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三明市龙安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福建省三明市龙安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
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 寻找教育的曙光
在陶行知的身体内,似乎涌动着一种永不满足、永远求索、永远前进的生命力。
当陶行知全力推行的城市平民教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轰轰烈烈的热潮的时候,他却突然冷静下来,陷入深沉的思索。
农民张大哥一家的景象,倏然映现在他记忆的荧光屏上……
那是前年秋天游览栖霞山的事。
在曲折的山径上,陶行知遇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民。
陶行知一向注重社会调查,这时他像遇到一位老朋友,主动上前打招呼。
原来这位农民姓张,家里有六个孩子。
陶行知三句话不离本行,就问他家里有几个识字的,张大哥皱着眉连连摇头说:“唉,饭都吃不上,哪有钱来读书识字啊!”陶行知告诉他,可以免费送他《平民千字课本》,只要学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
张大哥便请他到家里去坐。
陶行知怎肯放过这个接触穷苦群众的大好机会呢?便欣然去了。
那六个高高低低、衣不蔽体的孩子加深了他的认识:占总人口85%的农民如此贫困、如此没有文化,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
于是,一个改造乡村教育的设想,开始在他的心田里播下壮实的种子。
经过陶行知呕心沥血的浇灌,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
1926年12月,陶行知连续发表几篇文章。
他主张:“乡村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乡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
”他希望每一个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叫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
这是他设计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
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
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为研究员,共同为筹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不久,许多报刊上出现了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
清华大学教育系二年级学生操震球,看到广告后写信给陶行知说:“自信以我目前的状况,欲效劳于社会,事之最急最要者,一为提高农民知识,二为增进农民生产。
两者须同时并进。
此种责任,舍乡村师范学校莫能当。
此晚生所以决意从事乡村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也。
”陶行知接信后,立即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接读您的来信,得知您愿意离开清华大学投考试验乡村师范,简直让我体投地地钦佩。
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
倘使全国青年都能转到各人应当走的道路上去,地狱都可化成天堂,还怕中国不能兴盛!
您既有这种宏愿,我就应当把个中甘苦明明白白地告诉您。
田家生活还是要蛮干的,您愿意吗?您能打赤脚在烂污泥里奔走吗?您不怕雪白的脸晒黑、手上起硬茧吗?您不怕在风霜雨雪中挑粪吗?您愿意和马牛羊鸡狗猪做朋友吗?在城里人看来,这都是苦处;其实乡下人并不以此为苦。
纵然这是苦处,乡下人也有城里人想不到的乐趣。
乡间山青水秀,尽您游览。
早上可以看旭日东升,引您兴奋。
晚上可以待月西下,助您吟咏。
丰收时节,您手里割着黄金似的稻子,那田家乐的山歌,不断地洋洋乎盈耳。
您还能亲眼看见您所栽培的儿童个个桃李似长大成人,看见全村人人读书明理,安居乐业。
也许要到令郎令孙的时代才能看见,您能忍耐吗?倘使经过这番考虑之后,您决意要来投考,我们万分欢迎。
就这样,在陶行知的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下,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和怀抱教育救国理想的知识分子,汇集到燕子矾旁的晓庄师范学校,形成了一股前所
未有的乡村教育试验热潮,并且很快波及到其他许多地方,演绎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摘编
