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的审美价值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03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
敦煌艺术的审美价值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冷维娟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艺术系,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雄踞两关要道之上千年之久的敦煌石窟艺术,以其丰富生动的造型形式、绚丽多姿的色彩和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成为后人不断研究和探索的典范。
经过历代艺术匠师吸收、熔铸、再造的敦煌艺术形象既是东西文化交流互鉴的明证,又是敦煌艺术审美价值和审美积淀的映射,对现代设计具有浓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敦煌艺术;审美价值;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9-0019-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9.010
一、引言
雄踞两关要道千年之久,被誉为“世界艺术史伟大奇迹”的
敦煌石窟艺术,以独特永恒的魅力吸引着后人不断对其进行借
鉴、总结。
从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可窥,敦煌历朝艺术家在吸
收外来佛教艺术的同时,创造性的将其与多种艺术风格及中国
儒道思想相融铸,成功塑造本民族灿烂辉煌艺术成就的本土再
造历程。
这些造型逼真、惟妙惟肖、形象鲜明的艺术形象既是东
西文化交流互鉴的明证,又是敦煌艺术审美价值和审美积淀的
映射,对现代设计具有浓郁的启示意义。
二、敦煌艺术的审美价值
敦煌艺术跨越千余年是西域佛教哲理与中国广博而深厚的
汉民族文化艺术内涵及多民族艺术手法相融铸的产物。
在敦煌
艺术中,我们既可以看到线条、造型、构图、色彩等形式的和谐之
美,又可窥其形式与内容交融互渗所折射出来的飞动之美、意境
之美、传神之美以及超越世俗的慈悲、空灵的佛学之美。
(一)敦煌艺术的造型美
1.线条流畅、气韵生动的线描韵律之美
我国传统绘画基本造型语言的线描是敦煌艺术美的载体和
形象构成的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意韵绵长的表现力。
通过曲直、起伏,极富韵律的线条艺术,以简练的笔墨语言,凝结
艺术匠师强烈的情感体验、中华民族的审美积淀及人类的生命
意识,为我们塑造出大量个性鲜明、气韵生动的艺术形象。
敦煌
壁画中线描表现形式的变化多端,异彩纷呈,包括起稿线、定形
线、提神线和装饰线,所刻画形象真实细腻、写实感强,具有强烈
的艺术感染力。
如敦煌元代洞窟第3窟北壁的千手千眼观音,采
用流畅圆劲的铁线描、棱角毕露的折芦描以及连绵蜿曲的高古
游丝描,准确娴熟的表现出观音丰满圆润的肌肤质感。
此外还有
金刚“毛发出肉”的怒发、婆薮仙蓬松的须发质感等。
敦煌艺术中
生动线描韵律之美不仅可塑造一系列饱含生命气息、佛教真谛、
汉文化底蕴的鲜活艺术形象及生动故事情节,并且还可巧妙与
色彩结合,作为连接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媒介,使富有变化的各种
色彩之间产生微妙的联系,使画面既丰富又统一,且具有强烈的
装饰趣味。
敦煌壁画“不管是顾恺之的‘紧劲联绵,循环超复,调
格逸易,风趋点疾’,抑或吴道子的‘吴带当风’,敦煌壁画虽历时
千年,自始至终,都是以线描作为造型手段。
”[1]
2.造型别致、精美典雅的形象韵致之美
敦煌艺术运用遒劲流畅线条的穿插、转折,塑造出众多生动
鲜明、精美典雅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绘声绘形、栩栩欲活的各类佛教人物造型。
方额广
颐、敦厚和善,端坐于佛坛正中以示其主宰世间万物之博大胸怀
的佛像;圆润丰腴、体态婀娜、温婉慈祥、风致韵绝的各种菩萨造
型;美轮美奂、飞舞灵动、精美多变的飞天造型。
其次是各种鲜活灵动、生动逼真、颇具想象力的动物造型,
如装饰华美、昂首回眸的孔雀与一身双首、两相顾盼的迦陵频迦
鸟。
最后是敦煌壁画中精美典雅、异彩纷呈的藻井图案。
敦煌艺
术匠师利用巧妙奇绝的藻井图案“来表示‘天外之天’的意境,使
其具有了华丽的装饰面貌。
藻井图案是敦煌莫高窟装饰艺术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
”[2]如隋代最具特色的三兔莲花藻井,八瓣重
层莲花中有三兔呈环型排列,两兔共用一耳,相互追逐旋转,既
具视觉整体感,又具动感美。
莲花外侧环已八身婀娜多姿、造型
优美、彩带飘逸的飞天,腾跃于莲花之间。
再如唐49窟的藻井图
案精致素雅、简洁质朴,内部层叠有致的团花纹与外部或整或半
的团花纹交相辉映。
总之,敦煌艺术塑造的万千形态所传达之优雅、舒展、柔美
的精神韵致正是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绝美境界。
3.结构多变、层次丰富的构图意味之美
敦煌壁画中受魏晋文人士大夫玄学观念影响而出现的山水
风景画,可作为背景衬托人物、分隔故事情节、体现画面空间感。
早期由于艺术技巧及画家对自然的特殊认识而呈现“人大于
山”、“水不容泛”的构图特征,中期山水成为画面表现主题,与人
物间比例关系趋于正常,画面结构层次多变,具有近大远小的视
觉效果。
五代至宋元山水画趋水墨风格,多以较粗墨线勾勒,采
用“皴法”表现山脉质感、厚度,具备宋代郭熙所提之“三远”构图
特征。
敦煌壁画结构多变、层次丰富的构图意味之美对于现代设
计而言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如可造成画面强烈的视觉冲突感,
形成较强的对比关系,凸显主次之间的层次感等。
(二)敦煌艺术的色彩美
敦煌壁画和彩塑在保持线描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吸
