斑向右移动
(5)如图⑤所示,我们把水倒入瓶中时,通常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瓶中水的多少.
23.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观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②请你根据有关结论判断:当半透明纸距小孔14 cm时,像的高度是_____cm.
③通过实验,小明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后很高兴.但他又想,像的大小会不会跟蜡烛离小孔的距离有关呢?在设计这个实验时小明应注意控制_____、_____不变.
④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______(选填“上”或“下”)方移动;若将蜡烛靠近小孔少许,蜡烛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答题卡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0.如图所示,空气中一束光经过S点斜射向竖立放置的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一块玻璃砖的上表面,并穿过玻璃砖从下表面射出,请在图中画出该光路图(不考虑玻璃砖的反射)。
D.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则下列方法中( )
①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②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③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④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____)
四、实验题
2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C.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D.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8.如图,为光由空气向玻璃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折射角是()
A.60度B.15度C.30度D.45度
9.一个圆柱形的烧杯内装水,将一根木棍竖直插入其中,位置比圆心偏左些(俯视图如图),现从侧面观察,则哪幅图能正确反映所看到的情景
A.α=30°,β<60°B.α=60°,β>30°
C.α=30°,β>60°D.α=60°,β<30°
5.学校的录播教室被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分隔成上课和观摩两个功能区,坐在观摩室的听课教师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进行观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课区域的光照强一些,观摩效果更好
B.从上课区域射向透视玻璃的光只发生折射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D.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5)玻璃板太厚不仅会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成两个像,同时也会使我们透过玻璃板看到的蜡烛B也不是其真实位置,我们透过玻璃板看到的蜡烛B到玻璃板比实际位置到玻璃板_____(选填近/远)。
25.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16.湖面上能够映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儿。人站在湖边能够看见水中的鱼与鸟在一起嬉戏。看见水中的鱼是光的________现象;看见水中的鸟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找到一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铅笔的形状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了”);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时,透过玻璃瓶看到铅笔尖会逐渐____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以后,铅笔尖的方向________(选填“不变”或“改变”)。
D.折射角为50°,界面左侧是玻璃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2.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A.只有①可行B.只有②可行C.①和②都可行D.③和④都可行
3.如图所示,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察a和b的像重叠在一起的情形,其眼睛应放在( )
A.通过a、b的直线上B.通过a、b像的直线上
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
4.如图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反射光线OA与水面之间的夹角为60°.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
(1)如图A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两支______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①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②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李红用光屏代替蜡烛B,她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
1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_____;如果能分别敲击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1(Do)”这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工人为了让与水平面成10°夹角的太阳光竖直照向井里,应该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_________°角放置,若太阳光入射时顺时针旋转了50°,要使太阳光仍然竖直照射向井里,应让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旋转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