自周毅、向明《爱满天下》)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陶行知全力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运动,当这一运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热潮的时候,他开始转向思考改造乡村教育的问题了。
B.陶行知游栖霞山时遇到张大哥,发现他对学习《平民千字课本》,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感情趣,更坚定了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决心。
C.陶行知希望从师乡村教育的人都要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心献给农民,把城里人本来认为是苦的地方变为意想不到的乐趣。
D.操震球写信给陶行知,认为最急迫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二者须同时并进,而不是急于创建乡村师范学校。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讲述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感人事迹,为我们再现一个平民教育家的光辉形象。
(2)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3)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是怎样描述乡村教育“个中甘苦”的?请简要概括.(6分)
(4)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
”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8分)
参考答案:
(1)AE(5分)
(2)(6分)
①冷静思考的结果:要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②贫苦农民的刺激;张大哥一家的贫苦状况,加深了他对乡村教育的认识。
(3)(6分)①乡村教育的“甘”:游览青山绿水,饱览美好风景,领略诗情画意,享受丰收喜悦;笑看学生茁壮成长,桃李芬芳;喜见村民读书明理,幸福美满,②乡村教育的“苦”:环境艰苦、远离城市文明:又脏又累、生活条件很差;需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奋斗终生也不一定能够看到结果。
(4)(8分)观点一:陶行知献身乡村教育的是实干精神值得学习。
①激情满怀,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的目标;②乐于接触贫苦群众,善于动员志同道合者加盟;③为实现理想而自我牺牲、呕心沥血。
观点二:陶行知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改造中国的理想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①人民群众与三座大山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②他认为“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显得过于简单化;③他的教育救国的狗想过余力像花,脱离社会实际
观点三:陶行知既有远大理想有较踏实地,值得学习。
①要提高中化民族的文化素质,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②咬住移调查验就,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③应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2.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2题。
至性深情
鲍尔吉· 原野
深情是汉语里面的一个好词。
它没说情的状态,比如纯情、虚情、豪情,而说情的尺度——深。
什么样的感情可谓之深情?此情不必去找,深情必是沉潜之物,找不到。
找到的大多是假装很深的情,谓矫情。
多年前,我读丰子恺的文章和画,被打动,却说不出自己被打动的理由。
感受像水里的鱼,观其悠游,伸手一抓就没了。
丰子恺画他家的儿童阿宝把鞋子脱下给四脚凳穿上,曰:“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
”他写道,夏日赤膊,阿宝初见他的腋毛被吓哭了,以为父亲是黄鼠狼。
丰子恺这一类的妙笔多得很,不止是童心,还有慈悲心,又有悠然婉转的美。
叶圣陶说“子恺的画给了我不曾有过的乐趣。
这种乐趣超越了形似和神似的鉴赏,而达到相与会心的感受。
”朱自清在《子恺画集》的跋中,说子恺的画“落落不羁,细腻风流,没有一幅不妙”,这跟没说一样。
