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代儒学社会化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0 0— 5— 1 2 1 0 3
表现为董仲舒上书《 天人三策》 。 董仲舒在 《 天人 三策》 中认 为 , 唯 天子受命 于 “ 天, 天下 受命 于 天子 ” 天 是 宇 宙 间 的最 高 主 宰 , 有 , 天 着 绝对 权 威 , 为 天所 造 , 副天 数 , 人 人 天人 合 一 。人 君
如众所知, 西汉建立 , 是在秦 的暴 政与长期的战 争之 后 。为 了缓 和 阶级矛 盾 与治 疗 战争 创 伤 , 在汉 初
七 十年里 , 治者奉 行 以无 为 而 治和 与 民休 息 为特 征 统 的“ 黄老之 学 ” 这 一 指 导 方 针对 祛 除秦 朝 暴 政 之 弊 、 , 恢复 和发展 社 会 生 产 、 安定 社 会 秩 序 , 疑是 有 着 积 无 极意 义 的。但 是 随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 黄 老 之学 ” 为 “ 无
得我们在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建 设 中予 以借鉴 。
关键 词 : 儒学社会化 ; 社会 主义 核心价值 ; 系建设 体
中 图分 类 号 :2 4 D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0 2—0 1 (0 0 0 0 0 5 9 2 1 )4— 15—0 5
考察 中 国两千 多 年 的儒学 发展 史 , 会 化一 直 陪 社
就是和亲让步 , 却并 未换来边境 的和平安 宁, 反而招 致匈奴的步步进逼甚至侵掠 中原 ; 其二 , 在对 内处理 与 地方 藩 王 的关 系 上 , 为 而 治 的表 现 就 是 姑 息 妥 无
协 , 也 没 能换 来 刘 氏宗 族 团结 与 政 权 巩 固 , 而招 但 反 致 “ 国之 乱 ” 中央政 权 的威 胁 。 七 对
而 治 的消 极作 用 逐 渐 显 现 出来 , 言之 有 两 方 面 : 要 其

伴 其始 终 , 儒学 的社 会 化是从 其 在汉 代取 得独 尊 地 位
开始 的 。汉 代 儒 学 的社 会 化在 儒 学 社 会 化 的 历 史 进

在对 外 处理 与 少 数 民族 关 系上 , 为 而 治 的 表 现 无
21 00年 8月
中 央 社 会 主 义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THE CENTRAL NS TUTE I TI OF OCI S ALI SM
Aug, 01 2 0
第4 ( 期 总第 16期) 6
N 4 Ge.6 O. ( 116)
从汉代儒学 社会 化看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 体 系建设


系和价值观念 , 了儒 学 的核 心 价值 观 念 及其 所 衍 生 除
出来的道德体系和社会秩序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 的需 要之外 , 重 要 的是 , 汉 的 儒 学 思 想 家 能 够 顺 时 而 更 西 动, 广纳古今精华 , 兼容并蓄, 博采百家之长 , 把儒学打 造成一个兼容百家 、 内容丰富、 结构开放 的思想体系,
要探寻并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利益激励与回报机制对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楷模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大力褒奖对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要给予谴责并对行为主体给予相应的惩罚真正做到价值选择和利益回报的统一激发人们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发挥其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从内心认同这些主流的价值观念并转化为价值行为从而提高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作者简 介: 智旺( 92一 ), , 邓 17 男 中国计量学院社科部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 问题研究所所长 , 士 , 硕 主要从事 中国传 统文化 和思想政治 教育的研 究与教学工作 。
16 0
邓智旺 : 从汉代儒学社会 化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统 ” 之精义: 《 “ 春秋》 大一统者 , 天地 之常经 , 古今之通谊也 。 把封建 的大一统说成是天 ”
受命 于 天 , 权乃 天 所 授 , 天 承 运 , 君 奉 进行 统 治 , 表 代
天的意志治理人世 , 一切臣民都应绝对服从君主 ,屈 “ 民而伸君 , 屈君而伸天”从而使君主的权威绝对神圣 , 化。显然 , 这些都有利 于维护皇权 , 构建 大一 统的政 治 局 面 。同时 , 仲 舒 还 从 维 护 汉 朝 的大 一 统 出 发 , 董
经地 义不容 更 改 之 事 。他认 为 , 该 损 抑 诸 侯 , 王 应 尊
到社会 每一个 角 落 , 及 于 社会 各 个 阶 层 , 人 人们 普 融
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情感之中, 并转化为人们 的行动 自
觉 。其 社会 化原 因概括 起来 有 : ( ) 学得 到统 治者 的 支持 和推 行 一 儒 儒 学在 汉代 能成功 社会 化 , 与统 治者 的支持 和 是
使儒学具 有 了很 强 的适应 性和顽 强 的生命 力 。 ( ) 无 为而 治到 独 尊儒 术 一 从
加强 中央集权的需要 , 而中央集权的强化必须有相应 的理 论作 支 撑 , 克 服 黄 老 学 的 内在 缺 陷 , 汉 帝 国 并 为
的发 展 奠定 坚 实 的 基 础 。儒 学 很 好 地 把 握 了这 一 历 史机 遇 , 时地 奉 上 了大 一 统 的 政 治 理论 , 体 事 件 适 具
推行分 不开 的 。
攘夷 , 一统于天子 , 并使四海“ 来臣” 《 ( 春秋繁露 ・ 玉 杯》 。儒 家 的春 秋 大一 统 思想 和 君 臣伦 理 观 念 显然 ) 与汉 武帝 时所 面临 的形势 和任务 相适 应 。 于是 , 在思
显 然 , 黄老 之 学 ” 已不 适 应 汉 王 朝 开疆 拓 土 与 “ ,
程 中有 着独 特 的标本 意义 , 其成 功 之处 可 以 为我 们 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中提供启示和借鉴 。
儒 学顺 应历 史 发展保 持 其 理论 先进 性 儒学之所以能够在西汉前期从众多的学派中脱颖 而出, 为统治者所 采用 , 为影 响后 世上 千年 的思想 体 成
邓 智 旺
( 国计 量 学 院 , 浙 江 中 杭州 301 ) 10 8

要: 儒学之所 以在汉 代成功社会化 , 是因为其顺应 了历史的发展 , 很好地吸 收了其他学派 的有益成 分并得 到了
统治者的支持和推行 , 通过学校教 育和 日常教化使儒学 浸润 到社会 每一个 角落 。汉代 儒学社 会化 的成 功之处 ; 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