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为完成教学目的而进行的各种形式活动的总称。

从活动的主体看,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白”,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白”;从活动结果上看,它必然使师生双方在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如何在课堂中进行素质教育,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确立课堂教学
在素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而学生全面素质的形成主要通过学科课程与课堂教学来进行。

这就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作为理论指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为此,我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以素质教育思想来指导、设计课堂教学,扎扎实实地教好每一个环节。

从而在观念上肃清和纠正了那种以为学校环境布置得漂漂亮亮,课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素质教育就大功告成的错误导向和片面看法,确立了课堂教学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二、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查和评价课堂教学的依据。

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行为的前提。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老师往往把课堂教学与“智育”等同起来,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往往只注意强调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所培养的学生素质得不到全面提高。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使素质教育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得到落实,必须首先优化课堂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素质化。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体现“四个注重”
课堂教学方法是为完成课堂教学既定目标、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为课堂教学素质化提供了保证,但要使素质教育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得到落实,还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在教法上,不仅要考虑如何教给学生已经概括了的社会基本经验,尤其要考虑教给学生怎样有效地去获得这些经验的方法。

在学法上,不仅要考虑怎样指导学生去获得已有知识和经验,更要考虑如何指导学生自动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不断调控自己学习状态。

在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我始终注意体现“四个注重”。

1.注重知识的内化。

我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把需要传授的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仅仅是“懂”,而且能掌握、运用。

2.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

现代教学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突出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系统法则。

而素质教育的首要特征在于开发和调动学生包括自主、自尊、适应、创造等内涵的主体性。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认知过程。

为此,我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七放手”。

即: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放手让学生构建。

学生主动参与,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主动地去感受和获取知识,锻炼技能,使自己的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提高。

3.注重素质的训练。

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技能的获得和熟练,良好行为的养成和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大量、严格地训练才能达到。

因此,我在教学中,始终要求抓住训练这根主线,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不断巩固和提高。

规定了“练、讲、练”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要求“一般新授课基本训练时间不超过5分钟,新授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反馈练习15分钟左右。


4.注重情感体验。

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还需要学生情感的倾心投入和深切体验;不仅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因素,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行为要真正完成目标,必须遵循情感性原则。

教学的功能除了组建认知系统,还要积极调动情感系统的功能。

因此,我不仅要注重自身教学言语行为的情感性、非言语行为的情感性、教学管理行为的情感性、教学评价行为的情感性,更要善于创设各种具有体验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获得感受,激发兴趣,引导他们去处理体验到的各种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