俞平伯评子恺的《翠拂行人首》这幅画看不出人行,应改为《翠拂人首》。
《清明上河图》也看不出人行,不是电影,怎见人行?朱光潜为丰子恺嘉兴画展作了一篇文章,说子恺“性情深挚”,说他的作品是其“至性深情的流露”。
我闻之豁然开朗。
这个词几乎就是为丰子恺而造的——深情,我说不出,别人说出而后释然。
画过《晚钟》、《拾穗者》的法国画家米勒当年是个穷困人。
他住在巴比松森林自己盖的房子里,一边种土豆谋生,一边画那些跟他一样穷困的人。
他的朋友、思想家卢梭到森林里看他,掏出一把糖果给他的孩子们,孩子们高兴地尖叫。
卢梭写道,“米勒笑了,眼里含满了泪花,却一言不发。
”什么人含着笑一言不发,眼里蓄满了泪水?那必是一个深情的人,如米勒。
读论语,不时读到孔子谈论颜回的话。
比如孔子对子路说,在学习上咱们俩都赶不上颜回。
他说颜回不迁怒于人于事,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孔子夸颜回过着别人难以忍受的粗简生活却不改其乐。
一次,孔子说到颜回,不禁大哭起来。
弟子说您过度悲伤了。
孔子反问,悲伤过度了吗?不为这个人悲伤,还要为谁悲伤呢?“颜渊死,子哭之恸。
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我以为,这是论语中最好的文字之一,尤其是“子恸矣!有恸乎?”六字,恳挚传神。
孔子大悲却不知己悲,他也是一个深情的人。
深情者,最常见男女之情,要死要活的人太多。
但我这里议论的不是这一款情。
男女之情乃私情,糊涂人也做得出来。
我是说有那么一种人,天生情深,寄之万物,恋恋不舍。
我觉得这是一种天赋。
我一直把动词的“赋”当成“给予”理解。
天赋才能,天赋美貌,都是老天专门送给一个人的礼物。
听一听斯美唐纳的交响曲《我的祖国》,我一次又一次被打动。
斯美唐纳对祖国竟有如此深情。
我曾说“我也爱斯美唐纳的祖国”,被人当成笑话。
有爱别人老婆的人,岂有爱别人祖国的人乎?我爱捷克,是因为斯美唐纳情深。
小国捷克有斯美唐纳这样的儿女,该是何等幸运。
一次吃饭,一位30多岁的警察哼唱斯美唐纳《我的祖国》的旋律,竟哭了,十多分钟不能止。
我默默视之,并生敬意。
又见一位深情人。
深情者情深。
这么大的情可能是负累,让他遭罪。
他们还要有勇敢的心面对自己丰沛巨大的情感。
深情的特征是压制自己的情感,不让它流露。
人们见到的是节制过的情感,见出其深。
杜甫、托尔斯泰、契诃夫皆为深情人。
当代的马思聪、艾青、牛汉也在此列,都遭过不少的罪。
10.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好的作品都是以情深来打动读者,流传后人的。
B.追求深情的文学艺术家没有谁不是性情中人。
C.诚挚的情感是老天爷赋予人间每个人的。
D.青壮年警察也因深情的《我的祖国》而哭泣不止。
11.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理解丰子恺的画,朱光潜悟得最透,叶圣陶次之,朱自清和俞平伯则不如前二人深刻。
B.弥勒为绘画艺术而居住森林中,被朋友卢梭赞叹为眼里含着泪花的深情画家。
C.颜回不迁怒于人,不犯二次相同的错误,孔子觉得自己和弟子们都应学习颜回。
D.捷克音乐家斯美唐纳以其情深创作出的《我的祖国》打动了作者和年轻的警察。
12.作者认为艺术家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达到“至性深情”?(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3分)C(文中指“老天专门送给一个人的礼物”,不是“每个人”。
)
11.(3分)B(这不是卢梭赞叹米勒深情,是贫困的米勒受到朋友卢梭的小小恩惠而感动。
)
12.(3分)①它是发自内心的(或“沉潜之物”);②要超越形似和神似,与心灵相通;③最高境界的深情常常是“忘我”的(见作者评价孔子);④要让情感抑制住,不让它流露。
(每点1分)
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山野行走
天黑下来,四周死一般寂静。
我仍在山野里行走,山影嶙峋交错,仿若剑戟铿锵,再现古代某个严酷战阵。
我想起了那些厮杀、血腥和悲凉的牺牲,心里划过惊惧和悲悯。
此时,星星依序出现,很快布满天宇。
视野渐渐亮开,山影变得敦厚温和,细细山路在月光里蜿蜒,如持续流淌的乳汁。
我感到了无情宇宙在无意识里呈现的几分仁慈。
为了一个小小的夜行者,宇宙竟然动用了它的全部照明设备:北斗星、织女星、天狼星、天蝎座、天琴座、室女座……此时全部为我满负荷工作,那凶猛天狼,也在为我殷勤地发电照明,头顶的每一颗星星,全部以每秒三十万公里的神速,向我空投光芒和柔情。
此时,我行走在群山的皱褶里,我也行走在浩荡的天意里。
嚓、嚓、嚓,连续三颗流星划过头顶靠南的天空,山巅似有被灼痛的云絮,凌乱飘起。
山村的狗们,大声狂吠,对天空发出持续质疑和询问。
由于天文学知识过于匮乏,它们的发问比起它们的祖先,显然毫无长进,仍止于纪元前的幼稚和天真。
尽管,流星们在天上制造了不小的动静,挑逗了无知的狗们的猜测和询问,却丝毫未打断避暑山庄里富豪们的赌局,那掷骰子的声音,盖过了银河的潮汐,删除了天上的动静。