收、融合东西方色彩观念的差异,使色彩之美成为敦煌艺术散发
无穷魅力的另一要素。
经西域入传的敦煌佛教艺术在色彩观上
艺术品鉴
作者简介:冷维娟(1973-),女,山东人,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艺术
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理论。
19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03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不可避免的受异域文化影响,却有别于西方的光色艺术,采用中国绘画色彩意识的“随类赋彩”,强调物体的固有色,但又不囿于其中,大量运用中性调和色使色彩谐调而富变化,丰富浓烈的色彩在墨线的映衬下感观效果强烈。
此为受制于宗教传播需求及符合佛教信众审美需求所致,与富丽堂皇的宫廷皇家风格及素雅淡逸的文人风格在色彩的应用和审美上可谓判若云泥。
其次,敦煌艺术异彩纷呈的色彩敷设虽取决于宗教主题与内容,但为了强化宗教教义往往具有浓郁的象征意味。
如以佛、菩萨衣饰上大量的金色衬托高贵富丽之气,用黑、褐色以强调悲壮之气,用金、红色以衬托辉煌尊贵的佛国世界。
最后,敦煌壁画的色彩具有特殊的装饰趣味。
与西方绘画过分追求色彩的真实感迵异,敦煌壁画色彩的施用不拘泥于物象感观的模拟,摆脱理性束缚,大胆主观用色,通过对比、衬托等技法使色彩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
敦煌壁画以色彩的丰富性、色调的多样性和色彩结构的规律性突出显示出我国传统绘画色彩观念的独特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
三、敦煌艺术审美价值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敦煌艺术作为华夏民族的艺术瑰宝,以其丰富生动的造型形式、绚丽多姿的色彩和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成为后人不断研究和探索的典范,亦成为众多设计师取用不竭的灵感源泉。
设计师们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将赋予现代审美意识的敦煌艺术元素经加工提炼后创造性的应用于现代设计,使蕴含深厚佛教文化积淀的华夏文化瑰宝重现生机。
(一)图案纹样的启示
现代设计对敦煌艺术元素的借鉴并非简单的照搬、拼凑,而是以新的审美视角和思维方式重新审视传统艺术纹样的魅力,不断挖掘敦煌艺术的装饰美感以新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面对异彩纷呈的敦煌图案纹样,设计师可取整体或局部纹样,保留其主体构架,去繁取精,延续其内在精神意蕴,再对提取内容进行夸张、变形,甚至大胆采用抽象、旋转、扭曲、拉伸等方式,以全新的组合形式加以排列。
或者将完整原形打散后再重新组合,在传统艺术精神与现代设计中找到契合点纳入时尚元素,以全新的方式对敦煌传统纹样加以演绎,使其更符合现代设计对简约美的追求。
(二)精神意象的启示
敦煌艺术元素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不断寄予统治阶级、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及佛教思想寓意,亦打上时代历史、文化、经济、审美等多重文明积淀烙印。
作为佛教艺术重要装饰纹样的敦煌艺术不仅符合形式美法则,予人以美感享受,同时富含精神内蕴,被赋予诸多象征寓意。
敦煌艺术各种装饰纹样、艺术造型背后暗藏着丰富博大的宇宙世界,这种浑厚的精神意境是人类审美积淀的象征性魅力所在,也是现代设计取用不竭的灵魂动力。
设计图像绝非纯粹物质形态的简单复制或再现,而是升华的充满哲学意味的抽象视觉象征符号,是内在意蕴的表现形式,是“观念的外化”,相较表象化的外部形态,图像寓意更容易获取观者的心理认同。
图案精神内涵与情感特征依托于物象形态,“形”的审美性又通过意境加以强化,“神”是超越图案纹样表面视觉形态的内在精神,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升华,正由于对“意”的执著追求,“形”的神韵气质才得以广泛流传。
因此,在现代设计中对敦煌艺术图案纹样除了形态的延续外,还有对形、意、神的综合提炼和应用。
通过现代表现手法加以解构创新,根据现代审美理念转换为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形态。
四、结语
总之,敦煌艺术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必须采用创新式的设计理念在传承基础上融入设计的现实意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图案纹样。
在创新式的应用过程中,其一是对敦煌艺术传统装饰图案纹样本身的创新设计,使其成为吸收、调和、融合多元文化兼具时代意义颇受人们喜爱的现代图案纹样,其二是通常运用新技术、新媒介将敦煌艺术传统装饰图案融入设计产品,对自然之形进行提炼,对美好之意进行传承,用一种开阔的视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适应时代发展变化,使敦煌艺术图案纹样实现真正意义的与时俱进。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院级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敦煌艺术元素在现代洮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Cqky2020-009。
参考文献:
[1]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634
[2]段文杰,李恺.敦煌藻井临品选[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1997.3
艺术品鉴
20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