熟谙经济学的精明赌徒们,陶醉于他们的天文数字,却不需要也不屑于别的什么天文学,不需要也不屑于向天空注目和发问,除非星辰坠落,为他们降落下大量黄金和巨额利润。
我对那些对天发问的无知的狗们,竟有了几分尊敬:在这个被商业和经济学主宰的大地上,在这个市侩当道、失去天真的夜晚,对尘世和天上的动静,发出好奇的追问。
隔着一个山涧,走在山路上的我,看见了不远处的高速公路,几乎与我并排而行。
我看见一辆辆呼啸的车,一组组飞旋的轮胎,我看见疾驰的现代,载着时光和欲望,弃我而去,弃我而去。
我一个步行的人,一个保持古代行走方式的人,一个对现代水土不服的人,一个迈着农业的步子慢行的人,与咆哮的工业和狂奔的现代,礼貌地保持了距离,我绕开了它的快,我坚持着我的慢。
它们,狂奔的铁们、轮胎们、现代们,一路弃我而去,很快都超越了我,扔下了我。
我索性掉头,折进一个山湾,四周是无边密林,林间一泓碧水,这时,我才忽然发现:现代已载着现代远去,我留下来,留在古代的密林,留在古老的深山。
抬起头,我看见了山间的月亮,被林涛和山风梳洗得眉清目秀的月亮,他不慌不忙地漫游在李白的苍穹,行走在苏东坡的意境里,仔细抚摸着山上的苔鲜和留下始祖鸟爪痕的玄武岩——那上面保留着两亿年前时光的表情。
这时候,我恍然大悟“白驹过隙”这个词的深意。
这时候,我才知道:所谓高速的现代,只是现代自己快速删除自己的一种程序。
现代载着现代快速远去,最终能留下来的——
注定还是大地、青山、始祖鸟的玄武岩和礼拜的明月。
已是后半夜了,明月西斜,天河渐落,山影隐约。
早起的鸟开始集体朗读,山野有鸡鸣声起。
路边,几户农家的灯陆续亮起,我在一旁的院子里停下,主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他说儿子媳妇在外地打工,他与老伴种地,带着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还养着一头奶牛。
他一边挤奶一边说,山里不缺草,牛吃得好,奶多。
提前把奶挤了,等会儿把奶卖给奶贩子,他们又卖给城里的奶厂。
他说趁这把老骨头还能动,挣一点,补贴家用,也给自己准备点养老钱。
我蹲下来,看他挤奶,奶牛温顺地站着,它不计较那哗哗流进奶桶的是什么,它似乎陶醉于释放的快感,或者,它知道那是什么,但它不愿说出口,不愿计较,它只觉得放养它的人有恩于它,青草和溪流有恩于它,那流出去的都不是它的,是天的,是地的,是人的,而属于它的身体,还原封不动在它这里,这让它已很满足。
星光照在奶牛身上,照在老人身上,被星光雕塑的老人和奶牛,宛如黎明的神灵。
奶桶已经快盛满了,而牛奶还在注入,星光也在注入,满当当的桶里,荡漾着星光和牛奶。
我再一次从老人脊背和奶牛的脊背向天穹望去,我看见,那渐渐沉落而暗淡的银河,似乎已向宇宙献出了足够多的乳汁……
(李汉荣作品,有删改)
11.阅读文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9分)
(1)结合文章,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4分)
a.那掷骰子的声音,盖过了银河的潮汐,删除了天上的动静。
b.所谓高速的现代,只是现代自己快速删除自己的一种程序。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
我一个步行的人,一个保持古代行走方式的人,一个对现代水土不服的人,一个迈着农业的步子慢行的人,与咆哮的工业和狂奔的现代,礼貌地保持了距离,我绕开了它的快,我坚持着我的慢。
它们,狂奔的铁们、轮胎们、现代们,一路弃我而去,很快都超越了我,扔下了我。
12.作者在文章最后为什么花费不少笔墨来写奶牛?(4分)
13.文中多处写到月亮、月光,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14.本文主题多元,意蕴深刻。
请结合文章,任选两方面加以探究。
(7分)
参考答案:
11.(1)a.遮掩、覆盖的意思。
指富豪们沉醉于赌博的狂欢,完全无视外界的存在。
b.消解、消除的意思。
指现代社会因过分追求速度而缺失了各方面的沉淀。
(2)运用排比的手法,强调“我”对古代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对现代性的怀疑和批判;用“咆哮”“狂奔”形容社会现状,化抽象为形象,突出了现代社会的喧嚣与浮躁。
12.写奶牛,既赞颂了不计得失、懂得感恩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又与现代人生活贪婪、追逐功利、不知感恩等现象形成对比,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13.内容上,赞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引出对宇宙、自然、古代文化和生存意义的思考;结构上,从月光淡淡到月亮升高,后半夜明月西斜,表明了时间的变化,起到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14.示例:(1)现代与传统的矛盾。
(2)要追求淡定、平和的生活,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3)要懂得对自然天地、传统文化的感恩。
(4)要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朱祐传
范晔
朱祐字仲先,南阳宛人也。
少孤,归外家复阳刘氏,往来舂陵,世祖①与伯升皆亲爱之。
伯升拜大司徒,以祐为护军。
及世祖为大司马,讨河北,复以祐为护军,常见亲幸,舍止于中。
祐侍宴,从容曰:“长安政乱,公有日角之相②,此天命也。
”世祖曰:“召刺奸收护军!”祐乃不敢复言。
从征河北,常力战陷阵,以为偏将军,封安阳侯。
世祖即位,拜为建义大将军。
建武二年,更封堵阳侯。
冬,与诸将击邓奉于淯阳,祐军败,为奉所获。
明年,奉破,乃肉袒因祐降。
帝复祐位而厚加慰赐。
遣击新野、随,皆平之。
延岑自败于穰,遂与秦丰将张成合,祐率征虏将军祭遵与战于东阳,大破之,临阵斩成,延岑败走归丰。
祐收得印绶九十七。
进击黄邮,降之,赐祐黄金三十斤。
四年,率破奸将军侯进、辅威将军耿植代征南大将军岑彭围秦丰于黎丘,破其将张康
于蔡阳,斩之。
帝自至黎丘,使御史中丞李由持玺书招丰,丰出恶言,不肯降。
车驾引还,敕祐方略,祐尽力攻之。
明年夏,城中穷困,丰乃将其母、妻、子九人肉袒降。
祐槛车传丰送洛阳,斩之。
大司马吴汉劾奏祐废诏受降,违将帅之任,帝不加罪。
祐还,与骑都尉臧宫会击延岑余党阴、酂、筑阳三县贼,悉平之。
祐为人质直,尚儒学。
将兵率众,多受降,以克定城邑为本,不存首级之功。
又禁制士卒不得虏掠百姓,军人乐放纵,多以此怨之。
九年,屯南行唐拒匈奴。
十三年,增邑,定封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户。
十五年,朝京师,上大将军印绶,因留奉朝请。
祐奏古者人臣受封,不加王爵,可改诸王为公。
帝即施行。
又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经典。
后遂从其议。
祐初学长安,帝往候之,祐不时相劳苦,而先升讲舍。
后车驾幸其第,帝因笑曰:“主人得无舍我讲乎?”以有旧恩,数蒙赏赉。
二十四年,卒。
(选自《后汉书》)【注释】①世祖:指光武帝刘秀,他的大哥刘演字“伯升”。
②日角之相:旧时星相家称额骨中央隆起、形状如日为“日角”,认为这是帝王之相。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伯升拜大司徒,以祐为护军拜:被授予官职
B.从征河北,常力战陷阵陷:陷入
C.九年,屯南行唐拒匈奴屯:屯兵驻守
D.帝往候之,祐不时相劳苦劳苦:慰劳,接待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朱祐忠勇的一组是(3分)
①长安政乱,公有日角之相,此天命也②从征河北,常力战陷阵
③祐率征虏将军祭遵与战于东阳,大破之④祐槛车传丰送洛阳,斩之
⑤朝京师,上大将军印绶⑥又奏宜令三公并去“大”名,以法经典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⑥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祐小时候成了孤儿后,就回到外祖父刘氏家住,经常到舂陵去,刘秀和刘演都很喜欢他,后来他还分别做了刘演和刘秀的护军。
B.有一次在宴会上,朱祐随口说当时还是大司马的刘秀有帝王之相,刘秀说要叫刺奸将军治朱祐的罪,朱祐就不敢再说了。
C.朱祐作战英勇,常打胜仗,深得刘秀的喜爱,即使攻打邓奉失败被俘,刘秀也在
朱祐接受邓奉投降后迅速恢复其官职,并厚加赏赐。
D.朱祐为人质朴正直,经常接受敌人的投降,而不以斩杀敌军首级邀功,但对自己手下士兵要求严格苛刻,以至于士兵都痛恨他。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明年,奉破,乃肉袒因祐降。
(3分)
译文:
(2)大司马吴汉劾奏祐废诏受降,违将帅之任,帝不加罪。
(2分)
译文:
(3)后车驾幸其第,帝因笑曰:“主人得无舍我讲乎?”(4分)
译文:
参考答案:
9.B(陷:攻陷,攻破)
10.C(①是朱祐拍马屁,而且有冒失嫌疑;⑤是说朱祐不贪恋权势,当然也是自保。
)
11.D(“苛刻”、“痛恨”均言过其实。
)
12.(1)第二年,邓奉的军队被打得大败,他就以脱去上衣、露出胳臂认罪的形式经由朱祐之手投降。
(“明年”、“破”、“因”各1分)
(2)大司马吴汉却弹劾朱祐,说他废弃皇上诏令接受(秦丰)投降,有违将帅职责,但光武帝没有(给朱祐)加罪。
(“废昭”“任”各1分)
(3)后来光武帝驾临朱祐府第,就笑着(对朱祐)说:“主人该不会又丢下我不管,而去讲堂吧?”(“幸”、“第”、“得无……乎”、“舍”各1分)
【附】《朱祐传》译文
朱祐字仲先,是南阳郡宛县人。
幼年丧父,(就随母亲)回到复阳县外祖父刘氏家中,(经常)到舂陵去,世祖刘秀与刘伯升(光武帝刘秀大哥齐武王刘演)都很喜欢他。
刘伯升官拜大司徒后,就让朱祐担任自己的护军。
后来世祖担任大司马,讨伐河北时,也让朱祐担任自己的护军。
世祖时常亲自到朱祐那里去和他见面,并住宿在朱祐的房中。
(有一次)朱祐陪世祖吃饭,随口(对世祖)说:“(现在)长安政治混乱,您有帝王之相,这是上天的旨意啊。
”世祖说:“叫刺奸将军来收捕你这个护军!”朱祐于是不敢再说了。
(后来朱祐)跟随(刘秀)征讨黄河以北地区,时常奋力作战,攻陷敌军阵地。
(刘秀就)让朱祐做偏将军,并(上奏朝廷)封他为安阳侯。
世祖即位后,就授予朱祐建义大将军一职。